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0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重有色金属
  • 何静,王涛,罗超,王小能,郭瑞,蓝明艳
    摘要:
    采用氢氧化铁吸附脱除硫酸盐溶液中的微量硅。结果表明,在下述优化条件下:反应温度60 ℃,终点pH=5.5,氧化剂双氧水用量2 mL,反应时间60 min,絮凝剂用量0.1g/L,溶液中锌、铁含量稳定,硅含量由10?10-6降至1?10-6左右。
  • 王平,郭晓娜,张亚莉
    摘要:
    锌湿法冶炼渣酸性浸出液中铁含量通常较高,分别以空气、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对氧化中和除铁的效果进行比较,并研究了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中pH和反应温度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是最佳的除铁方法,常温下pH 5以上除铁效果较好,除铁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且过滤性能较好。
  • 赵磊,刘大星
    摘要:
    采用萃取除铜,沉淀法联合除去铁、部分铅及砷,萃取法除钴,离子交换法深度除铅工艺处理高铜硫化镍阳极电解的阳极液。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短,原料适应性强,铜、镍、钴金属分离彻底,金属回收率高,可得到合格的镍阴极液。
  • 李 东,朱 云
    摘要:
    按1∶23的几何尺寸比例对生产用艾萨炉喷枪进行试验,得到渣层纵向高度、横向厚度变化以及进出水温度等数据,同时还对渣层稳态热传导过程进行了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渣层纵向高度h与喷枪外壁温度t的关系为:367.668t 1972828.44=exp(20.196918-45.798h)。按照该式计算的渣层最顶端处喷枪外壁温度为912 ℃,与实际测得的908 ℃相符合,证明了艾萨炉喷枪渣层的热平衡计算是正确和合理的。
  • 魏岱金,陈帅华
    摘要:
    多硫化物溶液除了含有S2-、S22-、S32-、S42-、S52-、HS-、H2S外,还存在S2O32-、HS2O3-、H2S2O3、S4O62-、S5O62-、S2O42-、HS2O4-、S3O62-等。通过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并参考硫化钠浸出镍电解液除铜渣试验结果,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了多硫化物溶液体系中各物质的分配平衡。
  • 轻有色金属
  • 张念炳,黎志英,乔晓静,丁彤
    摘要:
    通过对CaO-Al2O3、CaO-Al2O3-SiO2、CaO-SiO2、Al2O3-SiO2系的热力学分析,探讨铝土矿低钙石灰烧结过程中的热力学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范围内(1 200~1 400 ℃),生成CaO?Al2O3和2CaO?Al2O3?SiO2的反应能发生,Al2O3可与SiO2生成Al2O3?SiO2。
  • 李勇,刘升,王有来,秦卫中,张树东,李炜煜
    摘要:
    针对低电压运行电解槽能量收入减少的情况,在300 kA大型凸型阴极铝电解槽上开展了全保温型内衬配置应用试验。1 100天运行情况表明,配置全保温型内衬的电解槽的散热量明显降低,电能利用率得到提高。吨铝电耗大幅降低。
  • 稀贵金属
  • 杨幼明,邓声华,谢芳浩,蓝桥发,沈文明,黄振华
    摘要: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 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 mL,双氧水用量为20 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的含量分别降至11.47 mg/L、15.93 mg/L和150 mg/L。
  • 曹耀华,刘红召,高照国,杨绍文
    摘要:
    针对某氧化钼钨粗精矿高压碱浸后得到的浸出液钼钨含量均较高、钼钨分离困难的特点,确定了钼钨浸出液镁盐净化除杂、钼钨共沉淀、干燥、钼钨酸铵制备的工艺流程,主要考察了氯化铵用量、沉淀时间、pH、温度、溶液浓度对钼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获得的产品含Mo 47.57%、WO3 10.13%,杂质磷、砷分别为0.0027%、0.041%,产品符合生产钨钼合金的要求。
  • 李栋
    摘要:
    针对金银冶金过程中铂钯的分布特点,提出了采用黄药富集分离、氯钯酸铵—二氯二氨络亚钯联合沉淀、水合肼还原的方法从银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钯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所得海绵钯纯度大于99.95%,直收率大于97%。该工艺具有选择性分离钯效果好、过程无需赶硝、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 材料与设备
  • 刘莲云,马春红,黄凯,朱鸿民
    摘要:
    用均相钠还原得到的纳米氮化钽粉在1 350 ℃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粉末制成烧结体并进行阳极氧化过程。通过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粉末的物相结构和形貌,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压制密度对氮化钽粉末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1 350 ℃、热处理时间40 min、压制密度约4 g/cm时氮化钽阳极块体有较高的比容和较低的漏电流常数。
  • 杨吉春,聂亚丽,左立杰,赵丙新
    摘要:
