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张放,黄国平
摘要:
概述了我国铅锌生产现状,回顾了四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差距,提出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国铅锌工业的七点建议。
雷兴国
摘要:
结合水口山矿务局第三冶炼厂精铅工程的生产实际,测试分析了影响铅电解电效的诸因素。电解过程的短路和断路、作业周期混乱影响电流效率28~42%。只有加强生产管理,电效才能大幅度提高。
叶国瑞,徐家振,贺家齐,郎晓珍,钱建新
摘要:
研究了用固体氯化剂氯化PbO、CuO 的机理及最佳技术条件。在此条件下,用CaCl_2氯化CuO,氯化效率超过97%,而PbO 氯化产物的水溶性和挥发性很差。
袁砚池
摘要:
1990年7~9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程爆破公司采用控制爆破方法为华北铝加工厂成功地拆除了三座铝静置炉炉底。在该厂铸轧车间内沿长度方向间隔5米布置着三座静置炉,每个静置炉前端是熔炼炉,后端是轧机,相互距离2米,两侧是控制开关柜和测量仪表柜等。
刁传仁
摘要: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工作结束了。中南工业大学赵天从教授著的《锑》获得了一等奖。世界上第一部锑的学术专著《ANTIMONY》是北洋大学的首届毕业生王宠佑于1909年写成。1987年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南工业大学教授赵天从先生的专著《锑》,是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的一部著作。赵天从教授早年毕业于北洋大学,三十年代留学英国。回国后一直从事锑的生产、科研和教学工作。创建了锑的精炼厂,生产出国际标准的精锑;领导过锑品厂,生产出国际上颇负盛名的高级锑白,七十到八十
朱培基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处理含锗铅锌烟尘实现锌锗分离和生产锌肥的新方法。利用赫章铅锌矿烟尘采用本工艺进行了室内全流程试验,锌总回收率99.2%、锗总回收率86.9%,所产锌肥符合农用要求。
利选民
摘要:
本文就常规法、铁矾法、针铁矿法和赤铁矿法等湿法炼锌工艺的耗酸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酸平衡措施,并阐明了采取这些措施的效果。
余小华
摘要:
(一)钛白废酸组成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无论产品是低档的搪瓷钛白,还是高档的金红石型钛白;也无论钛液的水解是用高压水解还是常压水解,都要产生废酸。废酸中除游离硫酸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硫酸亚铁、硫酸钛盐及其它可溶性硫酸盐杂质。其主要组成是(克/升):H_2SO_4448.2、Fe30.79、TiO_233.98、Mn3.77。
-
摘要:
第二届全国轻金属冶金学术会分七个专业进行研讨,下面选编氧化铝和铝电解专业的部分论文摘要,以飨读者。
刘海石
摘要:
我国引进的和翻版设计的160KA 中间下料预焙槽系列存在一些缺陷,已严重影响系列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就该槽型的几个方面的改造进行分析,以期对电解槽设计和企业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启东
摘要:
目前,我国有色冶炼反射炉均采用镁铁烧结炉底,过去使用的石英烧结或砖砌的炉底已被取代。生产中的反射炉底,长期承受着高温物料和熔体的压力,还不断受金属液、溶渣的化学、物理方面的侵蚀与冲击。因此,炉底结构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炉子寿命
白汝孝
摘要:
采用矩形断面沸腾炉,制粒氧化焙烧硫化锌精矿,同圆形炉焙烧粉矿相比,炉型结构简化、烟尘率降低,床能率提高2~3倍,焙砂质量完全符合竖罐炼锌技术要求。
吴继烈
摘要:
结合贵溪冶炼厂连续脱铜脱砷电解工艺的生产实践,论述了这一工艺的特点和理论基础,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雷兴国
摘要:
叶国瑞 徐家振
摘要:
葛锋 汤学文
摘要:
