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廖沛元
摘要:
我们在钴生产过程中采用了萃取分离钴、镍,离子交换树脂除铅、铜、锌、镍,不溶阳极电解的新工艺,于1978年9月生产出了1号电解钴。1979年1号电钴率达96.96%,1980年达100%。生产实践证明,
邹培浩
摘要:
赣州钴冶炼厂的产品是处理进口砷钴矿产出的金属钴及其制品。冶炼过程的三氧化二砷均以副产品回收,除一部分直接销售外,其余部分因达不到质量标准而积压在仓库中(含As_2O_385~95%、Co0.1~0.3%),不仅积压资金,而且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合理利用这部分资源,几年来曾对电热回转窑法、反射炉法和电弧炉法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对比,最后决定采用电弧炉法进
陈仕武
摘要:
炼铅鼓风炉熔炼的技术经济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造渣过程有关,如炉子的生产率与焦耗决定于炉渣的熔点;氧化铅的还原反应系在炉渣介质中进行,铅的熔炼回收率和铅在炉渣中的损失与这一过程进行的完全程度和炉渣的粘度、比重以及相间界面张力等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此外,炉渣还是捕集和回收伴生有价金属锌的主要手段。这一切均与渣型的正确选择紧密联系着,从而使炉
陈军
摘要:
一、概述黄铜矿是含铜硫化物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矿物,它对铜的提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火法炼铜污染环境,铜的湿法冶金愈来愈显示其优越性,发展很快。 黄铜矿属正方晶系,近年来穆斯鲍尔效应研究证明其中的铜、铁分别是以一价和三价阳离子的形式存在,故其分子式写为Cu_2S·Fe_2S_3更合适。本试验研究也证明了黄
詹惠芳
摘要:
镍钴在高温合金、磁性材料和硬质合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宇航工业中,镍钴的消耗激增,需求品种也不断增多。因此,目前国外镍钴冶炼厂都是生产多种产品。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电解法生产镍、钴板材,粉状产品由板材制取,成本高,工艺不够合理。 镍钴转炉渣经选冶工艺处理后,得到合格的镍钴硫酸盐溶液,继而采用加压氢还原
陈广绪
摘要:
用氯盐浸出硫化铜精矿时,锌与铜一道被浸出。由于锌是较负电性的金属,锌盐水解的pH值又较高,因此,不能用一般置换或水解的方法使锌从铜溶液中除去。锌在氯盐浸出剂中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影响铜的浸出效率和产品铜的质量。我们用P204和TBP从铜的氯盐溶液中萃取除锌,取得了良好效果。
於静芬,滕藤,郁强
摘要:
前言有关D2EHPA和其它添加剂混合体系萃取Fe~(3 )的动力学,曾片断地报导过,迄今为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C.A.Blake和他的同事测定了0.1MD2EHPA-0.15M2-乙基己醇的煤油溶液从0.5MH_2SO_4溶液中萃取Fe~(3 )的速度。他们采用振荡器,控制比表面a大致为常数,测得萃取率达99%的时间,在pH为0.6,1.0和1.5时相应为20,30与60分,相应的分配系数为0.27,
舒余德
摘要:
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Na_2S-Na_3SbS_3溶液中部分SbS_3~(3-)离子不可避免地被氧化为SbS_4~(3-)离子。实验证明,SbS_4~(3-)离子的存在是降低锑电积电流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电流效率,从理论上查明SbS_4~(3-)离子在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绍斯捷柯)曾经用稳态极化曲线的方法对SbS_4~(3-)离子在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
