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周敏,闵小波,柴立元,王云燕,舒余德,王娜
摘要:
应用有关热力学数据,对Ni-NH3-H2O系的水解平衡进行了理论计算,绘制了在不同总氨浓度下的Ni-NH3-H2O系热力学loga-pH状态图.loga-pH状态图揭示了氨浓度及pH对Ni(OH)2溶解度影响的热力学规律,随着氨浓度的增加,Ni(OH)2溶解度增加.研究结果为中和水解法处理镍氨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卢治斌,尹周澜,陈启元
摘要:
通过机械活化的方法制备了黄铁矿粉末,以黄铁矿粉末微电极为工作电极,无水乙醇为电解液,加入适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作为离子导体,采用循环伏安法比较研究了机械活化黄铁矿粉末与未机械活化黄铁矿粉末在无水乙醇中的电化学行为.根据Nernst方程,对黄铁矿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进行了讨论;通过数值分析法解Fick第二定律,得出循环伏安曲线峰电流、峰电势、半峰电势等参数的关系,对黄铁矿电极在有机电解液中的液相传质过程进行了论证.
陈肖虎,刘义敏
摘要:
以粗钛和自制的卤化剂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得高纯钛.结合热力学和晶体形核一长大理论对CVD高纯钛的反应热力学和成核热力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热力学分析结果,重点归纳了温度对CVD高纯钛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实验对分析结果作出优化,得出了CVD法生产高纯钛的最佳温度控制条件:碘化源区温度应控制在750~850 K,沉积区温度应控制在1 350~1 450 K.
李云,王云,袁朝新,孙留根
摘要:
采用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预处理低硫金精矿与低硫铜精矿,再进行氰化提金或酸浸提铜.结果表明,对含铜含砷低硫金精矿,铜的浸出率达89%,金的浸出率达93%,对低硫铜精矿,焙烧温度为580630℃,铜的酸浸出率能达98%以上,焙砂固硫率达80%以上.
王玉芳,赵磊,张磊,张邦胜
摘要:
就硫酸、氧化钙、木素磺酸盐、铜铁离子等多种添加剂对钼精矿酸性加压氧化浸出工艺中钼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氧化钙不利于钼的转化,钼以钼酸钙的形式进入渣中,较难被浸出;木素磺酸盐、硫酸、铜铁离子等对钼转化率影响较小,在加压氧化过程中不建议进行添加;新型添加剂可有效提高钼的转化率,且可有效提高矿浆的流动性,降低矿浆黏度,有利于实现过程的连续化生产.
刘姣,丘泰,杨建,冯永宝
摘要:
采用非均匀成核和化学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MgFe2O4铁氧体改性羰基铁(Carbonyl Iron,CI)复合粒子.用XRD和SEM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改性前后粒子在2~18GHz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非均匀成核和化学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制备MgFe2O4包覆CI复合粒子;改性粒子的复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实部较CI降低;介电常数虚部在频率为6~11.5GHz时大于CI,并在9 GHz左右有一个电损耗谱峰,改性粒子在-10 dB处频宽大于CI,最大吸收峰位置较CI向高频迁移,吸收层厚度为1.5 mm时,改性粒子的吸收峰值为-17.8241 dB,-10 dB的频宽为5.52 GHz,较改性前CI粒子,有效地改善了单一CI作为吸波剂的吸波性能.
卢伟红,尹周澜,毛英,卢治斌,陈启元
摘要:
以Mn(NO3)2、La(NO3)3·6H:O和Zn(NO3)2·6H2O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单-钙钛矿结构La0.8 Zn0.2 MnO3(LZMO).对合成后的LZMO凝胶进行自蔓延燃烧.XRD分析表明,高于873K煅烧后得到的LZMO,粉体形成了钙钛矿结构且没其他杂相.在673~973 K条件下,空气气氛中,用两端阻塞的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由1 073 K煅烧所得的钙钛矿材料LZMO离子导电性能,表明了该材料在中高温条件下已经具有了非常好的离子导电性能,673~973 K固体电解质的导电率为1.3×10-3~7.4×10-2 Ω-1·m-1.应用Arrhenius公式对离子导电的活化能进行计算,求得离子导电活化能为70.17 kJ/mol.