高硒、高碲铜阳极泥经硫酸化焙烧脱硒——低酸浸铜、银、碲——常温氯盐浸铅——氯化分金处理将氯化银直接还原成高纯度银粉。所得指标如下:Se 挥发率大于98.81%,Te 直收率大于93%,Au、Ag 直收率分别达99.87%和99.41%,Ag 粉纯度高于98.69%,Au 粉纯度98.24~99.32%。
朱培基
摘要:
唐帛铭
摘要:
本文论述了有色冶金工业高温烟气和炉渣余热的特点、概况、合理利用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用能级和能级差概念评价烟气余热利用的合理性,简介了国内外利用烟气和炉渣余热的现状和问题。
利选民
摘要:
谭振华 邓德保
摘要:
水口山矿务局是一个采、选、冶联合企业,由于开采多年,矿产资源已走向低谷,目前正面临着原料不足的困难。然而,我矿却有些低品位铜矿石采用常规的方法(本矿现有的生产流程)处理,成本高,回收率低因而没有开采。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我们对低品位的铜矿石采用堆浸—置换法做了大量的试验和探索,其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丛建敏
摘要:
世界上电炉炼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电炉冶炼每吨钢回收的烟尘量为13~17kg,一般筑路用或废弃。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来看,烟尘含锌、铅等有价金属,应回收。处理电炉烟尘有还原挥发法,西德的伯泽列厄斯金属工厂的威尔兹烟化法就是其典型例子。基本流程是将含锌、铅、镉的电炉烟尘
本期目录
张放,黄国平
摘要:
概述了我国铅锌生产现状,回顾了四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差距,提出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国铅锌工业的七点建议。
雷兴国
摘要:
结合水口山矿务局第三冶炼厂精铅工程的生产实际,测试分析了影响铅电解电效的诸因素。电解过程的短路和断路、作业周期混乱影响电流效率28~42%。只有加强生产管理,电效才能大幅度提高。
叶国瑞,徐家振,贺家齐,郎晓珍,钱建新
摘要:
研究了用固体氯化剂氯化PbO、CuO 的机理及最佳技术条件。在此条件下,用CaCl_2氯化CuO,氯化效率超过97%,而PbO 氯化产物的水溶性和挥发性很差。
袁砚池
摘要:
1990年7~9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程爆破公司采用控制爆破方法为华北铝加工厂成功地拆除了三座铝静置炉炉底。在该厂铸轧车间内沿长度方向间隔5米布置着三座静置炉,每个静置炉前端是熔炼炉,后端是轧机,相互距离2米,两侧是控制开关柜和测量仪表柜等。
刁传仁
摘要: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工作结束了。中南工业大学赵天从教授著的《锑》获得了一等奖。世界上第一部锑的学术专著《ANTIMONY》是北洋大学的首届毕业生王宠佑于1909年写成。1987年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南工业大学教授赵天从先生的专著《锑》,是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的一部著作。赵天从教授早年毕业于北洋大学,三十年代留学英国。回国后一直从事锑的生产、科研和教学工作。创建了锑的精炼厂,生产出国际标准的精锑;领导过锑品厂,生产出国际上颇负盛名的高级锑白,七十到八十
朱培基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处理含锗铅锌烟尘实现锌锗分离和生产锌肥的新方法。利用赫章铅锌矿烟尘采用本工艺进行了室内全流程试验,锌总回收率99.2%、锗总回收率86.9%,所产锌肥符合农用要求。
利选民
摘要:
本文就常规法、铁矾法、针铁矿法和赤铁矿法等湿法炼锌工艺的耗酸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酸平衡措施,并阐明了采取这些措施的效果。
余小华
摘要:
(一)钛白废酸组成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无论产品是低档的搪瓷钛白,还是高档的金红石型钛白;也无论钛液的水解是用高压水解还是常压水解,都要产生废酸。废酸中除游离硫酸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硫酸亚铁、硫酸钛盐及其它可溶性硫酸盐杂质。其主要组成是(克/升):H_2SO_4448.2、Fe30.79、TiO_233.98、Mn3.77。
