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如有E-mail信箱,也请附上。4正文4.1文章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文字简练,一般冶炼专业基础知识不必赘述。4.2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简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项内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标注3-8个关键词。同时另页附英文标题,详细摘要(200个单词),关键词及英文表题和图题。
-
摘要:
(标题后面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期数和起始页码)*重有色金属*ISA铜电解技术的进展(1,2)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应用(1,5)CaO对FenO-MgO-Si O2系渣黏度的影响(1,8)贵溪冶炼厂闪速炉余热锅炉改造(11)金隆闪速炉本体改造(1,15)金隆闪速炼铜技术进步与发展(1,19)金川镍闪速炉以煤代油技术的开发应用(1,22)贵冶阳极泥处理系统改扩建设计(1,27)闪速炉烟尘系统的三期改造(1,30)闪速炉处理高Pb、Zn、As精矿的探讨(1,32)V3正压输送系统改造及生产实践(1,36)金川镍闪速炉渣指标控制生产实践(1,38)金隆闪速炉冷修方案探讨(1,41)贵冶闪速炉余热锅…
蒋训雄,蒋开喜,汪胜东,范艳青
摘要:
综述我国15年来深海矿物资源加工技术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包括深海矿物的选矿预处理、冶炼加工、深海矿的直接利用、尾渣综合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深海矿物资源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李明阳,张丙怀,阳海彬,唐元位
摘要:
在实验室实验成功的基础上,采用铝浴熔融还原法对钢铁厂含锌铅粉尘中锌铅分离进行了半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铝浴法处理含锌铅粉尘可一次性直接得到较高品位的氧化锌粉,并对该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肖功明
摘要:
针对电炉弧烟尘处理利用,进行了电弧炉烟尘球团焙烧一洗涤脱制备低卤含量氧化锌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最佳球团焙烧工艺条件下,锌的挥发率〉94%、铅的挥发率〉90%,氟主要以难挥发的MnF2形式留在窑渣中,挥发氧化锌烟尘中难溶氟化物含量少,洗涤脱卤效果明显,洗涤后含锌62.14%,氟0.011%、氯0.20%,基本满足株冶氧化锌系统浸出原料的要求。
曹耀华,杨绍文,冯安生,李琦,高照国,金梅
摘要:
以内蒙较大型锌矿选矿精矿为研究对象,最终确立焙烧-硫酸浸锌、铜-氰化浸银工艺。Zn、Cu、Ag浸出率分别为95.01%、94.13%、89.10%,并具有试剂耗量低、技术简单、易实施等优势。
樊立峰,谢刚,杨大锦,周建勇
摘要:
通过对锑氧粉中砷物相的分析,根据三氧化二砷的性质,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碳酸化除砷-真空过滤-水洗-真空过滤工艺,将锑氧粉中的元素砷转变为砷酸钠浸出,对影响浸出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择取优化条件,砷的浸出率可达到94%左右。
巫辉明,张全,何金桥,蔡军林
摘要:
分析了韶关冶炼厂锌精馏过程中铅塔冷凝器实际冷凝能力不足,冲顶事故时有发生的原因,并对二系统1#铅塔冷凝器散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除顶部壁面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外,冷凝器各竖壁面的温度沿高度方向的变化显著,温差较大;在同一高度处,冷凝器北壁面温度明显高于东、西两侧壁面温度。
王建军,刘海石,高炳亮
摘要:
针对电解铝生产中出现的含镁电解质体系性质进行了探讨。对生产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系统的分析了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找出了应对措施。
刘建辉
摘要:
重点介绍赤泥洗液苛化最佳条件及该技术在伊朗氧化铝公司的具体应用,同时分析了温度、石灰添加量、NT浓度和NT—Nc交互项等因素对苛化率的影响。
刘华英
摘要:
讨论了直接浸出、双氧水氧化浸出、焙烧氧化浸出对锗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氧水氧化浸出工艺,锗浸出率达90%以上。
石红梅,胡定军,王莉,刘中兴,贺友多
摘要:
对可调极距式稀土电解槽内的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电解槽内的磁场主要由阴极电流产生。
关敏,李彦生,刘新杰
摘要:
