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黄孔宣
摘要:
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中,国家虽然也强调了“变废为宝”的精神,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对有害物质的防治这一方面,而常常忽略或不注意“化害为利”。我国有色冶金工业中砷的回收还不到10%即属此例。须知,国际上每吨白砷的价格较铅、锌贵两倍以上,比铝还高。目前,每年进入我国冶炼厂的砷量有6000吨之多,如把砷的回收率提高到50%,就相当于1万吨精锌的价值。因此,在防止砷污染的同时,注意对砷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可获得厚利,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汤海西
摘要:
我厂副产的焊锡,过去用氯盐电解法电解,虽能有效地使铅锡分离,直接获得精锡产品,但此法存在着一系列的缺点。如流程长,金属回收率低;设备庞大,厂房占地多,基建投资多,时间长;原材料消耗大,能耗大,成本高;尤其是阳极泥处理困难,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污染环境严重等。为
万之宜,樊立文,仇玲,王治隆
摘要:
一、概况 我厂一车间处理阳极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经文丘里水收尘后,每天排放200~250米~3,pH=2.5~4.5的工业污水(成分示如表1)。其含砷量超过排放标准5300倍。每年排放废水总量约10万吨。其中有砷78吨,氟80吨,锑50吨,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此污水我们曾做过闭路循环试验,企
陈玉莉,郭公毅
摘要:
酸性有机磷化合物尤其是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是一种工艺性能优良的萃取剂,但由于它在不同条件下与金属结合的情况不同,从而使萃取过程复杂化,工业萃取过程中会出现乳化、凝胶和沉淀等现象而影响生产,因此,了解不同条件下金属-酸性有机磷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就显得重要起来。本文指出随着有机相金属浓度的
黄可
摘要:
电氯化应用于湿法炼铜浸出渣还未见过报道,为此,作者利用某厂铜浸出渣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该厂浸出渣主要成分为(%):Au2.01~6.75、Ag111.1~234(克/吨),Cul.27~4.0。Al_2O_32.56,CaO8.04,MgO0.42,SiO_216.6,Fe36.6。
李作虎
摘要:
在湿法冶金工艺流程中,有用箱式混合澄清器进行分段逆流萃取。这种箱式混合澄清器每一段有一混合室和一澄清室,上一段澄清室和下一段混合室用外管道和阀门连通。混合室采用机械搅拌,实现水相和有机相混合;澄清室使有机相和水相分离,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二者界面有一个合适的高度。稳定这个合适的界面高度,是实现正常生产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DDZ—Ⅱ型电
蒋汉瀛
摘要:
一、前言 我国有丰富的锑矿资源,除高品位的辉锑矿外,还有氧化锑矿和储量很大的脆硫铅锑等复杂的多金属共生矿。为了发展锑冶金工业,我国冶金工作者六十年代初就采用硫化碱(即Na_2S NaOH)溶液浸出浮选辉锑精矿或脆硫铅锑精矿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现已完成工业设计准备建厂。然而,这个体系(Na_2S—NaOH—Sb_2S_3—H_2O)的
李庆芬
摘要:
我国铜电解精炼生产,由于加强电解液净化,缩短极间距离,改善槽面管理,采用周期反向或周期断电电解等措施,在不断提高电流密度的情况下,电能消耗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些工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铜电解电流密度五十年代为160~220
叶国瑞
摘要:
前言 六十年代初,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烧结机-鼓风炉-转炉、生精矿反射炉-转炉、生精矿和焙砂混合料反射炉-转炉以及铜精矿圆盘制粒-隧道窑干燥-电炉-转炉四大流程为基础的粗铜冶炼工业。 六十年代后期,为了利用原有敞开式鼓风炉的设备和操作技术,又试验成功铜精矿混捏-密闭鼓风炉熔炼法。使鼓风炉烟气的
谈学良,屠兆区
摘要:
近十年来,国外铜电解厂向大型化发展,普遍采用大型电解槽、大规格阳极,单块阳极重达300公斤以上,极板作业实现了机械化(表1)。
姚世焕
摘要:
近年来,新建和改建的铝厂,广泛地采用了预焙阳极电解槽,其优点是电耗低、生产稳定、污染少和易于大型化。预焙槽有边部加料式和中间下料式两种,而后一种又由于密闭性能好,供料半连续化、电流效率高和更易于大型化,已成为近代最先进的电解铝设备;特别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这种电解槽的电、热、磁场进行了准确的设计和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技术经济指标获得了很先进的水平。本文拟就其新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丁力
摘要:
读了《铜周期反向、周期断电及常规电解工艺》(见《有色金属》1979年第6期,以下简称《工艺》)及《对<铜周期反向、周期断电及常规电解工艺>一文的质疑》两篇文章后,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和教益。但对于后者,即《质疑》一文的某些论点尚不敢苟同。
刘政忠
摘要:
湿法炼锌过程黄药净化除钴产出的黄原酸钴渣,是我厂回收钴的原料。由于渣中含有大量的Zn、Cd、Cu、Mn、Fe等杂质,特别是大量镉的存在,用一般方法很难将其除净,影响产品钴的质量。为了净化除钴,我们采用N_(235)进行萃镉试验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用N_(235)萃取硫酸钴液中的Zn、Cd的分离效果良好,钴损失少。
金炯福
摘要:
机械设备的“三漏”问题,不仅浪费油料和水、汽,还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致造成设备事故和污染环境,因而搞好设备的密封,实是搞好防漏的关键。 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简称F-4),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180~ 250℃),磨擦系数较低,柔软而有弹性,是一种较理想的密封材料。我厂先后使用F-4制品作清水泵、料浆泵、闸门和变速箱等的轴封,都取得了较好的密封效果。现以F-4生料带在高压喂料泵上的应用为例简介如
四川会理镍矿冶炼厂技术组
摘要:
我国各地有很多磷肥厂,用高炉处理磷矿石,副产含Ni2~4%的镍铁,产量约为磷肥量的0.4%。由于这部分低品位镍铁的产量不大,处理困难:火法富集过程中,渣量大,金属回收率低;当镍铁品位富集到含Ni50~70%时,仍含铁很高,不能用电解法制取电解镍;富集后的镍铁用酸溶解、湿法除铁,过程烦琐,费用昂贵,如不进一步处理,产品难于销售。因而许多厂家不予处理,历年堆积,数量可观。
王嘉炘
摘要:
江苏省冶金局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下旬在南京主持召开了锌热酸浸出——喷淋沉淀除铁技术鉴定会。这项科研成果是江苏省冶金研究所和浙江温州冶炼厂试验成功的。 喷淋沉淀法除铁是将含有三价铁的弱酸性浸出液,用喷淋的方式喷入搅拌均匀、含铁小于1(克/升)的溶液,以焙砂为中和剂,在pH4~5、温度85~90℃的条件下,使三价铁快速水解,呈一种结晶良好并有一定粒度的铁沉淀物析出,以达到除铁的目的。
-
摘要:
三菱连续炼铜自1974年3月开始以来,已有许多改进。本文重点讨论了近二、三年发展的煤的利用,富氧熔炼及不烧油作业。煤的利用已达到炉寿较高的稳定操作。目前计划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富氧和不烧油熔炼,可望给三菱法带来更好的冶金技术和经济效果。
本期目录
黄孔宣
摘要:
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中,国家虽然也强调了“变废为宝”的精神,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对有害物质的防治这一方面,而常常忽略或不注意“化害为利”。我国有色冶金工业中砷的回收还不到10%即属此例。须知,国际上每吨白砷的价格较铅、锌贵两倍以上,比铝还高。目前,每年进入我国冶炼厂的砷量有6000吨之多,如把砷的回收率提高到50%,就相当于1万吨精锌的价值。因此,在防止砷污染的同时,注意对砷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可获得厚利,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汤海西
摘要:
我厂副产的焊锡,过去用氯盐电解法电解,虽能有效地使铅锡分离,直接获得精锡产品,但此法存在着一系列的缺点。如流程长,金属回收率低;设备庞大,厂房占地多,基建投资多,时间长;原材料消耗大,能耗大,成本高;尤其是阳极泥处理困难,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污染环境严重等。为
万之宜,樊立文,仇玲,王治隆
摘要:
一、概况 我厂一车间处理阳极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经文丘里水收尘后,每天排放200~250米~3,pH=2.5~4.5的工业污水(成分示如表1)。其含砷量超过排放标准5300倍。每年排放废水总量约10万吨。其中有砷78吨,氟80吨,锑50吨,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此污水我们曾做过闭路循环试验,企