-
摘要:
第二届全国轻金属冶金学术会分七个专业进行研讨,下面选编氧化铝和铝电解专业的部分论文摘要,以飨读者。
刘海石
摘要:
我国引进的和翻版设计的160KA 中间下料预焙槽系列存在一些缺陷,已严重影响系列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就该槽型的几个方面的改造进行分析,以期对电解槽设计和企业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启东
摘要:
目前,我国有色冶炼反射炉均采用镁铁烧结炉底,过去使用的石英烧结或砖砌的炉底已被取代。生产中的反射炉底,长期承受着高温物料和熔体的压力,还不断受金属液、溶渣的化学、物理方面的侵蚀与冲击。因此,炉底结构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炉子寿命
白汝孝
摘要:
采用矩形断面沸腾炉,制粒氧化焙烧硫化锌精矿,同圆形炉焙烧粉矿相比,炉型结构简化、烟尘率降低,床能率提高2~3倍,焙砂质量完全符合竖罐炼锌技术要求。
吴继烈
摘要:
结合贵溪冶炼厂连续脱铜脱砷电解工艺的生产实践,论述了这一工艺的特点和理论基础,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雷兴国
摘要:
叶国瑞 徐家振
摘要:
葛锋 汤学文
摘要:
高硒、高碲铜阳极泥经硫酸化焙烧脱硒——低酸浸铜、银、碲——常温氯盐浸铅——氯化分金处理将氯化银直接还原成高纯度银粉。所得指标如下:Se 挥发率大于98.81%,Te 直收率大于93%,Au、Ag 直收率分别达99.87%和99.41%,Ag 粉纯度高于98.69%,Au 粉纯度98.24~99.32%。
朱培基
摘要:
唐帛铭
摘要:
本文论述了有色冶金工业高温烟气和炉渣余热的特点、概况、合理利用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用能级和能级差概念评价烟气余热利用的合理性,简介了国内外利用烟气和炉渣余热的现状和问题。
利选民
摘要:
谭振华 邓德保
摘要:
水口山矿务局是一个采、选、冶联合企业,由于开采多年,矿产资源已走向低谷,目前正面临着原料不足的困难。然而,我矿却有些低品位铜矿石采用常规的方法(本矿现有的生产流程)处理,成本高,回收率低因而没有开采。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我们对低品位的铜矿石采用堆浸—置换法做了大量的试验和探索,其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丛建敏
摘要:
世界上电炉炼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电炉冶炼每吨钢回收的烟尘量为13~17kg,一般筑路用或废弃。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来看,烟尘含锌、铅等有价金属,应回收。处理电炉烟尘有还原挥发法,西德的伯泽列厄斯金属工厂的威尔兹烟化法就是其典型例子。基本流程是将含锌、铅、镉的电炉烟尘
本期目录
张放,黄国平
摘要:
概述了我国铅锌生产现状,回顾了四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差距,提出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国铅锌工业的七点建议。
雷兴国
摘要:
结合水口山矿务局第三冶炼厂精铅工程的生产实际,测试分析了影响铅电解电效的诸因素。电解过程的短路和断路、作业周期混乱影响电流效率28~42%。只有加强生产管理,电效才能大幅度提高。
叶国瑞,徐家振,贺家齐,郎晓珍,钱建新
摘要:
研究了用固体氯化剂氯化PbO、CuO 的机理及最佳技术条件。在此条件下,用CaCl_2氯化CuO,氯化效率超过97%,而PbO 氯化产物的水溶性和挥发性很差。
袁砚池
摘要:
1990年7~9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程爆破公司采用控制爆破方法为华北铝加工厂成功地拆除了三座铝静置炉炉底。在该厂铸轧车间内沿长度方向间隔5米布置着三座静置炉,每个静置炉前端是熔炼炉,后端是轧机,相互距离2米,两侧是控制开关柜和测量仪表柜等。
刁传仁
摘要: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工作结束了。中南工业大学赵天从教授著的《锑》获得了一等奖。世界上第一部锑的学术专著《ANTIMONY》是北洋大学的首届毕业生王宠佑于1909年写成。1987年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南工业大学教授赵天从先生的专著《锑》,是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的一部著作。赵天从教授早年毕业于北洋大学,三十年代留学英国。回国后一直从事锑的生产、科研和教学工作。创建了锑的精炼厂,生产出国际标准的精锑;领导过锑品厂,生产出国际上颇负盛名的高级锑白,七十到八十