    对SS400钢进行了添加稀土Ce-La合金的试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钢的晶粒度和夹杂物成分及形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SS400钢晶粒度提高了1~2级;加入0.05%的稀土Ce-La时,硅酸盐夹杂物近似椭圆形;加入量达到0.09%时,硫化物夹杂和硅酸盐夹杂均呈圆形。
  • 李庆林,兰晔峰,王强强,樊璐,任彦飞,高敦
    摘要:
    采用TiO2和KBF4粉体为反应物,适量Na3AlF6为覆盖剂,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2p/Al-18%Si复合材料,通过OM、SEM和EPMA对复合材料的相及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并测试了常温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生成的TiB2 颗粒尺寸小于1 μm,且大多数在Al-18%Si合金基体中均匀分布,粗大的α-Al枝晶和针状共晶Si组织得到细化;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摩擦磨损性能高于无TiB2颗粒的Al-18%Si合金。
  • 李梅,郝伟,柳召刚,胡艳宏,王觅堂
    摘要: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纳米CeO2 粉体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在有机材料中的分散性,以活化指数表征改性效果,并用IR、TG-DSC、TEM 和LPSA表征了改性纳米CeO2的效果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4%,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pH=7。SDS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吸附在纳米CeO2的表面,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经SDS改性过的纳米CeO2的分散性明显提高,粒度降低44%。
  • 卢红波
    摘要:
    采用HSC Chemistry 5.0热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了As2O3真空碳热还原制备粗金属砷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挥发过程、碳热还原过程及砷蒸汽冷凝过程。结果表明,常压下As2O3在773 K时以As4O6(g)双原子气态形式挥发,而在100 Pa下挥发只需473 K即可,与实际情况一致;As2O3(g)气体参与碳热还原过程的可能性较小,As2O3(s)粉末、As4O6(g)气体在100 Pa真空压力下参与碳热还原反应温度分别是473~810 K、873 K,该温度均低于常压碳热还原过程所需温度(893~1 203 K);砷蒸汽的冷凝过程是As4(g)蒸汽先凝结成液态砷后,再冷凝成固态粗金属砷。
  • 鲁志昂,汪洋洋,何世科,艾元方
    摘要:
    针对锌阴极片在工频感应电炉熔化中锌液氧化导致锌直收率降低的问题,对锌直收率和氧化率随炉膛气相空间氧气浓度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膛内气相空间填注氮气可提高锌直收率;在470~490 ℃,锌液上方气相空间填注氮气到含氧浓度降低至5%以下,锌直收率可提高到98.08%~98.21%,比常规不填充氮气锌熔铸的锌直收率高出1.15~2.15个百分点,且无需考虑NOx生成问题。
  • 解永旭,万庆峰,张晓,方张宏
    摘要:
    通过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研究钽丝内部的金属杂质铁对退火态钽丝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钽丝中低熔点金属的存在能导致退火态钽丝的表面熔化,确定了钽丝用钽粉中的铁含量的技术指标,并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降低了退火态钽丝表面熔化的程度。
  • 孔凡校,姚素娟
    摘要:
    研究微量稀土钇对AZ91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腐蚀性能的影响,考察钇在合金中所形成的稀土相组成和形貌。结果表明,钇在AZ91合金中生成Al4MgY相,可起非均质形核作用,减少二次枝晶间距,细化枝晶组织。加入钇后,合金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由严重的全面腐蚀向只有表面部分位置有轻微点蚀的均匀腐蚀转变。当钇加入量为1.25%时,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最好,分别为264.8 MPa和164.8 MPa。
    重有色金属
  • 何静,王涛,罗超,王小能,郭瑞,蓝明艳
    摘要:
    采用氢氧化铁吸附脱除硫酸盐溶液中的微量硅。结果表明,在下述优化条件下:反应温度60 ℃,终点pH=5.5,氧化剂双氧水用量2 mL,反应时间60 min,絮凝剂用量0.1g/L,溶液中锌、铁含量稳定,硅含量由10?10-6降至1?10-6左右。
  • 王平,郭晓娜,张亚莉
    摘要:
    锌湿法冶炼渣酸性浸出液中铁含量通常较高,分别以空气、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对氧化中和除铁的效果进行比较,并研究了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中pH和反应温度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是最佳的除铁方法,常温下pH 5以上除铁效果较好,除铁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且过滤性能较好。