陈玉莉,郭公毅
摘要:
酸性有机磷化合物尤其是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是一种工艺性能优良的萃取剂,但由于它在不同条件下与金属结合的情况不同,从而使萃取过程复杂化,工业萃取过程中会出现乳化、凝胶和沉淀等现象而影响生产,因此,了解不同条件下金属-酸性有机磷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就显得重要起来。本文指出随着有机相金属浓度的
黄可
摘要:
电氯化应用于湿法炼铜浸出渣还未见过报道,为此,作者利用某厂铜浸出渣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该厂浸出渣主要成分为(%):Au2.01~6.75、Ag111.1~234(克/吨),Cul.27~4.0。Al_2O_32.56,CaO8.04,MgO0.42,SiO_216.6,Fe36.6。
李作虎
摘要:
在湿法冶金工艺流程中,有用箱式混合澄清器进行分段逆流萃取。这种箱式混合澄清器每一段有一混合室和一澄清室,上一段澄清室和下一段混合室用外管道和阀门连通。混合室采用机械搅拌,实现水相和有机相混合;澄清室使有机相和水相分离,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二者界面有一个合适的高度。稳定这个合适的界面高度,是实现正常生产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DDZ—Ⅱ型电
蒋汉瀛
摘要:
一、前言 我国有丰富的锑矿资源,除高品位的辉锑矿外,还有氧化锑矿和储量很大的脆硫铅锑等复杂的多金属共生矿。为了发展锑冶金工业,我国冶金工作者六十年代初就采用硫化碱(即Na_2S NaOH)溶液浸出浮选辉锑精矿或脆硫铅锑精矿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现已完成工业设计准备建厂。然而,这个体系(Na_2S—NaOH—Sb_2S_3—H_2O)的
李庆芬
摘要:
我国铜电解精炼生产,由于加强电解液净化,缩短极间距离,改善槽面管理,采用周期反向或周期断电电解等措施,在不断提高电流密度的情况下,电能消耗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些工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铜电解电流密度五十年代为160~220
叶国瑞
摘要:
前言 六十年代初,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烧结机-鼓风炉-转炉、生精矿反射炉-转炉、生精矿和焙砂混合料反射炉-转炉以及铜精矿圆盘制粒-隧道窑干燥-电炉-转炉四大流程为基础的粗铜冶炼工业。 六十年代后期,为了利用原有敞开式鼓风炉的设备和操作技术,又试验成功铜精矿混捏-密闭鼓风炉熔炼法。使鼓风炉烟气的
谈学良,屠兆区
摘要:
近十年来,国外铜电解厂向大型化发展,普遍采用大型电解槽、大规格阳极,单块阳极重达300公斤以上,极板作业实现了机械化(表1)。
姚世焕
摘要:
近年来,新建和改建的铝厂,广泛地采用了预焙阳极电解槽,其优点是电耗低、生产稳定、污染少和易于大型化。预焙槽有边部加料式和中间下料式两种,而后一种又由于密闭性能好,供料半连续化、电流效率高和更易于大型化,已成为近代最先进的电解铝设备;特别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这种电解槽的电、热、磁场进行了准确的设计和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技术经济指标获得了很先进的水平。本文拟就其新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丁力
摘要:
读了《铜周期反向、周期断电及常规电解工艺》(见《有色金属》1979年第6期,以下简称《工艺》)及《对<铜周期反向、周期断电及常规电解工艺>一文的质疑》两篇文章后,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和教益。但对于后者,即《质疑》一文的某些论点尚不敢苟同。
刘政忠
摘要:
湿法炼锌过程黄药净化除钴产出的黄原酸钴渣,是我厂回收钴的原料。由于渣中含有大量的Zn、Cd、Cu、Mn、Fe等杂质,特别是大量镉的存在,用一般方法很难将其除净,影响产品钴的质量。为了净化除钴,我们采用N_(235)进行萃镉试验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用N_(235)萃取硫酸钴液中的Zn、Cd的分离效果良好,钴损失少。
金炯福
摘要:
机械设备的“三漏”问题,不仅浪费油料和水、汽,还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致造成设备事故和污染环境,因而搞好设备的密封,实是搞好防漏的关键。 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简称F-4),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180~ 250℃),磨擦系数较低,柔软而有弹性,是一种较理想的密封材料。我厂先后使用F-4制品作清水泵、料浆泵、闸门和变速箱等的轴封,都取得了较好的密封效果。现以F-4生料带在高压喂料泵上的应用为例简介如