朱维东,程占保,苏向东,田博,王义厢,江林涛,王彤
摘要:
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电流密度下阴极电沉积法制得的Ti-O膜改性膜的表面形貌及耐腐蚀性能.得出在电流密度5 mA/cm2下阴极沉积得到的Ti-O膜非常均匀致密,有较小的裂纹;但电流密度为20mA/cm2下沉积的试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和较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张有新,赵中伟,陈爱良,霍广生
摘要:
介绍了旋转闪蒸干燥机的基本原理及干燥特点,通过在超细镍钴合金粉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代替目前传统干燥方法,对改善超细镍钴合金粉的分散性、提高金属直收率、提高粉末的成粉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都有显著的作用.
冀国娟,牛济泰,崔颖,杨晓剑
摘要:
接头组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在SiCp/101A1基复合材料TIG焊焊接过程中,填充材料Ti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颗粒SiC反应生成了性能更好、颗粒度更小、分布更弥散的TiC颗粒.
李桃英,陈松,苏兰伍
摘要:
研究了Co3O4煅烧过程中阴离子的作用行为.通过对钴沉淀物的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研究表明:钴沉淀物中所含阴离子在煅烧过程中呈现出分解、自氧化效应和空间效应,在尖晶石型Co3O4形成过程中起到提供氧源和空间阻隔的作用,对Co3O4的生成温度、粒度、孔隙率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杨艳波,蔡刚毅,陈宇,吕广庶
摘要:
对高强铝合金进行了化学镀镍,观察了镀层形貌,对镀后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以及耐热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镀层胞状形貌明显,结构致密均匀,孔隙少,镀层光亮,结合力好.400℃以下化学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0℃处理后,镀层与基体的界面元素扩散现象明显.镀层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保护铝基体的作用,尤其在瞬时高温的条件下镀层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张秋利,程艳坤,周军
摘要:
采用聚氨脂泡沫为基体,经预处理、化学镀、电沉积制备了均匀分布三维网状孔结构的高空隙率多层泡沫金属铜/镍.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泡沫的形貌,并测定了多层泡沫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E—mail信箱。
-
摘要:
-
摘要:
本刊已于1997年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加入“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作者稿酬已于本刊印刷版一次付清。不同意文章上网者,请在来稿上附带声明,以便本刊做适当处理。
张有新,赵中伟,陈爱良,霍广生
摘要:
介绍了旋转闪蒸干燥机的基本原理及干燥特点,通过在超细镍钴合金粉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代替目前传统干燥方法,对改善超细镍钴合金粉的分散性、提高金属直收率、提高粉末的成粉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都有显著的作用。
冀国娟,牛济泰,崔颖,杨晓剑
摘要:
接头组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在SiCp/101Al基复合材料TIG焊焊接过程中,填充材料Ti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颗粒SiC反应生成了性能更好、颗粒度更小、分布更弥散的TiC颗粒。
本期目录
周敏,闵小波,柴立元,王云燕,舒余德,王娜
摘要:
应用有关热力学数据,对Ni-NH3-H2O系的水解平衡进行了理论计算,绘制了在不同总氨浓度下的Ni-NH3-H2O系热力学loga-pH状态图.loga-pH状态图揭示了氨浓度及pH对Ni(OH)2溶解度影响的热力学规律,随着氨浓度的增加,Ni(OH)2溶解度增加.研究结果为中和水解法处理镍氨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卢治斌,尹周澜,陈启元
摘要:
通过机械活化的方法制备了黄铁矿粉末,以黄铁矿粉末微电极为工作电极,无水乙醇为电解液,加入适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作为离子导体,采用循环伏安法比较研究了机械活化黄铁矿粉末与未机械活化黄铁矿粉末在无水乙醇中的电化学行为.根据Nernst方程,对黄铁矿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进行了讨论;通过数值分析法解Fick第二定律,得出循环伏安曲线峰电流、峰电势、半峰电势等参数的关系,对黄铁矿电极在有机电解液中的液相传质过程进行了论证.
陈肖虎,刘义敏
摘要:
以粗钛和自制的卤化剂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得高纯钛.结合热力学和晶体形核一长大理论对CVD高纯钛的反应热力学和成核热力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热力学分析结果,重点归纳了温度对CVD高纯钛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实验对分析结果作出优化,得出了CVD法生产高纯钛的最佳温度控制条件:碘化源区温度应控制在750~850 K,沉积区温度应控制在1 350~1 450 K.
