1973年第2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本期目录
  • 摘要: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指示,为了适应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我矿在大打矿山之仗中,充分依靠群众,积极进行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试验研究工作。从1966年5月施工,1967年8月开始试验,1970年6月工业试验结束并提出了总结报告。试验证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我矿
  • 陈钦升,王同祥
    摘要:
    自1965年以来,我矿已普遍使用吊罐法掘进天井,先后曾取得了月进416米和500米的较好成绩。为了适应我矿深部开采工作的需要,在1972年9月,二、四工区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工区党支部的领导下,总结了使用吊罐法掘进天井的经验,改进了现有设备,采取了新的施工措施,用了56天的时间,一次掘通高达186米的通风天井,为使用吊罐法掘进高天井积累了一些经验。
  • 摘要:
    为了有效地解决吊罐法掘进天井的通风防尘问题,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天井中心孔上端用高压抽风机抽风,以缩短爆破后的通风时间;2.在吊罐上装设喷雾洒水装置,清洗井壁上的灰尘,防止二次扬尘。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实现天井掘进的高速度、多循环创造了条件。受到了工人同志的普遍欢迎。
  • 梁玉成
    摘要:
    前倾通过式翻车机,是我矿广大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己设计,自己制造成功的(图1)。现已用于生产,为大打矿山之仗做出了贡献。
  • 摘要:
    沈阳矿山机器厂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台对辊永磁强磁选矿机在我矿试验成功,它以2.6万奥斯特的磁场强度达到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永磁强磁选矿机是一种高效率的多金属砂矿粗精矿矿物分选设备,特别适用于海滨砂矿。
  • 摘要:
    我厂自1968年使用浮选柱以来,先后使用和试验了以帆布、苧麻、锦纶和聚氯乙烯为材料的充气器。由于浮选工艺要求使用大量石灰,导致充气器结钙和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验成功了床石充气器,于1971年4月投入生产,基本消除了结钙现象,获得良好效果。目前,我厂的浮选柱用于铜硫混合浮选尾矿选锌系统中,即用于锌的粗选和精选作
  • 摘要:
    我们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在含金矿石的浮选和渗滤浸出工艺上,应用优选法寻找合理的生产条件——药剂添加量方面,获得良好效果:金的粗选和浸出作业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88%和21.75%。实践证明,优选法是一个科学的多快好省地安排试验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以较短的时间,快速找到最佳作业条件。
  • 张文杉,杨汉科,王德华,吴登秀
    摘要:
    处理氧化铜矿最常用的选矿方法是硫化—黄药浮选法。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同时加入硫酸铵是强化氧化铜矿物硫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并获得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混合铜矿浮选实践中,使用硫酸铵有何特点,还未见详细报道。我矿某厂处理的铜矿石是氧化——硫化混合铜矿石,氧化率40~45%。为了提高氧
  • 摘要:
    我们遵照毛主席“综合利用很重要,要注意”的伟大教导,大搞资源综合利用,以炭酸钠烧结方法,从各种原料中成功地获得优质的合成白钨产品,使过去难以处理的原料得到了利用。由于我们生产合成白钨时间比较短,仍有不少问题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 摘要: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所广大革命职工奋发图强,开展了用闪速炉处理硫化铜镍矿的半工业实验。在两年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于去年对主体设备、换热系统、操作技术等几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使实验取得了进展。通过189小时的实验,对于处理含 Ni3~4%、Cu1.5~2%、S34~37%的矿石,可产出含 Ni10%左右、Cu5%左右的低冰镍。
  • 摘要:
    一、前言郑州铝厂氧化铝生产中,对矿浆密度(即液固比)是有一定要求的,其合格与否影响到整个工艺生产。过去,对矿浆液固比的测定,是用人工每隔1小时取样进行化验分析,从取样到获得化验结果,需要1小时;而生产是连续进行的,每小时的矿浆总流量很大,这种人工化验的方法不能及时地、准确地反应出管道中的液固比,且化验误差
  • 摘要: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厂反射炉的收尘设备,系采用人工震打方式,劳动条件很差,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同时,技术经济指标也很落后,收尘效率只有92.5%左右,过滤速度也不过是12(米/时)。过去也曾对这台设备进行过改造,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969年以来,我们组织了以老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攻关小组,广泛发动群众讨论,参考国内外收尘资料,从本厂实际情
  • 胡熙庚
    摘要:
    铜离析法是两位研究工作者,于1923年在工作中偶然发现的。当时是把一种氧化铜矿石还原,以便使铜溶解在氨中。他们发现,当用固体炭作还原剂在600~800℃处理智利塞加斯卡矿石时,铜从矿石中离析出来,并沉积在炭粒表面上。铜从矿粒中转移到炭粒表面的原因,据调查,是发现矿石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后经试验证明:少量的氯化钠(不论是天然的或是加到矿石中的)就能使铜从矿粒中转移到炭粒表面,使铜产生离析作用。
  • 摘要:
    武钢金山店铁矿西风井掘进月成井93.6米我公司建井一、二队,在毛主席“开发矿业”伟大号召指引下,在支援武钢金山店铁矿建设会战中,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在兄弟单位协助下,继二队在一九七二年九月份创主井月成井73.4米之后,一队在十一月份又夺得西风井月成井93.6米的新成绩,提前三十八天超额完成了年计划。金山店铁矿西风井净直径五米。井筒穿过岩层
  • 摘要:
    用水冶方法从精矿和炼锡炉渣中回收稀有金属过程中,锡大部分富集于酸煮段的滤液中,为了回收这部分锡,我们采用电积的方法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采用的原则流程如附图所示。(一)高价锡的还原精矿及炼锡炉渣在苏打焙烧过程中,锡和苏打作用生成锡酸盐,在脱硅、酸煮段和盐酸作用,大部转化成四价氯化物。为了使锡易于电积,必须将四价锡还原为二价锡。还原剂采用铁屑。当酸度为3N 时,加温热煮,两小时
  • 摘要:
    冶金部、一机部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市、自治区的冶金局和冶金、一机、燃化系统的有关企业、科研、设计和院校等八十四个单位,共一百六十五名代表。冶金部和一机部领导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会议以路线斗争为纲、贯彻批修整风精神。会议期间参观了大庙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全部工艺过
    本期目录
  • 摘要: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指示,为了适应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我矿在大打矿山之仗中,充分依靠群众,积极进行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试验研究工作。从1966年5月施工,1967年8月开始试验,1970年6月工业试验结束并提出了总结报告。试验证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我矿
  • 陈钦升,王同祥
    摘要:
    自1965年以来,我矿已普遍使用吊罐法掘进天井,先后曾取得了月进416米和500米的较好成绩。为了适应我矿深部开采工作的需要,在1972年9月,二、四工区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工区党支部的领导下,总结了使用吊罐法掘进天井的经验,改进了现有设备,采取了新的施工措施,用了56天的时间,一次掘通高达186米的通风天井,为使用吊罐法掘进高天井积累了一些经验。
  • 摘要:
    为了有效地解决吊罐法掘进天井的通风防尘问题,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天井中心孔上端用高压抽风机抽风,以缩短爆破后的通风时间;2.在吊罐上装设喷雾洒水装置,清洗井壁上的灰尘,防止二次扬尘。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实现天井掘进的高速度、多循环创造了条件。受到了工人同志的普遍欢迎。
  • 梁玉成
    摘要:
    前倾通过式翻车机,是我矿广大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己设计,自己制造成功的(图1)。现已用于生产,为大打矿山之仗做出了贡献。
  • 摘要:
    沈阳矿山机器厂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台对辊永磁强磁选矿机在我矿试验成功,它以2.6万奥斯特的磁场强度达到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永磁强磁选矿机是一种高效率的多金属砂矿粗精矿矿物分选设备,特别适用于海滨砂矿。
  • 摘要:
    我厂自1968年使用浮选柱以来,先后使用和试验了以帆布、苧麻、锦纶和聚氯乙烯为材料的充气器。由于浮选工艺要求使用大量石灰,导致充气器结钙和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验成功了床石充气器,于1971年4月投入生产,基本消除了结钙现象,获得良好效果。目前,我厂的浮选柱用于铜硫混合浮选尾矿选锌系统中,即用于锌的粗选和精选作
  • 摘要:
    我们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在含金矿石的浮选和渗滤浸出工艺上,应用优选法寻找合理的生产条件——药剂添加量方面,获得良好效果:金的粗选和浸出作业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88%和21.75%。实践证明,优选法是一个科学的多快好省地安排试验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以较短的时间,快速找到最佳作业条件。
  • 张文杉,杨汉科,王德华,吴登秀
    摘要:
    处理氧化铜矿最常用的选矿方法是硫化—黄药浮选法。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同时加入硫酸铵是强化氧化铜矿物硫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并获得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混合铜矿浮选实践中,使用硫酸铵有何特点,还未见详细报道。我矿某厂处理的铜矿石是氧化——硫化混合铜矿石,氧化率40~45%。为了提高氧
  • 摘要:
    我们遵照毛主席“综合利用很重要,要注意”的伟大教导,大搞资源综合利用,以炭酸钠烧结方法,从各种原料中成功地获得优质的合成白钨产品,使过去难以处理的原料得到了利用。由于我们生产合成白钨时间比较短,仍有不少问题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 摘要: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所广大革命职工奋发图强,开展了用闪速炉处理硫化铜镍矿的半工业实验。在两年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于去年对主体设备、换热系统、操作技术等几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使实验取得了进展。通过189小时的实验,对于处理含 Ni3~4%、Cu1.5~2%、S34~37%的矿石,可产出含 Ni10%左右、Cu5%左右的低冰镍。
  • 摘要:
    一、前言郑州铝厂氧化铝生产中,对矿浆密度(即液固比)是有一定要求的,其合格与否影响到整个工艺生产。过去,对矿浆液固比的测定,是用人工每隔1小时取样进行化验分析,从取样到获得化验结果,需要1小时;而生产是连续进行的,每小时的矿浆总流量很大,这种人工化验的方法不能及时地、准确地反应出管道中的液固比,且化验误差
  • 摘要: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厂反射炉的收尘设备,系采用人工震打方式,劳动条件很差,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同时,技术经济指标也很落后,收尘效率只有92.5%左右,过滤速度也不过是12(米/时)。过去也曾对这台设备进行过改造,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969年以来,我们组织了以老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攻关小组,广泛发动群众讨论,参考国内外收尘资料,从本厂实际情
  • 胡熙庚
    摘要:
    铜离析法是两位研究工作者,于1923年在工作中偶然发现的。当时是把一种氧化铜矿石还原,以便使铜溶解在氨中。他们发现,当用固体炭作还原剂在600~800℃处理智利塞加斯卡矿石时,铜从矿石中离析出来,并沉积在炭粒表面上。铜从矿粒中转移到炭粒表面的原因,据调查,是发现矿石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后经试验证明:少量的氯化钠(不论是天然的或是加到矿石中的)就能使铜从矿粒中转移到炭粒表面,使铜产生离析作用。
  • 摘要:
    武钢金山店铁矿西风井掘进月成井93.6米我公司建井一、二队,在毛主席“开发矿业”伟大号召指引下,在支援武钢金山店铁矿建设会战中,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在兄弟单位协助下,继二队在一九七二年九月份创主井月成井73.4米之后,一队在十一月份又夺得西风井月成井93.6米的新成绩,提前三十八天超额完成了年计划。金山店铁矿西风井净直径五米。井筒穿过岩层
  • 摘要:
    用水冶方法从精矿和炼锡炉渣中回收稀有金属过程中,锡大部分富集于酸煮段的滤液中,为了回收这部分锡,我们采用电积的方法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采用的原则流程如附图所示。(一)高价锡的还原精矿及炼锡炉渣在苏打焙烧过程中,锡和苏打作用生成锡酸盐,在脱硅、酸煮段和盐酸作用,大部转化成四价氯化物。为了使锡易于电积,必须将四价锡还原为二价锡。还原剂采用铁屑。当酸度为3N 时,加温热煮,两小时
  • 摘要:
    冶金部、一机部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市、自治区的冶金局和冶金、一机、燃化系统的有关企业、科研、设计和院校等八十四个单位,共一百六十五名代表。冶金部和一机部领导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会议以路线斗争为纲、贯彻批修整风精神。会议期间参观了大庙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全部工艺过
    本期目录
  • 摘要: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指示,为了适应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我矿在大打矿山之仗中,充分依靠群众,积极进行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试验研究工作。从1966年5月施工,1967年8月开始试验,1970年6月工业试验结束并提出了总结报告。试验证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我矿
  • 陈钦升,王同祥
    摘要:
    自1965年以来,我矿已普遍使用吊罐法掘进天井,先后曾取得了月进416米和500米的较好成绩。为了适应我矿深部开采工作的需要,在1972年9月,二、四工区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工区党支部的领导下,总结了使用吊罐法掘进天井的经验,改进了现有设备,采取了新的施工措施,用了56天的时间,一次掘通高达186米的通风天井,为使用吊罐法掘进高天井积累了一些经验。
  • 摘要:
    为了有效地解决吊罐法掘进天井的通风防尘问题,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天井中心孔上端用高压抽风机抽风,以缩短爆破后的通风时间;2.在吊罐上装设喷雾洒水装置,清洗井壁上的灰尘,防止二次扬尘。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实现天井掘进的高速度、多循环创造了条件。受到了工人同志的普遍欢迎。
  • 梁玉成
    摘要:
    前倾通过式翻车机,是我矿广大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己设计,自己制造成功的(图1)。现已用于生产,为大打矿山之仗做出了贡献。
  • 摘要:
    沈阳矿山机器厂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台对辊永磁强磁选矿机在我矿试验成功,它以2.6万奥斯特的磁场强度达到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永磁强磁选矿机是一种高效率的多金属砂矿粗精矿矿物分选设备,特别适用于海滨砂矿。
  • 摘要:
    我厂自1968年使用浮选柱以来,先后使用和试验了以帆布、苧麻、锦纶和聚氯乙烯为材料的充气器。由于浮选工艺要求使用大量石灰,导致充气器结钙和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验成功了床石充气器,于1971年4月投入生产,基本消除了结钙现象,获得良好效果。目前,我厂的浮选柱用于铜硫混合浮选尾矿选锌系统中,即用于锌的粗选和精选作
  • 摘要:
    我们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在含金矿石的浮选和渗滤浸出工艺上,应用优选法寻找合理的生产条件——药剂添加量方面,获得良好效果:金的粗选和浸出作业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88%和21.75%。实践证明,优选法是一个科学的多快好省地安排试验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以较短的时间,快速找到最佳作业条件。
  • 张文杉,杨汉科,王德华,吴登秀
    摘要:
    处理氧化铜矿最常用的选矿方法是硫化—黄药浮选法。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同时加入硫酸铵是强化氧化铜矿物硫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并获得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混合铜矿浮选实践中,使用硫酸铵有何特点,还未见详细报道。我矿某厂处理的铜矿石是氧化——硫化混合铜矿石,氧化率40~45%。为了提高氧
  • 摘要:
    我们遵照毛主席“综合利用很重要,要注意”的伟大教导,大搞资源综合利用,以炭酸钠烧结方法,从各种原料中成功地获得优质的合成白钨产品,使过去难以处理的原料得到了利用。由于我们生产合成白钨时间比较短,仍有不少问题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 摘要: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所广大革命职工奋发图强,开展了用闪速炉处理硫化铜镍矿的半工业实验。在两年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于去年对主体设备、换热系统、操作技术等几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使实验取得了进展。通过189小时的实验,对于处理含 Ni3~4%、Cu1.5~2%、S34~37%的矿石,可产出含 Ni10%左右、Cu5%左右的低冰镍。
  • 摘要:
    一、前言郑州铝厂氧化铝生产中,对矿浆密度(即液固比)是有一定要求的,其合格与否影响到整个工艺生产。过去,对矿浆液固比的测定,是用人工每隔1小时取样进行化验分析,从取样到获得化验结果,需要1小时;而生产是连续进行的,每小时的矿浆总流量很大,这种人工化验的方法不能及时地、准确地反应出管道中的液固比,且化验误差
  • 摘要: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厂反射炉的收尘设备,系采用人工震打方式,劳动条件很差,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同时,技术经济指标也很落后,收尘效率只有92.5%左右,过滤速度也不过是12(米/时)。过去也曾对这台设备进行过改造,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969年以来,我们组织了以老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攻关小组,广泛发动群众讨论,参考国内外收尘资料,从本厂实际情
  • 胡熙庚
    摘要:
    铜离析法是两位研究工作者,于1923年在工作中偶然发现的。当时是把一种氧化铜矿石还原,以便使铜溶解在氨中。他们发现,当用固体炭作还原剂在600~800℃处理智利塞加斯卡矿石时,铜从矿石中离析出来,并沉积在炭粒表面上。铜从矿粒中转移到炭粒表面的原因,据调查,是发现矿石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后经试验证明:少量的氯化钠(不论是天然的或是加到矿石中的)就能使铜从矿粒中转移到炭粒表面,使铜产生离析作用。
  • 摘要:
    武钢金山店铁矿西风井掘进月成井93.6米我公司建井一、二队,在毛主席“开发矿业”伟大号召指引下,在支援武钢金山店铁矿建设会战中,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在兄弟单位协助下,继二队在一九七二年九月份创主井月成井73.4米之后,一队在十一月份又夺得西风井月成井93.6米的新成绩,提前三十八天超额完成了年计划。金山店铁矿西风井净直径五米。井筒穿过岩层
  • 摘要:
    用水冶方法从精矿和炼锡炉渣中回收稀有金属过程中,锡大部分富集于酸煮段的滤液中,为了回收这部分锡,我们采用电积的方法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采用的原则流程如附图所示。(一)高价锡的还原精矿及炼锡炉渣在苏打焙烧过程中,锡和苏打作用生成锡酸盐,在脱硅、酸煮段和盐酸作用,大部转化成四价氯化物。为了使锡易于电积,必须将四价锡还原为二价锡。还原剂采用铁屑。当酸度为3N 时,加温热煮,两小时
  • 摘要:
    冶金部、一机部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市、自治区的冶金局和冶金、一机、燃化系统的有关企业、科研、设计和院校等八十四个单位,共一百六十五名代表。冶金部和一机部领导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会议以路线斗争为纲、贯彻批修整风精神。会议期间参观了大庙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全部工艺过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86-10-63299752/63299758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2/63299758

传真:010-63299744

QQ:XXXXXXX

Email:ysyl@bgrimm.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