四川会理镍矿冶炼厂技术组
摘要:
我国各地有很多磷肥厂,用高炉处理磷矿石,副产含Ni2~4%的镍铁,产量约为磷肥量的0.4%。由于这部分低品位镍铁的产量不大,处理困难:火法富集过程中,渣量大,金属回收率低;当镍铁品位富集到含Ni50~70%时,仍含铁很高,不能用电解法制取电解镍;富集后的镍铁用酸溶解、湿法除铁,过程烦琐,费用昂贵,如不进一步处理,产品难于销售。因而许多厂家不予处理,历年堆积,数量可观。
王嘉炘
摘要:
江苏省冶金局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下旬在南京主持召开了锌热酸浸出——喷淋沉淀除铁技术鉴定会。这项科研成果是江苏省冶金研究所和浙江温州冶炼厂试验成功的。 喷淋沉淀法除铁是将含有三价铁的弱酸性浸出液,用喷淋的方式喷入搅拌均匀、含铁小于1(克/升)的溶液,以焙砂为中和剂,在pH4~5、温度85~90℃的条件下,使三价铁快速水解,呈一种结晶良好并有一定粒度的铁沉淀物析出,以达到除铁的目的。
-
摘要:
三菱连续炼铜自1974年3月开始以来,已有许多改进。本文重点讨论了近二、三年发展的煤的利用,富氧熔炼及不烧油作业。煤的利用已达到炉寿较高的稳定操作。目前计划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富氧和不烧油熔炼,可望给三菱法带来更好的冶金技术和经济效果。
本期目录
黄孔宣
摘要:
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中,国家虽然也强调了“变废为宝”的精神,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对有害物质的防治这一方面,而常常忽略或不注意“化害为利”。我国有色冶金工业中砷的回收还不到10%即属此例。须知,国际上每吨白砷的价格较铅、锌贵两倍以上,比铝还高。目前,每年进入我国冶炼厂的砷量有6000吨之多,如把砷的回收率提高到50%,就相当于1万吨精锌的价值。因此,在防止砷污染的同时,注意对砷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可获得厚利,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汤海西
摘要:
我厂副产的焊锡,过去用氯盐电解法电解,虽能有效地使铅锡分离,直接获得精锡产品,但此法存在着一系列的缺点。如流程长,金属回收率低;设备庞大,厂房占地多,基建投资多,时间长;原材料消耗大,能耗大,成本高;尤其是阳极泥处理困难,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污染环境严重等。为
万之宜,樊立文,仇玲,王治隆
摘要:
一、概况 我厂一车间处理阳极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经文丘里水收尘后,每天排放200~250米~3,pH=2.5~4.5的工业污水(成分示如表1)。其含砷量超过排放标准5300倍。每年排放废水总量约10万吨。其中有砷78吨,氟80吨,锑50吨,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此污水我们曾做过闭路循环试验,企
陈玉莉,郭公毅
摘要:
酸性有机磷化合物尤其是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是一种工艺性能优良的萃取剂,但由于它在不同条件下与金属结合的情况不同,从而使萃取过程复杂化,工业萃取过程中会出现乳化、凝胶和沉淀等现象而影响生产,因此,了解不同条件下金属-酸性有机磷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就显得重要起来。本文指出随着有机相金属浓度的
黄可
摘要:
电氯化应用于湿法炼铜浸出渣还未见过报道,为此,作者利用某厂铜浸出渣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该厂浸出渣主要成分为(%):Au2.01~6.75、Ag111.1~234(克/吨),Cul.27~4.0。Al_2O_32.56,CaO8.04,MgO0.42,SiO_216.6,Fe36.6。
李作虎
摘要:
在湿法冶金工艺流程中,有用箱式混合澄清器进行分段逆流萃取。这种箱式混合澄清器每一段有一混合室和一澄清室,上一段澄清室和下一段混合室用外管道和阀门连通。混合室采用机械搅拌,实现水相和有机相混合;澄清室使有机相和水相分离,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二者界面有一个合适的高度。稳定这个合适的界面高度,是实现正常生产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DDZ—Ⅱ型电
蒋汉瀛
摘要:
一、前言 我国有丰富的锑矿资源,除高品位的辉锑矿外,还有氧化锑矿和储量很大的脆硫铅锑等复杂的多金属共生矿。为了发展锑冶金工业,我国冶金工作者六十年代初就采用硫化碱(即Na_2S NaOH)溶液浸出浮选辉锑精矿或脆硫铅锑精矿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现已完成工业设计准备建厂。然而,这个体系(Na_2S—NaOH—Sb_2S_3—H_2O)的
李庆芬
摘要:
我国铜电解精炼生产,由于加强电解液净化,缩短极间距离,改善槽面管理,采用周期反向或周期断电电解等措施,在不断提高电流密度的情况下,电能消耗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些工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铜电解电流密度五十年代为160~220
叶国瑞
摘要:
前言 六十年代初,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烧结机-鼓风炉-转炉、生精矿反射炉-转炉、生精矿和焙砂混合料反射炉-转炉以及铜精矿圆盘制粒-隧道窑干燥-电炉-转炉四大流程为基础的粗铜冶炼工业。 六十年代后期,为了利用原有敞开式鼓风炉的设备和操作技术,又试验成功铜精矿混捏-密闭鼓风炉熔炼法。使鼓风炉烟气的
谈学良,屠兆区
摘要:
近十年来,国外铜电解厂向大型化发展,普遍采用大型电解槽、大规格阳极,单块阳极重达300公斤以上,极板作业实现了机械化(表1)。
姚世焕
摘要:
近年来,新建和改建的铝厂,广泛地采用了预焙阳极电解槽,其优点是电耗低、生产稳定、污染少和易于大型化。预焙槽有边部加料式和中间下料式两种,而后一种又由于密闭性能好,供料半连续化、电流效率高和更易于大型化,已成为近代最先进的电解铝设备;特别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这种电解槽的电、热、磁场进行了准确的设计和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技术经济指标获得了很先进的水平。本文拟就其新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丁力
摘要:
读了《铜周期反向、周期断电及常规电解工艺》(见《有色金属》1979年第6期,以下简称《工艺》)及《对<铜周期反向、周期断电及常规电解工艺>一文的质疑》两篇文章后,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和教益。但对于后者,即《质疑》一文的某些论点尚不敢苟同。
刘政忠
摘要:
湿法炼锌过程黄药净化除钴产出的黄原酸钴渣,是我厂回收钴的原料。由于渣中含有大量的Zn、Cd、Cu、Mn、Fe等杂质,特别是大量镉的存在,用一般方法很难将其除净,影响产品钴的质量。为了净化除钴,我们采用N_(235)进行萃镉试验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用N_(235)萃取硫酸钴液中的Zn、Cd的分离效果良好,钴损失少。
金炯福
摘要:
机械设备的“三漏”问题,不仅浪费油料和水、汽,还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致造成设备事故和污染环境,因而搞好设备的密封,实是搞好防漏的关键。 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简称F-4),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180~ 250℃),磨擦系数较低,柔软而有弹性,是一种较理想的密封材料。我厂先后使用F-4制品作清水泵、料浆泵、闸门和变速箱等的轴封,都取得了较好的密封效果。现以F-4生料带在高压喂料泵上的应用为例简介如
四川会理镍矿冶炼厂技术组
摘要:
我国各地有很多磷肥厂,用高炉处理磷矿石,副产含Ni2~4%的镍铁,产量约为磷肥量的0.4%。由于这部分低品位镍铁的产量不大,处理困难:火法富集过程中,渣量大,金属回收率低;当镍铁品位富集到含Ni50~70%时,仍含铁很高,不能用电解法制取电解镍;富集后的镍铁用酸溶解、湿法除铁,过程烦琐,费用昂贵,如不进一步处理,产品难于销售。因而许多厂家不予处理,历年堆积,数量可观。
王嘉炘
摘要:
江苏省冶金局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下旬在南京主持召开了锌热酸浸出——喷淋沉淀除铁技术鉴定会。这项科研成果是江苏省冶金研究所和浙江温州冶炼厂试验成功的。 喷淋沉淀法除铁是将含有三价铁的弱酸性浸出液,用喷淋的方式喷入搅拌均匀、含铁小于1(克/升)的溶液,以焙砂为中和剂,在pH4~5、温度85~90℃的条件下,使三价铁快速水解,呈一种结晶良好并有一定粒度的铁沉淀物析出,以达到除铁的目的。
-
摘要:
三菱连续炼铜自1974年3月开始以来,已有许多改进。本文重点讨论了近二、三年发展的煤的利用,富氧熔炼及不烧油作业。煤的利用已达到炉寿较高的稳定操作。目前计划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富氧和不烧油熔炼,可望给三菱法带来更好的冶金技术和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