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5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重有色金属
  • 郭培民,赵沛,庞建明
    摘要:
    分析了高炉冶炼红土矿生产镍铁合金关键技术。我国成功解决了高炉冶炼红土矿工艺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经可以在600 m3的高炉上冶炼红土矿。用高炉冶炼红土矿生产镍铁合金工艺的单位能耗低于现代高炉炼铁工艺,是多种有价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工艺,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
  • 林艳,谢刚,杨大锦
    摘要:
    采用恒电流阶跃法及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阴极还原机理。电势~时间暂态曲线出现二步反应特征,表明Sb3+还原分两步进行。由恒电流阶跃曲线中iτ1/2~i关系可知Sb3+阴极还原存在前置化学转化。Sb3+阴极还原的交流阻抗测定结果进一步验证Sb3+还原是存在化学前置转化步骤的二步反应,且电活性中间产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吸附反应对两步电子转移步骤的影响不同。
  • 张荣良,史宝良,史爱波,鞠洪博,姜大伟,王伟,颜平
    摘要:
    以含锑烟尘为原料,采用HCl浸出—锑粉还原—Na2CO3中和—氨水添加EDTA水解工艺回收立方晶型Sb2O3产品。对回收工艺过程和条件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HCl摩尔浓度、浸出液固比对Sb浸出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SbCl3与EDTA摩尔比对产品Sb2O3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Sb的浸出率为98.50%, Sb的回收率为90.35%,产品为纯的立方晶型Sb2O3。
  • 易操,朱荣,李智峥,乔保东
    摘要:
    基于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冷态试验相关参数,利用CFX数值模拟软件对冷态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随着焦炭粒度的增加,熔体穿透速度逐渐增加;随着熔体黏度的增加,穿透速度逐渐减小。CFX数值模拟的熔体穿透速度与实测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应用于液态铅渣直接还原试验的可信性。
  • 轻有色金属
  • 马绍良,许敏,林玉胜,胡海洋
    摘要:
    采用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电解二氧化硅生产铝硅合金母液,探讨了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与优化,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最佳工艺条件为冰晶石分子比2.45,Al2O3与Si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2.5%和0.1%~0.5%,电解温度960 ℃。为铝电解槽电解金属氧化物生产铝基合金提供参考。
  • 王晓燕,翟秀静,张廷安,符岩,郑双
    摘要:
    在H2SO4电解液中对高纯铝箔进行阳极氧化,考察分析了电解液浓度对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硫酸电解液浓度的增加,纳米孔孔径逐渐增大,孔密度降低,孔的有序性先提高后降低;采用23 V直流电压进行阳极氧化,电解液浓度为0.6~1.0 mol/L时制得的氧化铝膜孔径均匀性及有序度均较好,尤其以0.8 mol/L H2SO4最佳;阳极氧化铝膜的厚度随电解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电解液浓度过高易于将铝箔快速击穿。
  • 稀贵金属
  • 刘中兴,张桢,伍永福,洪昌勇,刘宇慧,张惠,王亮亮
    摘要:
    钕氧化物电解槽内金属钕在阴极表面生成后在电解质中的下沉过程属于典型的两相流动。以3 kA钕电解槽为实物原型,建立了二维非稳态液—液两相流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时间的流场分布和钕液浓度分布图,并对得到结果进行了分析。
  • 杨绍文,曹耀华,刘红召,高照国
    摘要:
    某低品位铅钼粗精矿中(含钼4.39%)钼主要以钼酸铅矿物形式存在,采用硫化钠浸出工艺提取氧化钼。在粒度-74 μm占83%、硫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5倍、液固比3∶1、浸出温度90~95 ℃、浸出时间1 h的条件下,钼浸出率85%,铅以硫化铅形式进入浸出渣,实现了钼铅的分离。
  • 材料与设备
  • 李小松,蔡安辉,周勇,曾纪杰
    摘要:
    研究了B对Al-7Si合金α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 对Al-7Si合金具有良好的细化效果;初生α相的形态与大小发生显著变化,树枝晶消失,转变为细小的柱状晶。当加入0. 036%B时,组织最理想:形态密实、尺寸细小而均匀,同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抗拉强度提高15%、延伸率提高68%、断面收缩率提高46%,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降低22%和9%,细化后Al-7Si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强韧性。
  • 王军,运新兵,李冰,樊志新,宋宝韫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纯铜连续挤压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纯铜在孔型轧制区和摩擦剪切区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镦粗区晶粒呈胞状结构,粘着区出现了剪切带,形成变形亚结构,直角弯曲区晶粒成纤维状,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扩展成形区晶粒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的再结晶晶粒。
  • 李军文,桃野 正,何丽娜
    摘要:
    以超声波探针顶上导入方式为例,讨论了金属熔体、超声波参数、探针和铸型等一系列因素对铝合金铸锭等轴晶占有率的影响,并对超声细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属超声铸锭的细化能力与自身的化学成分有关;随着超声波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等轴晶占有率提高,但是增加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超声波探针应置于液面对称中心的位置,且浸入较小深度为宜;对于不同体积的铸型,存在一个最佳的径高比。
  • 司乃潮,刘光磊,司松海,徐桂芳,李玉祥
    摘要: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载荷、不同磨损时间对两种成分(不同相变点)的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干滑动磨损试验。用TEM和XRD对磨损表面和合金相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时效处理的合金耐磨性能优于分级淬火处理的合金,合金相变温度对磨损性能的影响受摩擦副温度与载荷的制约,随载荷增加合金塑性变形增大,使合金表面层破坏而失重,外应力越大,合金塑性变形越大,磨损失重也越大。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以及合金的晶粒细化能够明显提高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的耐磨性。
  • 李祥,李彦利,李德富,闫晓东,彭海健
    摘要:
    通过合理控制冷摆碾成形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形状尺寸满足要求、表面质量良好的钽合金薄壁回转体零件,研究了冷变形后钽合金的再结晶退火工艺,检测了退火后钽合金零件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分布,观察了径向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经过1 350 ℃×60 min真空退火,钽合金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50 μm左右,零件不同位置的组织均匀性较好,抗拉强度达到360 MPa,延伸率45.5%。
    重有色金属
  • 郭培民,赵沛,庞建明
    摘要:
    分析了高炉冶炼红土矿生产镍铁合金关键技术。我国成功解决了高炉冶炼红土矿工艺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经可以在600 m3的高炉上冶炼红土矿。用高炉冶炼红土矿生产镍铁合金工艺的单位能耗低于现代高炉炼铁工艺,是多种有价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工艺,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
  • 林艳,谢刚,杨大锦
    摘要:
    采用恒电流阶跃法及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阴极还原机理。电势~时间暂态曲线出现二步反应特征,表明Sb3+还原分两步进行。由恒电流阶跃曲线中iτ1/2~i关系可知Sb3+阴极还原存在前置化学转化。Sb3+阴极还原的交流阻抗测定结果进一步验证Sb3+还原是存在化学前置转化步骤的二步反应,且电活性中间产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吸附反应对两步电子转移步骤的影响不同。
  • 张荣良,史宝良,史爱波,鞠洪博,姜大伟,王伟,颜平
    摘要:
    以含锑烟尘为原料,采用HCl浸出—锑粉还原—Na2CO3中和—氨水添加EDTA水解工艺回收立方晶型Sb2O3产品。对回收工艺过程和条件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HCl摩尔浓度、浸出液固比对Sb浸出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SbCl3与EDTA摩尔比对产品Sb2O3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Sb的浸出率为98.50%, Sb的回收率为90.35%,产品为纯的立方晶型Sb2O3。
  • 易操,朱荣,李智峥,乔保东
    摘要:
    基于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冷态试验相关参数,利用CFX数值模拟软件对冷态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随着焦炭粒度的增加,熔体穿透速度逐渐增加;随着熔体黏度的增加,穿透速度逐渐减小。CFX数值模拟的熔体穿透速度与实测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应用于液态铅渣直接还原试验的可信性。
  • 轻有色金属
  • 马绍良,许敏,林玉胜,胡海洋
    摘要:
    采用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电解二氧化硅生产铝硅合金母液,探讨了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与优化,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最佳工艺条件为冰晶石分子比2.45,Al2O3与Si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2.5%和0.1%~0.5%,电解温度960 ℃。为铝电解槽电解金属氧化物生产铝基合金提供参考。
  • 王晓燕,翟秀静,张廷安,符岩,郑双
    摘要:
    在H2SO4电解液中对高纯铝箔进行阳极氧化,考察分析了电解液浓度对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硫酸电解液浓度的增加,纳米孔孔径逐渐增大,孔密度降低,孔的有序性先提高后降低;采用23 V直流电压进行阳极氧化,电解液浓度为0.6~1.0 mol/L时制得的氧化铝膜孔径均匀性及有序度均较好,尤其以0.8 mol/L H2SO4最佳;阳极氧化铝膜的厚度随电解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电解液浓度过高易于将铝箔快速击穿。
  • 稀贵金属
  • 刘中兴,张桢,伍永福,洪昌勇,刘宇慧,张惠,王亮亮
    摘要:
    钕氧化物电解槽内金属钕在阴极表面生成后在电解质中的下沉过程属于典型的两相流动。以3 kA钕电解槽为实物原型,建立了二维非稳态液—液两相流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时间的流场分布和钕液浓度分布图,并对得到结果进行了分析。
  • 杨绍文,曹耀华,刘红召,高照国
    摘要:
    某低品位铅钼粗精矿中(含钼4.39%)钼主要以钼酸铅矿物形式存在,采用硫化钠浸出工艺提取氧化钼。在粒度-74 μm占83%、硫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5倍、液固比3∶1、浸出温度90~95 ℃、浸出时间1 h的条件下,钼浸出率85%,铅以硫化铅形式进入浸出渣,实现了钼铅的分离。
  • 材料与设备
  • 李小松,蔡安辉,周勇,曾纪杰
    摘要:
    研究了B对Al-7Si合金α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 对Al-7Si合金具有良好的细化效果;初生α相的形态与大小发生显著变化,树枝晶消失,转变为细小的柱状晶。当加入0. 036%B时,组织最理想:形态密实、尺寸细小而均匀,同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抗拉强度提高15%、延伸率提高68%、断面收缩率提高46%,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降低22%和9%,细化后Al-7Si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强韧性。
  • 王军,运新兵,李冰,樊志新,宋宝韫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纯铜连续挤压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纯铜在孔型轧制区和摩擦剪切区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镦粗区晶粒呈胞状结构,粘着区出现了剪切带,形成变形亚结构,直角弯曲区晶粒成纤维状,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扩展成形区晶粒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的再结晶晶粒。
  • 李军文,桃野 正,何丽娜
    摘要:
    以超声波探针顶上导入方式为例,讨论了金属熔体、超声波参数、探针和铸型等一系列因素对铝合金铸锭等轴晶占有率的影响,并对超声细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属超声铸锭的细化能力与自身的化学成分有关;随着超声波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等轴晶占有率提高,但是增加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超声波探针应置于液面对称中心的位置,且浸入较小深度为宜;对于不同体积的铸型,存在一个最佳的径高比。
  • 司乃潮,刘光磊,司松海,徐桂芳,李玉祥
    摘要: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载荷、不同磨损时间对两种成分(不同相变点)的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干滑动磨损试验。用TEM和XRD对磨损表面和合金相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时效处理的合金耐磨性能优于分级淬火处理的合金,合金相变温度对磨损性能的影响受摩擦副温度与载荷的制约,随载荷增加合金塑性变形增大,使合金表面层破坏而失重,外应力越大,合金塑性变形越大,磨损失重也越大。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以及合金的晶粒细化能够明显提高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的耐磨性。
  • 李祥,李彦利,李德富,闫晓东,彭海健
    摘要:
    通过合理控制冷摆碾成形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形状尺寸满足要求、表面质量良好的钽合金薄壁回转体零件,研究了冷变形后钽合金的再结晶退火工艺,检测了退火后钽合金零件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分布,观察了径向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经过1 350 ℃×60 min真空退火,钽合金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50 μm左右,零件不同位置的组织均匀性较好,抗拉强度达到360 MPa,延伸率45.5%。
    重有色金属
  • 郭培民,赵沛,庞建明
    摘要:
    分析了高炉冶炼红土矿生产镍铁合金关键技术。我国成功解决了高炉冶炼红土矿工艺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经可以在600 m3的高炉上冶炼红土矿。用高炉冶炼红土矿生产镍铁合金工艺的单位能耗低于现代高炉炼铁工艺,是多种有价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工艺,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
  • 林艳,谢刚,杨大锦
    摘要:
    采用恒电流阶跃法及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阴极还原机理。电势~时间暂态曲线出现二步反应特征,表明Sb3+还原分两步进行。由恒电流阶跃曲线中iτ1/2~i关系可知Sb3+阴极还原存在前置化学转化。Sb3+阴极还原的交流阻抗测定结果进一步验证Sb3+还原是存在化学前置转化步骤的二步反应,且电活性中间产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吸附反应对两步电子转移步骤的影响不同。
  • 张荣良,史宝良,史爱波,鞠洪博,姜大伟,王伟,颜平
    摘要:
    以含锑烟尘为原料,采用HCl浸出—锑粉还原—Na2CO3中和—氨水添加EDTA水解工艺回收立方晶型Sb2O3产品。对回收工艺过程和条件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HCl摩尔浓度、浸出液固比对Sb浸出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SbCl3与EDTA摩尔比对产品Sb2O3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Sb的浸出率为98.50%, Sb的回收率为90.35%,产品为纯的立方晶型Sb2O3。
  • 易操,朱荣,李智峥,乔保东
    摘要:
    基于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冷态试验相关参数,利用CFX数值模拟软件对冷态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随着焦炭粒度的增加,熔体穿透速度逐渐增加;随着熔体黏度的增加,穿透速度逐渐减小。CFX数值模拟的熔体穿透速度与实测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应用于液态铅渣直接还原试验的可信性。