朱培基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处理含锗铅锌烟尘实现锌锗分离和生产锌肥的新方法。利用赫章铅锌矿烟尘采用本工艺进行了室内全流程试验,锌总回收率99.2%、锗总回收率86.9%,所产锌肥符合农用要求。
利选民
摘要:
本文就常规法、铁矾法、针铁矿法和赤铁矿法等湿法炼锌工艺的耗酸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酸平衡措施,并阐明了采取这些措施的效果。
余小华
摘要:
(一)钛白废酸组成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无论产品是低档的搪瓷钛白,还是高档的金红石型钛白;也无论钛液的水解是用高压水解还是常压水解,都要产生废酸。废酸中除游离硫酸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硫酸亚铁、硫酸钛盐及其它可溶性硫酸盐杂质。其主要组成是(克/升):H_2SO_4448.2、Fe30.79、TiO_233.98、Mn3.77。
-
摘要:
第二届全国轻金属冶金学术会分七个专业进行研讨,下面选编氧化铝和铝电解专业的部分论文摘要,以飨读者。
刘海石
摘要:
我国引进的和翻版设计的160KA 中间下料预焙槽系列存在一些缺陷,已严重影响系列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就该槽型的几个方面的改造进行分析,以期对电解槽设计和企业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启东
摘要:
目前,我国有色冶炼反射炉均采用镁铁烧结炉底,过去使用的石英烧结或砖砌的炉底已被取代。生产中的反射炉底,长期承受着高温物料和熔体的压力,还不断受金属液、溶渣的化学、物理方面的侵蚀与冲击。因此,炉底结构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炉子寿命
白汝孝
摘要:
采用矩形断面沸腾炉,制粒氧化焙烧硫化锌精矿,同圆形炉焙烧粉矿相比,炉型结构简化、烟尘率降低,床能率提高2~3倍,焙砂质量完全符合竖罐炼锌技术要求。
吴继烈
摘要:
结合贵溪冶炼厂连续脱铜脱砷电解工艺的生产实践,论述了这一工艺的特点和理论基础,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雷兴国
摘要:
叶国瑞 徐家振
摘要:
葛锋 汤学文
摘要:
高硒、高碲铜阳极泥经硫酸化焙烧脱硒——低酸浸铜、银、碲——常温氯盐浸铅——氯化分金处理将氯化银直接还原成高纯度银粉。所得指标如下:Se 挥发率大于98.81%,Te 直收率大于93%,Au、Ag 直收率分别达99.87%和99.41%,Ag 粉纯度高于98.69%,Au 粉纯度98.24~99.32%。
朱培基
摘要:
唐帛铭
摘要:
本文论述了有色冶金工业高温烟气和炉渣余热的特点、概况、合理利用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用能级和能级差概念评价烟气余热利用的合理性,简介了国内外利用烟气和炉渣余热的现状和问题。
利选民
摘要:
谭振华 邓德保
摘要:
水口山矿务局是一个采、选、冶联合企业,由于开采多年,矿产资源已走向低谷,目前正面临着原料不足的困难。然而,我矿却有些低品位铜矿石采用常规的方法(本矿现有的生产流程)处理,成本高,回收率低因而没有开采。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我们对低品位的铜矿石采用堆浸—置换法做了大量的试验和探索,其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丛建敏
摘要:
世界上电炉炼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电炉冶炼每吨钢回收的烟尘量为13~17kg,一般筑路用或废弃。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来看,烟尘含锌、铅等有价金属,应回收。处理电炉烟尘有还原挥发法,西德的伯泽列厄斯金属工厂的威尔兹烟化法就是其典型例子。基本流程是将含锌、铅、镉的电炉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