李云,王云,袁朝新,孙留根
摘要:
采用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预处理低硫金精矿与低硫铜精矿,再进行氰化提金或酸浸提铜.结果表明,对含铜含砷低硫金精矿,铜的浸出率达89%,金的浸出率达93%,对低硫铜精矿,焙烧温度为580630℃,铜的酸浸出率能达98%以上,焙砂固硫率达80%以上.
王玉芳,赵磊,张磊,张邦胜
摘要:
就硫酸、氧化钙、木素磺酸盐、铜铁离子等多种添加剂对钼精矿酸性加压氧化浸出工艺中钼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氧化钙不利于钼的转化,钼以钼酸钙的形式进入渣中,较难被浸出;木素磺酸盐、硫酸、铜铁离子等对钼转化率影响较小,在加压氧化过程中不建议进行添加;新型添加剂可有效提高钼的转化率,且可有效提高矿浆的流动性,降低矿浆黏度,有利于实现过程的连续化生产.
刘姣,丘泰,杨建,冯永宝
摘要:
采用非均匀成核和化学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MgFe2O4铁氧体改性羰基铁(Carbonyl Iron,CI)复合粒子.用XRD和SEM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改性前后粒子在2~18GHz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非均匀成核和化学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制备MgFe2O4包覆CI复合粒子;改性粒子的复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实部较CI降低;介电常数虚部在频率为6~11.5GHz时大于CI,并在9 GHz左右有一个电损耗谱峰,改性粒子在-10 dB处频宽大于CI,最大吸收峰位置较CI向高频迁移,吸收层厚度为1.5 mm时,改性粒子的吸收峰值为-17.8241 dB,-10 dB的频宽为5.52 GHz,较改性前CI粒子,有效地改善了单一CI作为吸波剂的吸波性能.
卢伟红,尹周澜,毛英,卢治斌,陈启元
摘要:
以Mn(NO3)2、La(NO3)3·6H:O和Zn(NO3)2·6H2O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单-钙钛矿结构La0.8 Zn0.2 MnO3(LZMO).对合成后的LZMO凝胶进行自蔓延燃烧.XRD分析表明,高于873K煅烧后得到的LZMO,粉体形成了钙钛矿结构且没其他杂相.在673~973 K条件下,空气气氛中,用两端阻塞的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由1 073 K煅烧所得的钙钛矿材料LZMO离子导电性能,表明了该材料在中高温条件下已经具有了非常好的离子导电性能,673~973 K固体电解质的导电率为1.3×10-3~7.4×10-2 Ω-1·m-1.应用Arrhenius公式对离子导电的活化能进行计算,求得离子导电活化能为70.17 kJ/mol.
朱维东,程占保,苏向东,田博,王义厢,江林涛,王彤
摘要:
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电流密度下阴极电沉积法制得的Ti-O膜改性膜的表面形貌及耐腐蚀性能.得出在电流密度5 mA/cm2下阴极沉积得到的Ti-O膜非常均匀致密,有较小的裂纹;但电流密度为20mA/cm2下沉积的试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和较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张有新,赵中伟,陈爱良,霍广生
摘要:
介绍了旋转闪蒸干燥机的基本原理及干燥特点,通过在超细镍钴合金粉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代替目前传统干燥方法,对改善超细镍钴合金粉的分散性、提高金属直收率、提高粉末的成粉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都有显著的作用.
冀国娟,牛济泰,崔颖,杨晓剑
摘要:
接头组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在SiCp/101A1基复合材料TIG焊焊接过程中,填充材料Ti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颗粒SiC反应生成了性能更好、颗粒度更小、分布更弥散的TiC颗粒.