  • 轻有色金属
  • 马绍良,许敏,林玉胜,胡海洋
    摘要:
    采用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电解二氧化硅生产铝硅合金母液,探讨了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与优化,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最佳工艺条件为冰晶石分子比2.45,Al2O3与Si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2.5%和0.1%~0.5%,电解温度960 ℃。为铝电解槽电解金属氧化物生产铝基合金提供参考。
  • 王晓燕,翟秀静,张廷安,符岩,郑双
    摘要:
    在H2SO4电解液中对高纯铝箔进行阳极氧化,考察分析了电解液浓度对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硫酸电解液浓度的增加,纳米孔孔径逐渐增大,孔密度降低,孔的有序性先提高后降低;采用23 V直流电压进行阳极氧化,电解液浓度为0.6~1.0 mol/L时制得的氧化铝膜孔径均匀性及有序度均较好,尤其以0.8 mol/L H2SO4最佳;阳极氧化铝膜的厚度随电解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电解液浓度过高易于将铝箔快速击穿。
  • 稀贵金属
  • 刘中兴,张桢,伍永福,洪昌勇,刘宇慧,张惠,王亮亮
    摘要:
    钕氧化物电解槽内金属钕在阴极表面生成后在电解质中的下沉过程属于典型的两相流动。以3 kA钕电解槽为实物原型,建立了二维非稳态液—液两相流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时间的流场分布和钕液浓度分布图,并对得到结果进行了分析。
  • 杨绍文,曹耀华,刘红召,高照国
    摘要:
    某低品位铅钼粗精矿中(含钼4.39%)钼主要以钼酸铅矿物形式存在,采用硫化钠浸出工艺提取氧化钼。在粒度-74 μm占83%、硫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5倍、液固比3∶1、浸出温度90~95 ℃、浸出时间1 h的条件下,钼浸出率85%,铅以硫化铅形式进入浸出渣,实现了钼铅的分离。
  • 材料与设备
  • 李小松,蔡安辉,周勇,曾纪杰
    摘要:
    研究了B对Al-7Si合金α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 对Al-7Si合金具有良好的细化效果;初生α相的形态与大小发生显著变化,树枝晶消失,转变为细小的柱状晶。当加入0. 036%B时,组织最理想:形态密实、尺寸细小而均匀,同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抗拉强度提高15%、延伸率提高68%、断面收缩率提高46%,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降低22%和9%,细化后Al-7Si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强韧性。
  • 王军,运新兵,李冰,樊志新,宋宝韫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纯铜连续挤压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纯铜在孔型轧制区和摩擦剪切区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镦粗区晶粒呈胞状结构,粘着区出现了剪切带,形成变形亚结构,直角弯曲区晶粒成纤维状,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扩展成形区晶粒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的再结晶晶粒。
  • 李军文,桃野 正,何丽娜
    摘要:
    以超声波探针顶上导入方式为例,讨论了金属熔体、超声波参数、探针和铸型等一系列因素对铝合金铸锭等轴晶占有率的影响,并对超声细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属超声铸锭的细化能力与自身的化学成分有关;随着超声波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等轴晶占有率提高,但是增加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超声波探针应置于液面对称中心的位置,且浸入较小深度为宜;对于不同体积的铸型,存在一个最佳的径高比。
  • 司乃潮,刘光磊,司松海,徐桂芳,李玉祥
    摘要: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载荷、不同磨损时间对两种成分(不同相变点)的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干滑动磨损试验。用TEM和XRD对磨损表面和合金相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时效处理的合金耐磨性能优于分级淬火处理的合金,合金相变温度对磨损性能的影响受摩擦副温度与载荷的制约,随载荷增加合金塑性变形增大,使合金表面层破坏而失重,外应力越大,合金塑性变形越大,磨损失重也越大。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以及合金的晶粒细化能够明显提高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的耐磨性。
  • 李祥,李彦利,李德富,闫晓东,彭海健
    摘要:
    通过合理控制冷摆碾成形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形状尺寸满足要求、表面质量良好的钽合金薄壁回转体零件,研究了冷变形后钽合金的再结晶退火工艺,检测了退火后钽合金零件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分布,观察了径向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经过1 350 ℃×60 min真空退火,钽合金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50 μm左右,零件不同位置的组织均匀性较好,抗拉强度达到360 MPa,延伸率45.5%。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86-10-63299752/63299758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2/63299758

传真:010-63299744

QQ:XXXXXXX

Email:ysyl@bgrimm.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