龚乾
摘要:
一、前言湿法炼铅的研究,目前多在氯化物系统中进行。因为在高浓度的氯化物溶液中,铅化合物有较大的溶解度。流程包括氯化铁氧化方铅矿和氯化铅水溶液还原铅或氯化铅固态阴极还原。这个系统有一个问题,就是Cl~-对设备腐蚀比较严重。笔者试图探索一个在电流效率,能量消耗上能够与氯化物系统相比,但腐蚀性要比氯化物系统小的新流
张传福
摘要:
(六)Newton-Raphson法1.将独立成分的克分子n-j,n-p,n-t的初始值和各相中的总克分子数n-m,n-(sg),n-g的初始值代入方程。 2.将冰铜、炉渣中各成分的活度系数代入方程。有些物质的活度系数是一个常数,而有些物质的活度系数是一个与组成有关的函数。表5所示的是各物质的活度系
李德祥
摘要:
铝厂母线经济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多是沿用苏联五十年代的计算方法,取年消耗极小值。此外,电力部门1955年制订的导线电流密度标准,在理论上也是以年消耗最小为标准制订的,并沿用至今。对此我们在1962年提出了不同观点(见《轻金属》1979、2期和《东北工学院学报》1979、3期)。从这一问题涉及的广阔范围来看,开展讨论
贾龙光,赵国权,朱英尧
摘要: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节约能源要求越来越迫切,迫使炼铜界不得不研究新的炼铜方法。闪速熔炼、三菱连续炼铜法、诺兰达法、顶吹转炉熔炼法、白银法等炼铜工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炼铜新工艺采用以喷枪(或喷嘴)为手段的喷吹技术。因为喷吹熔炼能较充分地开发原料本身的化学能,利用粉末原料较大表面积特性,创造较优越的
蔡存,张颖
摘要:
一、前言1968年美国埃克森研究工程公司的黎念之博士首先发现了液膜的应用。此新技术一出现,立即引起了国际科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相继从各个不同领域研究液膜的应用。近两年来,在一些重大的科学技术国际会议上,液膜已成为一个新内容。 液膜,就是很薄的一层液体膜。可以是水膜,也可以是油膜,根据不同的处理对象采用不同的膜。 液膜分离法,是固体膜分离法的新发展,它克服了固体膜如电渗析膜、反渗透膜、超过滤膜的一
邓忠荣
摘要:
在回转窑处理难选锡中矿高温还原氯化挥发过程中,由湿法收尘系统产出一种高砷溶液(成分克/升:As12~22,Fe4~7,Fe~( )0.8~3.8,In
赵之澄
摘要:
羊街冶炼厂目前采用的流程为:钴精矿回转窑硫酸化焙烧—一湿法处理。生产试车的结果表明,该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焙烧、浸出的指标低,燃料及酸耗大,浸出矿浆沉降困难、过滤洗涤效果差,中和净化的碱耗大,铜渣含铜低等。
-
摘要:
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第四次科研任务落实会议,于1981年7月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举行,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科研项目评议交流鉴定会;第二阶段是科研任务落实会。现将评议交流鉴定会的冶炼部分的部分论文摘要发表于下,供参考。
-
摘要:
B312是我们在实验室合成的新萃取剂,学名苯乙烯膦酸单混合十二烷基酯。 用B312—煤油,可以在常温下从高浓度硫酸镍水溶液中萃取分离Fe(Ⅲ)、Fe(Ⅱ)、Zn(Ⅱ)、Cu(Ⅱ)和Co(Ⅱ)。其分离Cu(Ⅱ)、Co(Ⅱ)的能力
-
摘要:
金川公司冶炼厂每年从各种炉、窑产出的烟灰约1.8万吨(不包括反射炉烟灰),其中含镍900吨、铜450吨,以及钴、金、银、铂、钯等。为了革新现行流程,金川公司冶炼厂和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合作,进行了转炉直接处理烟灰的工业试
-
摘要:
本文介绍了铜镍转炉渣提钴流程中P507萃取分离镍钴后产出的硫酸镍溶液,用加压氢还原法直接生产金属镍粉和包复粉的研究结果。重点考察了溶液中不同P507含量对还原过程动力学及镍粉物
传华
摘要:
长期以来,鼓风炉熔炼在炼铅工艺中一直占居统治地位,但该流程却存在SO_2和铅中毒等双重污染问题。国外已研究过几种直接炼铅法,即将焙烧和还原过程结合起来在一台设备中完成。例如,首先在苏联发展起来的基弗柴特法(Kivcet),即氧气悬浮旋涡电热熔炼。 基弗柴特法的设备系由一台熔炼竖炉和与之相连的电炉组成。硫化铅精矿与工业纯氧由烧嘴喷入