以锌矿为原料,硫酸为浸出剂,经过焙烧浸取、净化除杂质、制备硫酸锌,再将制得的硫酸锌以离子交换树脂为沉淀剂,通过化学沉淀法合成了前驱体氢氧化锌,进一步灼烧制备了纯度达99%的氧化锌晶须。研究结果表明:浸出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固液比1:8,硫酸1.3mol/L,反应时间2.5h,锌的浸出率在98%以上。以高锰酸钾氧化除铁、锰,以锌粉置换去除重金属,去除效果较好。
鞠忠强,夏天东,赵文军,刘天佐,达国祖
摘要:
采用不同的工艺及设备对近等原子比的形状记忆合金进行重熔,获得铸态组织形状记忆合金,对采用不同坩埚所制备出的NiTi合金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金属坩埚所得到的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满足医疗器械及外科植入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秦毅红,何汉兵,程玉贤,黄草明
摘要:
考察了硫酸钴体系沉淀法合成异辛酸钴工艺中皂化反应温度及皂化时间、复分解反应时间、物料比、水洗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水相中钴的回收利用新工艺和测定方法。将整个工艺应用于全流程小试试验中,可保证钴的转化率达96.5%以上。
章金兵 许民 周小英
摘要:
以TiOSO4.2H2O和Na2C2O4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首先合成出前驱体草酸氧钛,然后在500℃热分解2 h,经纯化后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经XRD和TEM检测,产物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结构,平均粒径为25 nm。
-
摘要:
本期目录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如有E-mail信箱,也请附上。4正文4.1文章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文字简练,一般冶炼专业基础知识不必赘述。4.2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简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项内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标注3-8个关键词。同时另页附英文标题,详细摘要(200个单词),关键词及英文表题和图题。
-
摘要:
(标题后面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期数和起始页码)*重有色金属*ISA铜电解技术的进展(1,2)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应用(1,5)CaO对FenO-MgO-Si O2系渣黏度的影响(1,8)贵溪冶炼厂闪速炉余热锅炉改造(11)金隆闪速炉本体改造(1,15)金隆闪速炼铜技术进步与发展(1,19)金川镍闪速炉以煤代油技术的开发应用(1,22)贵冶阳极泥处理系统改扩建设计(1,27)闪速炉烟尘系统的三期改造(1,30)闪速炉处理高Pb、Zn、As精矿的探讨(1,32)V3正压输送系统改造及生产实践(1,36)金川镍闪速炉渣指标控制生产实践(1,38)金隆闪速炉冷修方案探讨(1,41)贵冶闪速炉余热锅…
蒋训雄,蒋开喜,汪胜东,范艳青
摘要:
综述我国15年来深海矿物资源加工技术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包括深海矿物的选矿预处理、冶炼加工、深海矿的直接利用、尾渣综合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深海矿物资源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李明阳,张丙怀,阳海彬,唐元位
摘要:
在实验室实验成功的基础上,采用铝浴熔融还原法对钢铁厂含锌铅粉尘中锌铅分离进行了半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铝浴法处理含锌铅粉尘可一次性直接得到较高品位的氧化锌粉,并对该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肖功明
摘要:
针对电炉弧烟尘处理利用,进行了电弧炉烟尘球团焙烧一洗涤脱制备低卤含量氧化锌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最佳球团焙烧工艺条件下,锌的挥发率〉94%、铅的挥发率〉90%,氟主要以难挥发的MnF2形式留在窑渣中,挥发氧化锌烟尘中难溶氟化物含量少,洗涤脱卤效果明显,洗涤后含锌62.14%,氟0.011%、氯0.20%,基本满足株冶氧化锌系统浸出原料的要求。
曹耀华,杨绍文,冯安生,李琦,高照国,金梅
摘要:
以内蒙较大型锌矿选矿精矿为研究对象,最终确立焙烧-硫酸浸锌、铜-氰化浸银工艺。Zn、Cu、Ag浸出率分别为95.01%、94.13%、89.10%,并具有试剂耗量低、技术简单、易实施等优势。
樊立峰,谢刚,杨大锦,周建勇
摘要:
通过对锑氧粉中砷物相的分析,根据三氧化二砷的性质,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碳酸化除砷-真空过滤-水洗-真空过滤工艺,将锑氧粉中的元素砷转变为砷酸钠浸出,对影响浸出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择取优化条件,砷的浸出率可达到94%左右。