李桃英,陈松,苏兰伍
摘要:
研究了Co3O4煅烧过程中阴离子的作用行为.通过对钴沉淀物的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研究表明:钴沉淀物中所含阴离子在煅烧过程中呈现出分解、自氧化效应和空间效应,在尖晶石型Co3O4形成过程中起到提供氧源和空间阻隔的作用,对Co3O4的生成温度、粒度、孔隙率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杨艳波,蔡刚毅,陈宇,吕广庶
摘要:
对高强铝合金进行了化学镀镍,观察了镀层形貌,对镀后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以及耐热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镀层胞状形貌明显,结构致密均匀,孔隙少,镀层光亮,结合力好.400℃以下化学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0℃处理后,镀层与基体的界面元素扩散现象明显.镀层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保护铝基体的作用,尤其在瞬时高温的条件下镀层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张秋利,程艳坤,周军
摘要:
采用聚氨脂泡沫为基体,经预处理、化学镀、电沉积制备了均匀分布三维网状孔结构的高空隙率多层泡沫金属铜/镍.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泡沫的形貌,并测定了多层泡沫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E—mail信箱。
-
摘要:
-
摘要:
本刊已于1997年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加入“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作者稿酬已于本刊印刷版一次付清。不同意文章上网者,请在来稿上附带声明,以便本刊做适当处理。
张有新,赵中伟,陈爱良,霍广生
摘要:
介绍了旋转闪蒸干燥机的基本原理及干燥特点,通过在超细镍钴合金粉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代替目前传统干燥方法,对改善超细镍钴合金粉的分散性、提高金属直收率、提高粉末的成粉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都有显著的作用。
冀国娟,牛济泰,崔颖,杨晓剑
摘要:
接头组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在SiCp/101Al基复合材料TIG焊焊接过程中,填充材料Ti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颗粒SiC反应生成了性能更好、颗粒度更小、分布更弥散的TiC颗粒。
本期目录
周敏,闵小波,柴立元,王云燕,舒余德,王娜
摘要:
应用有关热力学数据,对Ni-NH3-H2O系的水解平衡进行了理论计算,绘制了在不同总氨浓度下的Ni-NH3-H2O系热力学loga-pH状态图.loga-pH状态图揭示了氨浓度及pH对Ni(OH)2溶解度影响的热力学规律,随着氨浓度的增加,Ni(OH)2溶解度增加.研究结果为中和水解法处理镍氨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卢治斌,尹周澜,陈启元
摘要:
通过机械活化的方法制备了黄铁矿粉末,以黄铁矿粉末微电极为工作电极,无水乙醇为电解液,加入适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作为离子导体,采用循环伏安法比较研究了机械活化黄铁矿粉末与未机械活化黄铁矿粉末在无水乙醇中的电化学行为.根据Nernst方程,对黄铁矿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进行了讨论;通过数值分析法解Fick第二定律,得出循环伏安曲线峰电流、峰电势、半峰电势等参数的关系,对黄铁矿电极在有机电解液中的液相传质过程进行了论证.
陈肖虎,刘义敏
摘要:
以粗钛和自制的卤化剂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得高纯钛.结合热力学和晶体形核一长大理论对CVD高纯钛的反应热力学和成核热力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热力学分析结果,重点归纳了温度对CVD高纯钛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实验对分析结果作出优化,得出了CVD法生产高纯钛的最佳温度控制条件:碘化源区温度应控制在750~850 K,沉积区温度应控制在1 350~1 450 K.
李云,王云,袁朝新,孙留根
摘要:
采用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预处理低硫金精矿与低硫铜精矿,再进行氰化提金或酸浸提铜.结果表明,对含铜含砷低硫金精矿,铜的浸出率达89%,金的浸出率达93%,对低硫铜精矿,焙烧温度为580630℃,铜的酸浸出率能达98%以上,焙砂固硫率达80%以上.
王玉芳,赵磊,张磊,张邦胜
摘要:
就硫酸、氧化钙、木素磺酸盐、铜铁离子等多种添加剂对钼精矿酸性加压氧化浸出工艺中钼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氧化钙不利于钼的转化,钼以钼酸钙的形式进入渣中,较难被浸出;木素磺酸盐、硫酸、铜铁离子等对钼转化率影响较小,在加压氧化过程中不建议进行添加;新型添加剂可有效提高钼的转化率,且可有效提高矿浆的流动性,降低矿浆黏度,有利于实现过程的连续化生产.