李琴仙
摘要:
冶金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研项目交流评议鉴定会,于1981年7月6日在金昌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召开。会议分采矿、选矿、镍冶炼、钻冶炼和贵金属冶炼五个专业组进行。 与会代表满怀丰收的喜悦,回顾了过去几年来为金川资源综合利用团结协作所取得的成果。通过
曲绎宣
摘要:
青海元石山镍矿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红土矿。以该矿3号矿体为例,原矿含镍1.07%、钴0.061%、铁38.79%。 早在1970年,北京矿冶研究院对该矿矿样进行了还原焙烧——氨浸探索性试验。在此基础上,1971年在矿冶研究院实验厂3(吨/日)的两段沸腾焙烧炉进行了扩大试验。1972年矿冶研究院、首钢钢研所、青海钢厂组成试验组,在首钢钢研所
程崇恭
摘要:
贵州省冶金局于1981年6月3日至6日,在贵州汞矿主持召开了《GQ6-1型汞罐自动清洗机》技术鉴定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贵州汞矿关于《GQ6-1型汞罐自动清洗机》研制技术报告,参观了该机的运行情况,审查了技术鉴定资料,经过充
本期目录
廖沛元
摘要:
我们在钴生产过程中采用了萃取分离钴、镍,离子交换树脂除铅、铜、锌、镍,不溶阳极电解的新工艺,于1978年9月生产出了1号电解钴。1979年1号电钴率达96.96%,1980年达100%。生产实践证明,
邹培浩
摘要:
赣州钴冶炼厂的产品是处理进口砷钴矿产出的金属钴及其制品。冶炼过程的三氧化二砷均以副产品回收,除一部分直接销售外,其余部分因达不到质量标准而积压在仓库中(含As_2O_385~95%、Co0.1~0.3%),不仅积压资金,而且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合理利用这部分资源,几年来曾对电热回转窑法、反射炉法和电弧炉法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对比,最后决定采用电弧炉法进
陈仕武
摘要:
炼铅鼓风炉熔炼的技术经济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造渣过程有关,如炉子的生产率与焦耗决定于炉渣的熔点;氧化铅的还原反应系在炉渣介质中进行,铅的熔炼回收率和铅在炉渣中的损失与这一过程进行的完全程度和炉渣的粘度、比重以及相间界面张力等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此外,炉渣还是捕集和回收伴生有价金属锌的主要手段。这一切均与渣型的正确选择紧密联系着,从而使炉
陈军
摘要:
一、概述黄铜矿是含铜硫化物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矿物,它对铜的提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火法炼铜污染环境,铜的湿法冶金愈来愈显示其优越性,发展很快。 黄铜矿属正方晶系,近年来穆斯鲍尔效应研究证明其中的铜、铁分别是以一价和三价阳离子的形式存在,故其分子式写为Cu_2S·Fe_2S_3更合适。本试验研究也证明了黄
詹惠芳
摘要:
镍钴在高温合金、磁性材料和硬质合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宇航工业中,镍钴的消耗激增,需求品种也不断增多。因此,目前国外镍钴冶炼厂都是生产多种产品。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电解法生产镍、钴板材,粉状产品由板材制取,成本高,工艺不够合理。 镍钴转炉渣经选冶工艺处理后,得到合格的镍钴硫酸盐溶液,继而采用加压氢还原
陈广绪
摘要:
用氯盐浸出硫化铜精矿时,锌与铜一道被浸出。由于锌是较负电性的金属,锌盐水解的pH值又较高,因此,不能用一般置换或水解的方法使锌从铜溶液中除去。锌在氯盐浸出剂中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影响铜的浸出效率和产品铜的质量。我们用P204和TBP从铜的氯盐溶液中萃取除锌,取得了良好效果。
