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1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本期目录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如有E—mail信箱,也请附上。4正文4.1文章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文字简练,一般冶炼专业基础知识不必赘述。4.2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简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项内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标注3~8个关键词。同时另页附英文标题,详细摘要(200个单词),关键词及英文表题和图题。4.3能用文字叙述的内容不用图或表来表示,插图请提供原件。4.4全文在16开单面方格稿纸上书写。如系打印,用4号字,行间距不小于4mm,以保证排版质量,并提供软盘。全文包括图表所占篇幅在内,一般不超过6000字。4.5小标题层次用1、2、3……1.1、1.2、1.3……1.1.1、1.1.2……顶格排序。5图表图要清晰、精确。坐标中的物理量及单位要使用规定符号标注。同一内容或同一组数据,如列成表,不再作图;已用图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金相照片请提供原件并标明放大倍数。6单位和符号6.1国家已废止的计量单位不能再用,如比重、毫米汞(水)柱、卡、度等;应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密度(kg/m3)、压力(Pa)、热能(J)、电能(kW·h)等。并用国际符号表示。6.2凡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以及科学计量或统计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记述。6.3文中的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位置高低须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在第1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如标明是希文、德文、俄文等)。关于外文正斜体的使用规则是:所有计量单位、词头、量纲符号,有固定定义的函数、常数、化学元素、粒子、射线符号、仪器、元件、机具等的型号或代号,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母等均为正体;量符号及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与坐标轴的下标符号,数学中的变数及一般函数,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坐标系符号等均为斜体。凡处在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包括个位数),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倍、1min(1分钟),10多倍等等。7参考文献按引文在文章中出现顺序,用[]将编码置于引文右上角,并按以下格式汇于文末:期刊[1]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章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图书[2]作(编、译)者.书名[M].版次(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专利[3]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论文集[4]论文作者姓名.题名[A].//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学位论文[5]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 王成彦,王含渊,江培海,尹飞,陈永强
    摘要:
    钴锰矿矿浆电解过程中,可以使物料中的大部分锰以MnO2的形态在阳极析出。控制适宜的溶液组成,不仅可以控制阳极MnO2的钴含量,保证有较高的阳极电流效率,而且可以得到高钴锰比的阴极液,降低后续钴溶液的除锰负担。
  • 张磊,蒋开喜,王海北
    摘要:
    以天然黄铜矿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电极电化学体系,对在硫酸介质中氯离子对黄铜矿的氧化浸出过程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的加入并不能改变溶液体系电位,但对解决硫包裹具有显著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黄铜矿浸出速度。试验过程中同时可看到H2S氧化峰,从而推断在黄铜矿氧化酸浸过程中释放出H2S。
  • 阳征会,龚竹青,马玉天,杨余芳,黄坚
    摘要:
    研究了硫铁矿精矿还原硫酸烧渣酸浸液及其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浸出液中Fe^3+浓度为1.1mol/L时,在液固比为3:2、90℃、搅拌速度500r/min的条件下,反应3h,酸浸液中的Fe^3+的还原率达到96.5%,其反应级数为1.66,表观活化能为60.26kJ/mol。
  • 秦毅红,齐申
    摘要:
    针对现有废旧锂电池回收钴金属工艺中铝钴分离的问题,采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分离法,使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钴酸锂从铝箔上溶解下来,直接分离钴酸锂和铝箔,铝箔经清洗后直接回收,所用的有机溶剂通过蒸馏方式脱除粘结剂,实现循环使用。该工艺简化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处理工艺流程,有效地回收钴与铝。
  • 摘要:
  • 汪胜东,蒋训雄,蒋开喜,范艳青
    摘要:
    富钴结壳活化硫酸浸出液经过中和除铁、硫化沉淀后得到的渣采用加压浸出工艺处理,考察了温度、压力、酸度、液固比等因素对加压浸出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加压浸出条件,此时镍、钴的提出率大于99.8%,铜的浸出率大于98%,加压浸出得到的镍、钴、铜混合溶液可进一步萃取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溶液。
  • 陈庆根,曾青云
    摘要:
    研究了不同种树脂、树脂的高度、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流速对铜矿浸出渗透液的吸附能力。同时考查了解吸剂的浓度,以及解吸剂的流速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16*24树脂回收铜是可行的。
  • 陈长顺,王庭凤,焦芸芬
    摘要:
    通过实施加强铜火法精炼生产过程控制和强化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阳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并趋于稳定。
  • 余峰涛,陈跃,尹中林
    摘要:
    重点探讨了在添加絮凝剂的情况下,稀释矿浆温度、浓度及固含,预脱硅时间和絮凝剂添加量对赤泥沉降分离过程的影响。稀释矿浆温度越高,稀释矿浆固含越低,矿浆浓度越低,赤泥沉降速度越快。
  • 刘爱生
    摘要:
    电解槽换极针振是换极作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现象,为防范电解槽换极针振,着重从规范换极操作以提高换极质量,同时,注重工艺技术条件的合理保持来解决这一问题。
  • 刘金平,杨雪春,徐河,谢水生
    摘要:
    基于实验室模型,利用Defornl-3D软件传热模块,对皮江法炼镁煅烧工序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得到了整个煅烧过程白云石的温度分布以及煅烧温度随煅烧时间变化的曲线。
  • 俞小花,谢刚
    摘要:
    主要列举了从铅冶炼和锌湿法冶炼过程的副产品中回收铟的常用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目前国内生产铟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浸出一萃取—置换工艺回收铅、锌冶炼副产品中的金属铟。
  • 李俊红
    摘要:
    介绍了银渣综合回收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所采用的工艺简单,综合回收能力强,金属回收率高,分别为:铜91%、铋91%、银99%。
  • 赵文军,孙耀宁,夏天东,刘天佐
    摘要:
    采用放热感应熔炼工艺,用Ni,Al和Fe合成NiAl-Fe。借助XRD进行相分析,对不同Fe含量的合金进行室温塑性、压缩性能和硬度测试;利用SEM对试样断口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采用放热感应熔炼法可以制备铸态NiAl-Fe,向NiAl中添加大量Fe元素引入塑性的第二相,使得合金的室温塑性、压缩性能、硬度等得到提高。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
  • 王艳蕊,刘平,刘勇,李伟,康布熙
    摘要:
    研究了微量稀土钇对Cu-Cr-Zr合金时效后导电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0.41Cr-0.10Zr合金在950℃固溶1h后,在480℃时效2h能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和导电率;时效前冷变形可加快第二相的析出,使其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固溶后经60%变形后于480℃时效1h其显微硬度和导电率分别高达154.3HV和81.5%IACS,而固溶后直接时效时仅为110.2HV和65.2%IACS。微量稀土元素Y的加入,使Cu-0.39Cr-0.1lZr-0.041Y合金的显微硬度较Cu-0.41Cr-0.10Zr合金高9HV,而导电率略有降低。
  • 周新木,赵光好,谈宏宇,徐招弟,李炳伟
    摘要:
    以八水氯氧化锆和草酸钠为原料,固相反应合成出前驱体二水草酸氧锆,前驱体在600℃分解5h。得到氧化锆粉体。结果表明,产物为粒度分布均匀、纯度高、单斜相和四方相共存的纳米氧化锆粉体,其一次颗粒尺寸在15nm左右。
    本期目录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如有E—mail信箱,也请附上。4正文4.1文章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文字简练,一般冶炼专业基础知识不必赘述。4.2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简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项内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标注3~8个关键词。同时另页附英文标题,详细摘要(200个单词),关键词及英文表题和图题。4.3能用文字叙述的内容不用图或表来表示,插图请提供原件。4.4全文在16开单面方格稿纸上书写。如系打印,用4号字,行间距不小于4mm,以保证排版质量,并提供软盘。全文包括图表所占篇幅在内,一般不超过6000字。4.5小标题层次用1、2、3……1.1、1.2、1.3……1.1.1、1.1.2……顶格排序。5图表图要清晰、精确。坐标中的物理量及单位要使用规定符号标注。同一内容或同一组数据,如列成表,不再作图;已用图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金相照片请提供原件并标明放大倍数。6单位和符号6.1国家已废止的计量单位不能再用,如比重、毫米汞(水)柱、卡、度等;应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密度(kg/m3)、压力(Pa)、热能(J)、电能(kW·h)等。并用国际符号表示。6.2凡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以及科学计量或统计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记述。6.3文中的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位置高低须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在第1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如标明是希文、德文、俄文等)。