刘姣,丘泰,杨建,冯永宝
摘要:
采用非均匀成核和化学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MgFe2O4铁氧体改性羰基铁(Carbonyl Iron,CI)复合粒子.用XRD和SEM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改性前后粒子在2~18GHz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非均匀成核和化学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制备MgFe2O4包覆CI复合粒子;改性粒子的复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实部较CI降低;介电常数虚部在频率为6~11.5GHz时大于CI,并在9 GHz左右有一个电损耗谱峰,改性粒子在-10 dB处频宽大于CI,最大吸收峰位置较CI向高频迁移,吸收层厚度为1.5 mm时,改性粒子的吸收峰值为-17.8241 dB,-10 dB的频宽为5.52 GHz,较改性前CI粒子,有效地改善了单一CI作为吸波剂的吸波性能.
卢伟红,尹周澜,毛英,卢治斌,陈启元
摘要:
以Mn(NO3)2、La(NO3)3·6H:O和Zn(NO3)2·6H2O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单-钙钛矿结构La0.8 Zn0.2 MnO3(LZMO).对合成后的LZMO凝胶进行自蔓延燃烧.XRD分析表明,高于873K煅烧后得到的LZMO,粉体形成了钙钛矿结构且没其他杂相.在673~973 K条件下,空气气氛中,用两端阻塞的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由1 073 K煅烧所得的钙钛矿材料LZMO离子导电性能,表明了该材料在中高温条件下已经具有了非常好的离子导电性能,673~973 K固体电解质的导电率为1.3×10-3~7.4×10-2 Ω-1·m-1.应用Arrhenius公式对离子导电的活化能进行计算,求得离子导电活化能为70.17 kJ/mol.
朱维东,程占保,苏向东,田博,王义厢,江林涛,王彤
摘要:
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电流密度下阴极电沉积法制得的Ti-O膜改性膜的表面形貌及耐腐蚀性能.得出在电流密度5 mA/cm2下阴极沉积得到的Ti-O膜非常均匀致密,有较小的裂纹;但电流密度为20mA/cm2下沉积的试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和较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张有新,赵中伟,陈爱良,霍广生
摘要:
介绍了旋转闪蒸干燥机的基本原理及干燥特点,通过在超细镍钴合金粉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代替目前传统干燥方法,对改善超细镍钴合金粉的分散性、提高金属直收率、提高粉末的成粉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都有显著的作用.
冀国娟,牛济泰,崔颖,杨晓剑
摘要:
接头组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在SiCp/101A1基复合材料TIG焊焊接过程中,填充材料Ti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颗粒SiC反应生成了性能更好、颗粒度更小、分布更弥散的TiC颗粒.
李桃英,陈松,苏兰伍
摘要:
研究了Co3O4煅烧过程中阴离子的作用行为.通过对钴沉淀物的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研究表明:钴沉淀物中所含阴离子在煅烧过程中呈现出分解、自氧化效应和空间效应,在尖晶石型Co3O4形成过程中起到提供氧源和空间阻隔的作用,对Co3O4的生成温度、粒度、孔隙率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杨艳波,蔡刚毅,陈宇,吕广庶
摘要:
对高强铝合金进行了化学镀镍,观察了镀层形貌,对镀后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以及耐热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镀层胞状形貌明显,结构致密均匀,孔隙少,镀层光亮,结合力好.400℃以下化学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0℃处理后,镀层与基体的界面元素扩散现象明显.镀层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保护铝基体的作用,尤其在瞬时高温的条件下镀层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张秋利,程艳坤,周军
摘要:
采用聚氨脂泡沫为基体,经预处理、化学镀、电沉积制备了均匀分布三维网状孔结构的高空隙率多层泡沫金属铜/镍.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泡沫的形貌,并测定了多层泡沫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
-
摘要:
1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2作者文章必须有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3作者简介在稿件首页下,按以下顺序加注: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E—mail信箱。
-
摘要:
-
摘要:
本刊已于1997年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加入“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作者稿酬已于本刊印刷版一次付清。不同意文章上网者,请在来稿上附带声明,以便本刊做适当处理。
张有新,赵中伟,陈爱良,霍广生
摘要:
介绍了旋转闪蒸干燥机的基本原理及干燥特点,通过在超细镍钴合金粉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代替目前传统干燥方法,对改善超细镍钴合金粉的分散性、提高金属直收率、提高粉末的成粉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都有显著的作用。
冀国娟,牛济泰,崔颖,杨晓剑
摘要:
接头组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在SiCp/101Al基复合材料TIG焊焊接过程中,填充材料Ti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颗粒SiC反应生成了性能更好、颗粒度更小、分布更弥散的TiC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