於静芬,滕藤,郁强
摘要:
前言有关D2EHPA和其它添加剂混合体系萃取Fe~(3 )的动力学,曾片断地报导过,迄今为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C.A.Blake和他的同事测定了0.1MD2EHPA-0.15M2-乙基己醇的煤油溶液从0.5MH_2SO_4溶液中萃取Fe~(3 )的速度。他们采用振荡器,控制比表面a大致为常数,测得萃取率达99%的时间,在pH为0.6,1.0和1.5时相应为20,30与60分,相应的分配系数为0.27,
舒余德
摘要:
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Na_2S-Na_3SbS_3溶液中部分SbS_3~(3-)离子不可避免地被氧化为SbS_4~(3-)离子。实验证明,SbS_4~(3-)离子的存在是降低锑电积电流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电流效率,从理论上查明SbS_4~(3-)离子在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绍斯捷柯)曾经用稳态极化曲线的方法对SbS_4~(3-)离子在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
龚乾
摘要:
一、前言湿法炼铅的研究,目前多在氯化物系统中进行。因为在高浓度的氯化物溶液中,铅化合物有较大的溶解度。流程包括氯化铁氧化方铅矿和氯化铅水溶液还原铅或氯化铅固态阴极还原。这个系统有一个问题,就是Cl~-对设备腐蚀比较严重。笔者试图探索一个在电流效率,能量消耗上能够与氯化物系统相比,但腐蚀性要比氯化物系统小的新流
张传福
摘要:
(六)Newton-Raphson法1.将独立成分的克分子n-j,n-p,n-t的初始值和各相中的总克分子数n-m,n-(sg),n-g的初始值代入方程。 2.将冰铜、炉渣中各成分的活度系数代入方程。有些物质的活度系数是一个常数,而有些物质的活度系数是一个与组成有关的函数。表5所示的是各物质的活度系
李德祥
摘要:
铝厂母线经济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多是沿用苏联五十年代的计算方法,取年消耗极小值。此外,电力部门1955年制订的导线电流密度标准,在理论上也是以年消耗最小为标准制订的,并沿用至今。对此我们在1962年提出了不同观点(见《轻金属》1979、2期和《东北工学院学报》1979、3期)。从这一问题涉及的广阔范围来看,开展讨论
贾龙光,赵国权,朱英尧
摘要: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节约能源要求越来越迫切,迫使炼铜界不得不研究新的炼铜方法。闪速熔炼、三菱连续炼铜法、诺兰达法、顶吹转炉熔炼法、白银法等炼铜工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炼铜新工艺采用以喷枪(或喷嘴)为手段的喷吹技术。因为喷吹熔炼能较充分地开发原料本身的化学能,利用粉末原料较大表面积特性,创造较优越的
蔡存,张颖
摘要:
一、前言1968年美国埃克森研究工程公司的黎念之博士首先发现了液膜的应用。此新技术一出现,立即引起了国际科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相继从各个不同领域研究液膜的应用。近两年来,在一些重大的科学技术国际会议上,液膜已成为一个新内容。 液膜,就是很薄的一层液体膜。可以是水膜,也可以是油膜,根据不同的处理对象采用不同的膜。 液膜分离法,是固体膜分离法的新发展,它克服了固体膜如电渗析膜、反渗透膜、超过滤膜的一
邓忠荣
摘要:
在回转窑处理难选锡中矿高温还原氯化挥发过程中,由湿法收尘系统产出一种高砷溶液(成分克/升:As12~22,Fe4~7,Fe~( )0.8~3.8,In
赵之澄
摘要:
羊街冶炼厂目前采用的流程为:钴精矿回转窑硫酸化焙烧—一湿法处理。生产试车的结果表明,该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焙烧、浸出的指标低,燃料及酸耗大,浸出矿浆沉降困难、过滤洗涤效果差,中和净化的碱耗大,铜渣含铜低等。
-
摘要:
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第四次科研任务落实会议,于1981年7月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举行,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科研项目评议交流鉴定会;第二阶段是科研任务落实会。现将评议交流鉴定会的冶炼部分的部分论文摘要发表于下,供参考。
-
摘要:
B312是我们在实验室合成的新萃取剂,学名苯乙烯膦酸单混合十二烷基酯。 用B312—煤油,可以在常温下从高浓度硫酸镍水溶液中萃取分离Fe(Ⅲ)、Fe(Ⅱ)、Zn(Ⅱ)、Cu(Ⅱ)和Co(Ⅱ)。其分离Cu(Ⅱ)、Co(Ⅱ)的能力
-
摘要:
金川公司冶炼厂每年从各种炉、窑产出的烟灰约1.8万吨(不包括反射炉烟灰),其中含镍900吨、铜450吨,以及钴、金、银、铂、钯等。为了革新现行流程,金川公司冶炼厂和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合作,进行了转炉直接处理烟灰的工业试
-
摘要:
本文介绍了铜镍转炉渣提钴流程中P507萃取分离镍钴后产出的硫酸镍溶液,用加压氢还原法直接生产金属镍粉和包复粉的研究结果。重点考察了溶液中不同P507含量对还原过程动力学及镍粉物
传华
摘要:
长期以来,鼓风炉熔炼在炼铅工艺中一直占居统治地位,但该流程却存在SO_2和铅中毒等双重污染问题。国外已研究过几种直接炼铅法,即将焙烧和还原过程结合起来在一台设备中完成。例如,首先在苏联发展起来的基弗柴特法(Kivcet),即氧气悬浮旋涡电热熔炼。 基弗柴特法的设备系由一台熔炼竖炉和与之相连的电炉组成。硫化铅精矿与工业纯氧由烧嘴喷入
李琴仙
摘要:
冶金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研项目交流评议鉴定会,于1981年7月6日在金昌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召开。会议分采矿、选矿、镍冶炼、钻冶炼和贵金属冶炼五个专业组进行。 与会代表满怀丰收的喜悦,回顾了过去几年来为金川资源综合利用团结协作所取得的成果。通过
曲绎宣
摘要:
青海元石山镍矿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红土矿。以该矿3号矿体为例,原矿含镍1.07%、钴0.061%、铁38.79%。 早在1970年,北京矿冶研究院对该矿矿样进行了还原焙烧——氨浸探索性试验。在此基础上,1971年在矿冶研究院实验厂3(吨/日)的两段沸腾焙烧炉进行了扩大试验。1972年矿冶研究院、首钢钢研所、青海钢厂组成试验组,在首钢钢研所
程崇恭
摘要:
贵州省冶金局于1981年6月3日至6日,在贵州汞矿主持召开了《GQ6-1型汞罐自动清洗机》技术鉴定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贵州汞矿关于《GQ6-1型汞罐自动清洗机》研制技术报告,参观了该机的运行情况,审查了技术鉴定资料,经过充
本期目录
廖沛元
摘要:
我们在钴生产过程中采用了萃取分离钴、镍,离子交换树脂除铅、铜、锌、镍,不溶阳极电解的新工艺,于1978年9月生产出了1号电解钴。1979年1号电钴率达96.96%,1980年达100%。生产实践证明,
邹培浩
摘要:
赣州钴冶炼厂的产品是处理进口砷钴矿产出的金属钴及其制品。冶炼过程的三氧化二砷均以副产品回收,除一部分直接销售外,其余部分因达不到质量标准而积压在仓库中(含As_2O_385~95%、Co0.1~0.3%),不仅积压资金,而且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合理利用这部分资源,几年来曾对电热回转窑法、反射炉法和电弧炉法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对比,最后决定采用电弧炉法进
陈仕武
摘要:
炼铅鼓风炉熔炼的技术经济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造渣过程有关,如炉子的生产率与焦耗决定于炉渣的熔点;氧化铅的还原反应系在炉渣介质中进行,铅的熔炼回收率和铅在炉渣中的损失与这一过程进行的完全程度和炉渣的粘度、比重以及相间界面张力等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此外,炉渣还是捕集和回收伴生有价金属锌的主要手段。这一切均与渣型的正确选择紧密联系着,从而使炉
陈军
摘要:
一、概述黄铜矿是含铜硫化物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矿物,它对铜的提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火法炼铜污染环境,铜的湿法冶金愈来愈显示其优越性,发展很快。 黄铜矿属正方晶系,近年来穆斯鲍尔效应研究证明其中的铜、铁分别是以一价和三价阳离子的形式存在,故其分子式写为Cu_2S·Fe_2S_3更合适。本试验研究也证明了黄
詹惠芳
摘要:
镍钴在高温合金、磁性材料和硬质合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宇航工业中,镍钴的消耗激增,需求品种也不断增多。因此,目前国外镍钴冶炼厂都是生产多种产品。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电解法生产镍、钴板材,粉状产品由板材制取,成本高,工艺不够合理。 镍钴转炉渣经选冶工艺处理后,得到合格的镍钴硫酸盐溶液,继而采用加压氢还原
陈广绪
摘要:
用氯盐浸出硫化铜精矿时,锌与铜一道被浸出。由于锌是较负电性的金属,锌盐水解的pH值又较高,因此,不能用一般置换或水解的方法使锌从铜溶液中除去。锌在氯盐浸出剂中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影响铜的浸出效率和产品铜的质量。我们用P204和TBP从铜的氯盐溶液中萃取除锌,取得了良好效果。
於静芬,滕藤,郁强
摘要:
前言有关D2EHPA和其它添加剂混合体系萃取Fe~(3 )的动力学,曾片断地报导过,迄今为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C.A.Blake和他的同事测定了0.1MD2EHPA-0.15M2-乙基己醇的煤油溶液从0.5MH_2SO_4溶液中萃取Fe~(3 )的速度。他们采用振荡器,控制比表面a大致为常数,测得萃取率达99%的时间,在pH为0.6,1.0和1.5时相应为20,30与60分,相应的分配系数为0.27,
舒余德
摘要:
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Na_2S-Na_3SbS_3溶液中部分SbS_3~(3-)离子不可避免地被氧化为SbS_4~(3-)离子。实验证明,SbS_4~(3-)离子的存在是降低锑电积电流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电流效率,从理论上查明SbS_4~(3-)离子在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绍斯捷柯)曾经用稳态极化曲线的方法对SbS_4~(3-)离子在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
龚乾
摘要:
一、前言湿法炼铅的研究,目前多在氯化物系统中进行。因为在高浓度的氯化物溶液中,铅化合物有较大的溶解度。流程包括氯化铁氧化方铅矿和氯化铅水溶液还原铅或氯化铅固态阴极还原。这个系统有一个问题,就是Cl~-对设备腐蚀比较严重。笔者试图探索一个在电流效率,能量消耗上能够与氯化物系统相比,但腐蚀性要比氯化物系统小的新流
张传福
摘要:
(六)Newton-Raphson法1.将独立成分的克分子n-j,n-p,n-t的初始值和各相中的总克分子数n-m,n-(sg),n-g的初始值代入方程。 2.将冰铜、炉渣中各成分的活度系数代入方程。有些物质的活度系数是一个常数,而有些物质的活度系数是一个与组成有关的函数。表5所示的是各物质的活度系
李德祥
摘要:
铝厂母线经济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多是沿用苏联五十年代的计算方法,取年消耗极小值。此外,电力部门1955年制订的导线电流密度标准,在理论上也是以年消耗最小为标准制订的,并沿用至今。对此我们在1962年提出了不同观点(见《轻金属》1979、2期和《东北工学院学报》1979、3期)。从这一问题涉及的广阔范围来看,开展讨论
贾龙光,赵国权,朱英尧
摘要: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节约能源要求越来越迫切,迫使炼铜界不得不研究新的炼铜方法。闪速熔炼、三菱连续炼铜法、诺兰达法、顶吹转炉熔炼法、白银法等炼铜工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炼铜新工艺采用以喷枪(或喷嘴)为手段的喷吹技术。因为喷吹熔炼能较充分地开发原料本身的化学能,利用粉末原料较大表面积特性,创造较优越的