  • 赵磊,刘大星
    摘要:
    采用萃取除铜,沉淀法联合除去铁、部分铅及砷,萃取法除钴,离子交换法深度除铅工艺处理高铜硫化镍阳极电解的阳极液。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短,原料适应性强,铜、镍、钴金属分离彻底,金属回收率高,可得到合格的镍阴极液。
  • 李 东,朱 云
    摘要:
    按1∶23的几何尺寸比例对生产用艾萨炉喷枪进行试验,得到渣层纵向高度、横向厚度变化以及进出水温度等数据,同时还对渣层稳态热传导过程进行了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渣层纵向高度h与喷枪外壁温度t的关系为:367.668t 1972828.44=exp(20.196918-45.798h)。按照该式计算的渣层最顶端处喷枪外壁温度为912 ℃,与实际测得的908 ℃相符合,证明了艾萨炉喷枪渣层的热平衡计算是正确和合理的。
  • 魏岱金,陈帅华
    摘要:
    多硫化物溶液除了含有S2-、S22-、S32-、S42-、S52-、HS-、H2S外,还存在S2O32-、HS2O3-、H2S2O3、S4O62-、S5O62-、S2O42-、HS2O4-、S3O62-等。通过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并参考硫化钠浸出镍电解液除铜渣试验结果,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了多硫化物溶液体系中各物质的分配平衡。
  • 轻有色金属
  • 张念炳,黎志英,乔晓静,丁彤
    摘要:
    通过对CaO-Al2O3、CaO-Al2O3-SiO2、CaO-SiO2、Al2O3-SiO2系的热力学分析,探讨铝土矿低钙石灰烧结过程中的热力学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范围内(1 200~1 400 ℃),生成CaO?Al2O3和2CaO?Al2O3?SiO2的反应能发生,Al2O3可与SiO2生成Al2O3?SiO2。
  • 李勇,刘升,王有来,秦卫中,张树东,李炜煜
    摘要:
    针对低电压运行电解槽能量收入减少的情况,在300 kA大型凸型阴极铝电解槽上开展了全保温型内衬配置应用试验。1 100天运行情况表明,配置全保温型内衬的电解槽的散热量明显降低,电能利用率得到提高。吨铝电耗大幅降低。
  • 稀贵金属
  • 杨幼明,邓声华,谢芳浩,蓝桥发,沈文明,黄振华
    摘要: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 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 mL,双氧水用量为20 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的含量分别降至11.47 mg/L、15.93 mg/L和150 mg/L。
  • 曹耀华,刘红召,高照国,杨绍文
    摘要:
    针对某氧化钼钨粗精矿高压碱浸后得到的浸出液钼钨含量均较高、钼钨分离困难的特点,确定了钼钨浸出液镁盐净化除杂、钼钨共沉淀、干燥、钼钨酸铵制备的工艺流程,主要考察了氯化铵用量、沉淀时间、pH、温度、溶液浓度对钼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获得的产品含Mo 47.57%、WO3 10.13%,杂质磷、砷分别为0.0027%、0.041%,产品符合生产钨钼合金的要求。
  • 李栋
    摘要:
    针对金银冶金过程中铂钯的分布特点,提出了采用黄药富集分离、氯钯酸铵—二氯二氨络亚钯联合沉淀、水合肼还原的方法从银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钯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所得海绵钯纯度大于99.95%,直收率大于97%。该工艺具有选择性分离钯效果好、过程无需赶硝、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 材料与设备
  • 刘莲云,马春红,黄凯,朱鸿民
    摘要:
    用均相钠还原得到的纳米氮化钽粉在1 350 ℃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粉末制成烧结体并进行阳极氧化过程。通过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粉末的物相结构和形貌,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压制密度对氮化钽粉末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1 350 ℃、热处理时间40 min、压制密度约4 g/cm时氮化钽阳极块体有较高的比容和较低的漏电流常数。
  • 杨吉春,聂亚丽,左立杰,赵丙新
    摘要:
    对SS400钢进行了添加稀土Ce-La合金的试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钢的晶粒度和夹杂物成分及形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SS400钢晶粒度提高了1~2级;加入0.05%的稀土Ce-La时,硅酸盐夹杂物近似椭圆形;加入量达到0.09%时,硫化物夹杂和硅酸盐夹杂均呈圆形。
  • 李庆林,兰晔峰,王强强,樊璐,任彦飞,高敦
    摘要:
    采用TiO2和KBF4粉体为反应物,适量Na3AlF6为覆盖剂,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2p/Al-18%Si复合材料,通过OM、SEM和EPMA对复合材料的相及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并测试了常温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生成的TiB2 颗粒尺寸小于1 μm,且大多数在Al-18%Si合金基体中均匀分布,粗大的α-Al枝晶和针状共晶Si组织得到细化;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摩擦磨损性能高于无TiB2颗粒的Al-18%Si合金。