关于外文正斜体的使用规则是:所有计量单位、词头、量纲符号,有固定定义的函数、常数、化学元素、粒子、射线符号、仪器、元件、机具等的型号或代号,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母等均为正体;量符号及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与坐标轴的下标符号,数学中的变数及一般函数,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坐标系符号等均为斜体。凡处在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包括个位数),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倍、1min(1分钟),10多倍等等。7参考文献按引文在文章中出现顺序,用[]将编码置于引文右上角,并按以下格式汇于文末:期刊[1]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章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图书[2]作(编、译)者.书名[M].版次(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专利[3]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论文集[4]论文作者姓名.题名[A].//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学位论文[5]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 王成彦,王含渊,江培海,尹飞,陈永强
    摘要:
    钴锰矿矿浆电解过程中,可以使物料中的大部分锰以MnO2的形态在阳极析出。控制适宜的溶液组成,不仅可以控制阳极MnO2的钴含量,保证有较高的阳极电流效率,而且可以得到高钴锰比的阴极液,降低后续钴溶液的除锰负担。
  • 张磊,蒋开喜,王海北
    摘要:
    以天然黄铜矿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电极电化学体系,对在硫酸介质中氯离子对黄铜矿的氧化浸出过程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的加入并不能改变溶液体系电位,但对解决硫包裹具有显著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黄铜矿浸出速度。试验过程中同时可看到H2S氧化峰,从而推断在黄铜矿氧化酸浸过程中释放出H2S。
  • 阳征会,龚竹青,马玉天,杨余芳,黄坚
    摘要:
    研究了硫铁矿精矿还原硫酸烧渣酸浸液及其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浸出液中Fe^3+浓度为1.1mol/L时,在液固比为3:2、90℃、搅拌速度500r/min的条件下,反应3h,酸浸液中的Fe^3+的还原率达到96.5%,其反应级数为1.66,表观活化能为60.26kJ/mol。
  • 秦毅红,齐申
    摘要:
    针对现有废旧锂电池回收钴金属工艺中铝钴分离的问题,采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分离法,使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钴酸锂从铝箔上溶解下来,直接分离钴酸锂和铝箔,铝箔经清洗后直接回收,所用的有机溶剂通过蒸馏方式脱除粘结剂,实现循环使用。该工艺简化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处理工艺流程,有效地回收钴与铝。
  • 摘要:
  • 汪胜东,蒋训雄,蒋开喜,范艳青
    摘要:
    富钴结壳活化硫酸浸出液经过中和除铁、硫化沉淀后得到的渣采用加压浸出工艺处理,考察了温度、压力、酸度、液固比等因素对加压浸出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加压浸出条件,此时镍、钴的提出率大于99.8%,铜的浸出率大于98%,加压浸出得到的镍、钴、铜混合溶液可进一步萃取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溶液。
  • 陈庆根,曾青云
    摘要:
    研究了不同种树脂、树脂的高度、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流速对铜矿浸出渗透液的吸附能力。同时考查了解吸剂的浓度,以及解吸剂的流速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16*24树脂回收铜是可行的。
  • 陈长顺,王庭凤,焦芸芬
    摘要:
    通过实施加强铜火法精炼生产过程控制和强化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阳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并趋于稳定。
  • 余峰涛,陈跃,尹中林
    摘要:
    重点探讨了在添加絮凝剂的情况下,稀释矿浆温度、浓度及固含,预脱硅时间和絮凝剂添加量对赤泥沉降分离过程的影响。稀释矿浆温度越高,稀释矿浆固含越低,矿浆浓度越低,赤泥沉降速度越快。
  • 刘爱生
    摘要:
    电解槽换极针振是换极作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现象,为防范电解槽换极针振,着重从规范换极操作以提高换极质量,同时,注重工艺技术条件的合理保持来解决这一问题。
  • 刘金平,杨雪春,徐河,谢水生
    摘要:
    基于实验室模型,利用Defornl-3D软件传热模块,对皮江法炼镁煅烧工序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得到了整个煅烧过程白云石的温度分布以及煅烧温度随煅烧时间变化的曲线。
  • 俞小花,谢刚
    摘要:
    主要列举了从铅冶炼和锌湿法冶炼过程的副产品中回收铟的常用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目前国内生产铟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浸出一萃取—置换工艺回收铅、锌冶炼副产品中的金属铟。
  • 李俊红
    摘要:
    介绍了银渣综合回收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所采用的工艺简单,综合回收能力强,金属回收率高,分别为:铜91%、铋91%、银99%。
  • 赵文军,孙耀宁,夏天东,刘天佐
    摘要:
    采用放热感应熔炼工艺,用Ni,Al和Fe合成NiAl-Fe。借助XRD进行相分析,对不同Fe含量的合金进行室温塑性、压缩性能和硬度测试;利用SEM对试样断口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采用放热感应熔炼法可以制备铸态NiAl-Fe,向NiAl中添加大量Fe元素引入塑性的第二相,使得合金的室温塑性、压缩性能、硬度等得到提高。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
  • 王艳蕊,刘平,刘勇,李伟,康布熙
    摘要:
    研究了微量稀土钇对Cu-Cr-Zr合金时效后导电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0.41Cr-0.10Zr合金在950℃固溶1h后,在480℃时效2h能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和导电率;时效前冷变形可加快第二相的析出,使其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固溶后经60%变形后于480℃时效1h其显微硬度和导电率分别高达154.3HV和81.5%IACS,而固溶后直接时效时仅为110.2HV和65.2%IACS。微量稀土元素Y的加入,使Cu-0.39Cr-0.1lZr-0.041Y合金的显微硬度较Cu-0.41Cr-0.10Zr合金高9HV,而导电率略有降低。
  • 周新木,赵光好,谈宏宇,徐招弟,李炳伟
    摘要:
    以八水氯氧化锆和草酸钠为原料,固相反应合成出前驱体二水草酸氧锆,前驱体在600℃分解5h。得到氧化锆粉体。结果表明,产物为粒度分布均匀、纯度高、单斜相和四方相共存的纳米氧化锆粉体,其一次颗粒尺寸在15nm左右。
    本期目录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如有E—mail信箱,也请附上。4正文4.1文章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文字简练,一般冶炼专业基础知识不必赘述。4.2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简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项内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标注3~8个关键词。同时另页附英文标题,详细摘要(200个单词),关键词及英文表题和图题。4.3能用文字叙述的内容不用图或表来表示,插图请提供原件。4.4全文在16开单面方格稿纸上书写。如系打印,用4号字,行间距不小于4mm,以保证排版质量,并提供软盘。全文包括图表所占篇幅在内,一般不超过6000字。4.5小标题层次用1、2、3……1.1、1.2、1.3……1.1.1、1.1.2……顶格排序。5图表图要清晰、精确。坐标中的物理量及单位要使用规定符号标注。同一内容或同一组数据,如列成表,不再作图;已用图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金相照片请提供原件并标明放大倍数。6单位和符号6.1国家已废止的计量单位不能再用,如比重、毫米汞(水)柱、卡、度等;应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密度(kg/m3)、压力(Pa)、热能(J)、电能(kW·h)等。并用国际符号表示。6.2凡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以及科学计量或统计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记述。6.3文中的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位置高低须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在第1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如标明是希文、德文、俄文等)。关于外文正斜体的使用规则是:所有计量单位、词头、量纲符号,有固定定义的函数、常数、化学元素、粒子、射线符号、仪器、元件、机具等的型号或代号,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母等均为正体;量符号及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与坐标轴的下标符号,数学中的变数及一般函数,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坐标系符号等均为斜体。凡处在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包括个位数),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倍、1min(1分钟),10多倍等等。7参考文献按引文在文章中出现顺序,用[]将编码置于引文右上角,并按以下格式汇于文末:期刊[1]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章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图书[2]作(编、译)者.书名[M].版次(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专利[3]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论文集[4]论文作者姓名.题名[A].//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学位论文[5]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 王成彦,王含渊,江培海,尹飞,陈永强
    摘要:
    钴锰矿矿浆电解过程中,可以使物料中的大部分锰以MnO2的形态在阳极析出。控制适宜的溶液组成,不仅可以控制阳极MnO2的钴含量,保证有较高的阳极电流效率,而且可以得到高钴锰比的阴极液,降低后续钴溶液的除锰负担。
  • 张磊,蒋开喜,王海北
    摘要:
    以天然黄铜矿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电极电化学体系,对在硫酸介质中氯离子对黄铜矿的氧化浸出过程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的加入并不能改变溶液体系电位,但对解决硫包裹具有显著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黄铜矿浸出速度。试验过程中同时可看到H2S氧化峰,从而推断在黄铜矿氧化酸浸过程中释放出H2S。
  • 阳征会,龚竹青,马玉天,杨余芳,黄坚
    摘要:
    研究了硫铁矿精矿还原硫酸烧渣酸浸液及其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浸出液中Fe^3+浓度为1.1mol/L时,在液固比为3:2、90℃、搅拌速度500r/min的条件下,反应3h,酸浸液中的Fe^3+的还原率达到96.5%,其反应级数为1.66,表观活化能为60.26kJ/mol。
  • 秦毅红,齐申
    摘要:
    针对现有废旧锂电池回收钴金属工艺中铝钴分离的问题,采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分离法,使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钴酸锂从铝箔上溶解下来,直接分离钴酸锂和铝箔,铝箔经清洗后直接回收,所用的有机溶剂通过蒸馏方式脱除粘结剂,实现循环使用。该工艺简化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处理工艺流程,有效地回收钴与铝。
  • 摘要:
  • 汪胜东,蒋训雄,蒋开喜,范艳青
    摘要:
    富钴结壳活化硫酸浸出液经过中和除铁、硫化沉淀后得到的渣采用加压浸出工艺处理,考察了温度、压力、酸度、液固比等因素对加压浸出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加压浸出条件,此时镍、钴的提出率大于99.8%,铜的浸出率大于98%,加压浸出得到的镍、钴、铜混合溶液可进一步萃取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溶液。
  • 陈庆根,曾青云
    摘要:
    研究了不同种树脂、树脂的高度、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流速对铜矿浸出渗透液的吸附能力。同时考查了解吸剂的浓度,以及解吸剂的流速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16*24树脂回收铜是可行的。
  • 陈长顺,王庭凤,焦芸芬
    摘要:
    通过实施加强铜火法精炼生产过程控制和强化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阳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并趋于稳定。
  • 余峰涛,陈跃,尹中林
    摘要:
    重点探讨了在添加絮凝剂的情况下,稀释矿浆温度、浓度及固含,预脱硅时间和絮凝剂添加量对赤泥沉降分离过程的影响。稀释矿浆温度越高,稀释矿浆固含越低,矿浆浓度越低,赤泥沉降速度越快。
  • 刘爱生
    摘要:
    电解槽换极针振是换极作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现象,为防范电解槽换极针振,着重从规范换极操作以提高换极质量,同时,注重工艺技术条件的合理保持来解决这一问题。
  • 刘金平,杨雪春,徐河,谢水生
    摘要:
    基于实验室模型,利用Defornl-3D软件传热模块,对皮江法炼镁煅烧工序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得到了整个煅烧过程白云石的温度分布以及煅烧温度随煅烧时间变化的曲线。
  • 俞小花,谢刚
    摘要:
    主要列举了从铅冶炼和锌湿法冶炼过程的副产品中回收铟的常用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目前国内生产铟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浸出一萃取—置换工艺回收铅、锌冶炼副产品中的金属铟。
  • 李俊红
    摘要:
    介绍了银渣综合回收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所采用的工艺简单,综合回收能力强,金属回收率高,分别为:铜91%、铋91%、银99%。
  • 赵文军,孙耀宁,夏天东,刘天佐
    摘要:
    采用放热感应熔炼工艺,用Ni,Al和Fe合成NiAl-Fe。借助XRD进行相分析,对不同Fe含量的合金进行室温塑性、压缩性能和硬度测试;利用SEM对试样断口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采用放热感应熔炼法可以制备铸态NiAl-Fe,向NiAl中添加大量Fe元素引入塑性的第二相,使得合金的室温塑性、压缩性能、硬度等得到提高。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
  • 王艳蕊,刘平,刘勇,李伟,康布熙
    摘要:
    研究了微量稀土钇对Cu-Cr-Zr合金时效后导电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0.41Cr-0.10Zr合金在950℃固溶1h后,在480℃时效2h能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和导电率;时效前冷变形可加快第二相的析出,使其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固溶后经60%变形后于480℃时效1h其显微硬度和导电率分别高达154.3HV和81.5%IACS,而固溶后直接时效时仅为110.2HV和65.2%IACS。微量稀土元素Y的加入,使Cu-0.39Cr-0.1lZr-0.041Y合金的显微硬度较Cu-0.41Cr-0.10Zr合金高9HV,而导电率略有降低。
  • 周新木,赵光好,谈宏宇,徐招弟,李炳伟
    摘要:
    以八水氯氧化锆和草酸钠为原料,固相反应合成出前驱体二水草酸氧锆,前驱体在600℃分解5h。得到氧化锆粉体。结果表明,产物为粒度分布均匀、纯度高、单斜相和四方相共存的纳米氧化锆粉体,其一次颗粒尺寸在15nm左右。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86-10-63299752/63299758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2/63299758

传真:010-63299744

QQ:XXXXXXX

Email:ysyl@bgrimm.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