蔡存,张颖
摘要:
一、前言1968年美国埃克森研究工程公司的黎念之博士首先发现了液膜的应用。此新技术一出现,立即引起了国际科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相继从各个不同领域研究液膜的应用。近两年来,在一些重大的科学技术国际会议上,液膜已成为一个新内容。 液膜,就是很薄的一层液体膜。可以是水膜,也可以是油膜,根据不同的处理对象采用不同的膜。 液膜分离法,是固体膜分离法的新发展,它克服了固体膜如电渗析膜、反渗透膜、超过滤膜的一
邓忠荣
摘要:
在回转窑处理难选锡中矿高温还原氯化挥发过程中,由湿法收尘系统产出一种高砷溶液(成分克/升:As12~22,Fe4~7,Fe~( )0.8~3.8,In
赵之澄
摘要:
羊街冶炼厂目前采用的流程为:钴精矿回转窑硫酸化焙烧—一湿法处理。生产试车的结果表明,该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焙烧、浸出的指标低,燃料及酸耗大,浸出矿浆沉降困难、过滤洗涤效果差,中和净化的碱耗大,铜渣含铜低等。
-
摘要:
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第四次科研任务落实会议,于1981年7月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举行,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科研项目评议交流鉴定会;第二阶段是科研任务落实会。现将评议交流鉴定会的冶炼部分的部分论文摘要发表于下,供参考。
-
摘要:
B312是我们在实验室合成的新萃取剂,学名苯乙烯膦酸单混合十二烷基酯。 用B312—煤油,可以在常温下从高浓度硫酸镍水溶液中萃取分离Fe(Ⅲ)、Fe(Ⅱ)、Zn(Ⅱ)、Cu(Ⅱ)和Co(Ⅱ)。其分离Cu(Ⅱ)、Co(Ⅱ)的能力
-
摘要:
金川公司冶炼厂每年从各种炉、窑产出的烟灰约1.8万吨(不包括反射炉烟灰),其中含镍900吨、铜450吨,以及钴、金、银、铂、钯等。为了革新现行流程,金川公司冶炼厂和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合作,进行了转炉直接处理烟灰的工业试
-
摘要:
本文介绍了铜镍转炉渣提钴流程中P507萃取分离镍钴后产出的硫酸镍溶液,用加压氢还原法直接生产金属镍粉和包复粉的研究结果。重点考察了溶液中不同P507含量对还原过程动力学及镍粉物
传华
摘要:
长期以来,鼓风炉熔炼在炼铅工艺中一直占居统治地位,但该流程却存在SO_2和铅中毒等双重污染问题。国外已研究过几种直接炼铅法,即将焙烧和还原过程结合起来在一台设备中完成。例如,首先在苏联发展起来的基弗柴特法(Kivcet),即氧气悬浮旋涡电热熔炼。 基弗柴特法的设备系由一台熔炼竖炉和与之相连的电炉组成。硫化铅精矿与工业纯氧由烧嘴喷入
李琴仙
摘要:
冶金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研项目交流评议鉴定会,于1981年7月6日在金昌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召开。会议分采矿、选矿、镍冶炼、钻冶炼和贵金属冶炼五个专业组进行。 与会代表满怀丰收的喜悦,回顾了过去几年来为金川资源综合利用团结协作所取得的成果。通过
曲绎宣
摘要:
青海元石山镍矿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红土矿。以该矿3号矿体为例,原矿含镍1.07%、钴0.061%、铁38.79%。 早在1970年,北京矿冶研究院对该矿矿样进行了还原焙烧——氨浸探索性试验。在此基础上,1971年在矿冶研究院实验厂3(吨/日)的两段沸腾焙烧炉进行了扩大试验。1972年矿冶研究院、首钢钢研所、青海钢厂组成试验组,在首钢钢研所
程崇恭
摘要:
贵州省冶金局于1981年6月3日至6日,在贵州汞矿主持召开了《GQ6-1型汞罐自动清洗机》技术鉴定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贵州汞矿关于《GQ6-1型汞罐自动清洗机》研制技术报告,参观了该机的运行情况,审查了技术鉴定资料,经过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