  • 李梅,郝伟,柳召刚,胡艳宏,王觅堂
    摘要: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纳米CeO2 粉体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在有机材料中的分散性,以活化指数表征改性效果,并用IR、TG-DSC、TEM 和LPSA表征了改性纳米CeO2的效果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4%,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pH=7。SDS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吸附在纳米CeO2的表面,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经SDS改性过的纳米CeO2的分散性明显提高,粒度降低44%。
  • 卢红波
    摘要:
    采用HSC Chemistry 5.0热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了As2O3真空碳热还原制备粗金属砷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挥发过程、碳热还原过程及砷蒸汽冷凝过程。结果表明,常压下As2O3在773 K时以As4O6(g)双原子气态形式挥发,而在100 Pa下挥发只需473 K即可,与实际情况一致;As2O3(g)气体参与碳热还原过程的可能性较小,As2O3(s)粉末、As4O6(g)气体在100 Pa真空压力下参与碳热还原反应温度分别是473~810 K、873 K,该温度均低于常压碳热还原过程所需温度(893~1 203 K);砷蒸汽的冷凝过程是As4(g)蒸汽先凝结成液态砷后,再冷凝成固态粗金属砷。
  • 鲁志昂,汪洋洋,何世科,艾元方
    摘要:
    针对锌阴极片在工频感应电炉熔化中锌液氧化导致锌直收率降低的问题,对锌直收率和氧化率随炉膛气相空间氧气浓度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膛内气相空间填注氮气可提高锌直收率;在470~490 ℃,锌液上方气相空间填注氮气到含氧浓度降低至5%以下,锌直收率可提高到98.08%~98.21%,比常规不填充氮气锌熔铸的锌直收率高出1.15~2.15个百分点,且无需考虑NOx生成问题。
  • 解永旭,万庆峰,张晓,方张宏
    摘要:
    通过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研究钽丝内部的金属杂质铁对退火态钽丝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钽丝中低熔点金属的存在能导致退火态钽丝的表面熔化,确定了钽丝用钽粉中的铁含量的技术指标,并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降低了退火态钽丝表面熔化的程度。
  • 孔凡校,姚素娟
    摘要:
    研究微量稀土钇对AZ91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腐蚀性能的影响,考察钇在合金中所形成的稀土相组成和形貌。结果表明,钇在AZ91合金中生成Al4MgY相,可起非均质形核作用,减少二次枝晶间距,细化枝晶组织。加入钇后,合金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由严重的全面腐蚀向只有表面部分位置有轻微点蚀的均匀腐蚀转变。当钇加入量为1.25%时,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最好,分别为264.8 MPa和164.8 MPa。
    重有色金属
  • 何静,王涛,罗超,王小能,郭瑞,蓝明艳
    摘要:
    采用氢氧化铁吸附脱除硫酸盐溶液中的微量硅。结果表明,在下述优化条件下:反应温度60 ℃,终点pH=5.5,氧化剂双氧水用量2 mL,反应时间60 min,絮凝剂用量0.1g/L,溶液中锌、铁含量稳定,硅含量由10?10-6降至1?10-6左右。
  • 王平,郭晓娜,张亚莉
    摘要:
    锌湿法冶炼渣酸性浸出液中铁含量通常较高,分别以空气、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对氧化中和除铁的效果进行比较,并研究了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中pH和反应温度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是最佳的除铁方法,常温下pH 5以上除铁效果较好,除铁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且过滤性能较好。
  • 赵磊,刘大星
    摘要:
    采用萃取除铜,沉淀法联合除去铁、部分铅及砷,萃取法除钴,离子交换法深度除铅工艺处理高铜硫化镍阳极电解的阳极液。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短,原料适应性强,铜、镍、钴金属分离彻底,金属回收率高,可得到合格的镍阴极液。
  • 李 东,朱 云
    摘要:
    按1∶23的几何尺寸比例对生产用艾萨炉喷枪进行试验,得到渣层纵向高度、横向厚度变化以及进出水温度等数据,同时还对渣层稳态热传导过程进行了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渣层纵向高度h与喷枪外壁温度t的关系为:367.668t 1972828.44=exp(20.196918-45.798h)。按照该式计算的渣层最顶端处喷枪外壁温度为912 ℃,与实际测得的908 ℃相符合,证明了艾萨炉喷枪渣层的热平衡计算是正确和合理的。
  • 魏岱金,陈帅华
    摘要:
    多硫化物溶液除了含有S2-、S22-、S32-、S42-、S52-、HS-、H2S外,还存在S2O32-、HS2O3-、H2S2O3、S4O62-、S5O62-、S2O42-、HS2O4-、S3O62-等。通过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并参考硫化钠浸出镍电解液除铜渣试验结果,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了多硫化物溶液体系中各物质的分配平衡。