巫辉明,张全,何金桥,蔡军林
摘要:
分析了韶关冶炼厂锌精馏过程中铅塔冷凝器实际冷凝能力不足,冲顶事故时有发生的原因,并对二系统1#铅塔冷凝器散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除顶部壁面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外,冷凝器各竖壁面的温度沿高度方向的变化显著,温差较大;在同一高度处,冷凝器北壁面温度明显高于东、西两侧壁面温度。
王建军,刘海石,高炳亮
摘要:
针对电解铝生产中出现的含镁电解质体系性质进行了探讨。对生产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系统的分析了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找出了应对措施。
刘建辉
摘要:
重点介绍赤泥洗液苛化最佳条件及该技术在伊朗氧化铝公司的具体应用,同时分析了温度、石灰添加量、NT浓度和NT—Nc交互项等因素对苛化率的影响。
刘华英
摘要:
讨论了直接浸出、双氧水氧化浸出、焙烧氧化浸出对锗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氧水氧化浸出工艺,锗浸出率达90%以上。
石红梅,胡定军,王莉,刘中兴,贺友多
摘要:
对可调极距式稀土电解槽内的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电解槽内的磁场主要由阴极电流产生。
关敏,李彦生,刘新杰
摘要:
以锌矿为原料,硫酸为浸出剂,经过焙烧浸取、净化除杂质、制备硫酸锌,再将制得的硫酸锌以离子交换树脂为沉淀剂,通过化学沉淀法合成了前驱体氢氧化锌,进一步灼烧制备了纯度达99%的氧化锌晶须。研究结果表明:浸出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固液比1:8,硫酸1.3mol/L,反应时间2.5h,锌的浸出率在98%以上。以高锰酸钾氧化除铁、锰,以锌粉置换去除重金属,去除效果较好。
鞠忠强,夏天东,赵文军,刘天佐,达国祖
摘要:
采用不同的工艺及设备对近等原子比的形状记忆合金进行重熔,获得铸态组织形状记忆合金,对采用不同坩埚所制备出的NiTi合金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金属坩埚所得到的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满足医疗器械及外科植入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秦毅红,何汉兵,程玉贤,黄草明
摘要:
考察了硫酸钴体系沉淀法合成异辛酸钴工艺中皂化反应温度及皂化时间、复分解反应时间、物料比、水洗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水相中钴的回收利用新工艺和测定方法。将整个工艺应用于全流程小试试验中,可保证钴的转化率达96.5%以上。
章金兵 许民 周小英
摘要:
以TiOSO4.2H2O和Na2C2O4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首先合成出前驱体草酸氧钛,然后在500℃热分解2 h,经纯化后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经XRD和TEM检测,产物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结构,平均粒径为25 nm。
-
摘要:
本期目录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如有E-mail信箱,也请附上。4正文4.1文章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文字简练,一般冶炼专业基础知识不必赘述。4.2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简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项内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标注3-8个关键词。同时另页附英文标题,详细摘要(200个单词),关键词及英文表题和图题。
-
摘要:
(标题后面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期数和起始页码)*重有色金属*ISA铜电解技术的进展(1,2)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应用(1,5)CaO对FenO-MgO-Si O2系渣黏度的影响(1,8)贵溪冶炼厂闪速炉余热锅炉改造(11)金隆闪速炉本体改造(1,15)金隆闪速炼铜技术进步与发展(1,19)金川镍闪速炉以煤代油技术的开发应用(1,22)贵冶阳极泥处理系统改扩建设计(1,27)闪速炉烟尘系统的三期改造(1,30)闪速炉处理高Pb、Zn、As精矿的探讨(1,32)V3正压输送系统改造及生产实践(1,36)金川镍闪速炉渣指标控制生产实践(1,38)金隆闪速炉冷修方案探讨(1,41)贵冶闪速炉余热锅…
蒋训雄,蒋开喜,汪胜东,范艳青
摘要:
综述我国15年来深海矿物资源加工技术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包括深海矿物的选矿预处理、冶炼加工、深海矿的直接利用、尾渣综合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深海矿物资源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李明阳,张丙怀,阳海彬,唐元位
摘要:
在实验室实验成功的基础上,采用铝浴熔融还原法对钢铁厂含锌铅粉尘中锌铅分离进行了半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铝浴法处理含锌铅粉尘可一次性直接得到较高品位的氧化锌粉,并对该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肖功明
摘要:
针对电炉弧烟尘处理利用,进行了电弧炉烟尘球团焙烧一洗涤脱制备低卤含量氧化锌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最佳球团焙烧工艺条件下,锌的挥发率〉94%、铅的挥发率〉90%,氟主要以难挥发的MnF2形式留在窑渣中,挥发氧化锌烟尘中难溶氟化物含量少,洗涤脱卤效果明显,洗涤后含锌62.14%,氟0.011%、氯0.20%,基本满足株冶氧化锌系统浸出原料的要求。
曹耀华,杨绍文,冯安生,李琦,高照国,金梅
摘要:
以内蒙较大型锌矿选矿精矿为研究对象,最终确立焙烧-硫酸浸锌、铜-氰化浸银工艺。Zn、Cu、Ag浸出率分别为95.01%、94.13%、89.10%,并具有试剂耗量低、技术简单、易实施等优势。
樊立峰,谢刚,杨大锦,周建勇
摘要:
通过对锑氧粉中砷物相的分析,根据三氧化二砷的性质,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碳酸化除砷-真空过滤-水洗-真空过滤工艺,将锑氧粉中的元素砷转变为砷酸钠浸出,对影响浸出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择取优化条件,砷的浸出率可达到94%左右。
巫辉明,张全,何金桥,蔡军林
摘要:
分析了韶关冶炼厂锌精馏过程中铅塔冷凝器实际冷凝能力不足,冲顶事故时有发生的原因,并对二系统1#铅塔冷凝器散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除顶部壁面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外,冷凝器各竖壁面的温度沿高度方向的变化显著,温差较大;在同一高度处,冷凝器北壁面温度明显高于东、西两侧壁面温度。
王建军,刘海石,高炳亮
摘要:
针对电解铝生产中出现的含镁电解质体系性质进行了探讨。对生产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系统的分析了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找出了应对措施。
刘建辉
摘要:
重点介绍赤泥洗液苛化最佳条件及该技术在伊朗氧化铝公司的具体应用,同时分析了温度、石灰添加量、NT浓度和NT—Nc交互项等因素对苛化率的影响。
刘华英
摘要:
讨论了直接浸出、双氧水氧化浸出、焙烧氧化浸出对锗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氧水氧化浸出工艺,锗浸出率达90%以上。
石红梅,胡定军,王莉,刘中兴,贺友多
摘要:
对可调极距式稀土电解槽内的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电解槽内的磁场主要由阴极电流产生。
关敏,李彦生,刘新杰
摘要:
以锌矿为原料,硫酸为浸出剂,经过焙烧浸取、净化除杂质、制备硫酸锌,再将制得的硫酸锌以离子交换树脂为沉淀剂,通过化学沉淀法合成了前驱体氢氧化锌,进一步灼烧制备了纯度达99%的氧化锌晶须。研究结果表明:浸出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固液比1:8,硫酸1.3mol/L,反应时间2.5h,锌的浸出率在98%以上。以高锰酸钾氧化除铁、锰,以锌粉置换去除重金属,去除效果较好。
鞠忠强,夏天东,赵文军,刘天佐,达国祖
摘要:
采用不同的工艺及设备对近等原子比的形状记忆合金进行重熔,获得铸态组织形状记忆合金,对采用不同坩埚所制备出的NiTi合金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金属坩埚所得到的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满足医疗器械及外科植入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秦毅红,何汉兵,程玉贤,黄草明
摘要:
考察了硫酸钴体系沉淀法合成异辛酸钴工艺中皂化反应温度及皂化时间、复分解反应时间、物料比、水洗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水相中钴的回收利用新工艺和测定方法。将整个工艺应用于全流程小试试验中,可保证钴的转化率达96.5%以上。
章金兵 许民 周小英
摘要:
以TiOSO4.2H2O和Na2C2O4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首先合成出前驱体草酸氧钛,然后在500℃热分解2 h,经纯化后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经XRD和TEM检测,产物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结构,平均粒径为25 nm。
-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