  • 轻有色金属
  • 张念炳,黎志英,乔晓静,丁彤
    摘要:
    通过对CaO-Al2O3、CaO-Al2O3-SiO2、CaO-SiO2、Al2O3-SiO2系的热力学分析,探讨铝土矿低钙石灰烧结过程中的热力学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范围内(1 200~1 400 ℃),生成CaO?Al2O3和2CaO?Al2O3?SiO2的反应能发生,Al2O3可与SiO2生成Al2O3?SiO2。
  • 李勇,刘升,王有来,秦卫中,张树东,李炜煜
    摘要:
    针对低电压运行电解槽能量收入减少的情况,在300 kA大型凸型阴极铝电解槽上开展了全保温型内衬配置应用试验。1 100天运行情况表明,配置全保温型内衬的电解槽的散热量明显降低,电能利用率得到提高。吨铝电耗大幅降低。
  • 稀贵金属
  • 杨幼明,邓声华,谢芳浩,蓝桥发,沈文明,黄振华
    摘要: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 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 mL,双氧水用量为20 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的含量分别降至11.47 mg/L、15.93 mg/L和150 mg/L。
  • 曹耀华,刘红召,高照国,杨绍文
    摘要:
    针对某氧化钼钨粗精矿高压碱浸后得到的浸出液钼钨含量均较高、钼钨分离困难的特点,确定了钼钨浸出液镁盐净化除杂、钼钨共沉淀、干燥、钼钨酸铵制备的工艺流程,主要考察了氯化铵用量、沉淀时间、pH、温度、溶液浓度对钼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获得的产品含Mo 47.57%、WO3 10.13%,杂质磷、砷分别为0.0027%、0.041%,产品符合生产钨钼合金的要求。
  • 李栋
    摘要:
    针对金银冶金过程中铂钯的分布特点,提出了采用黄药富集分离、氯钯酸铵—二氯二氨络亚钯联合沉淀、水合肼还原的方法从银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钯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所得海绵钯纯度大于99.95%,直收率大于97%。该工艺具有选择性分离钯效果好、过程无需赶硝、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 材料与设备
  • 刘莲云,马春红,黄凯,朱鸿民
    摘要:
    用均相钠还原得到的纳米氮化钽粉在1 350 ℃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粉末制成烧结体并进行阳极氧化过程。通过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粉末的物相结构和形貌,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压制密度对氮化钽粉末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1 350 ℃、热处理时间40 min、压制密度约4 g/cm时氮化钽阳极块体有较高的比容和较低的漏电流常数。
  • 杨吉春,聂亚丽,左立杰,赵丙新
    摘要:
    对SS400钢进行了添加稀土Ce-La合金的试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钢的晶粒度和夹杂物成分及形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SS400钢晶粒度提高了1~2级;加入0.05%的稀土Ce-La时,硅酸盐夹杂物近似椭圆形;加入量达到0.09%时,硫化物夹杂和硅酸盐夹杂均呈圆形。
  • 李庆林,兰晔峰,王强强,樊璐,任彦飞,高敦
    摘要:
    采用TiO2和KBF4粉体为反应物,适量Na3AlF6为覆盖剂,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2p/Al-18%Si复合材料,通过OM、SEM和EPMA对复合材料的相及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并测试了常温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生成的TiB2 颗粒尺寸小于1 μm,且大多数在Al-18%Si合金基体中均匀分布,粗大的α-Al枝晶和针状共晶Si组织得到细化;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摩擦磨损性能高于无TiB2颗粒的Al-18%Si合金。
  • 李梅,郝伟,柳召刚,胡艳宏,王觅堂
    摘要: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纳米CeO2 粉体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在有机材料中的分散性,以活化指数表征改性效果,并用IR、TG-DSC、TEM 和LPSA表征了改性纳米CeO2的效果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4%,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pH=7。SDS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吸附在纳米CeO2的表面,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经SDS改性过的纳米CeO2的分散性明显提高,粒度降低44%。
  • 卢红波
    摘要:
    采用HSC Chemistry 5.0热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了As2O3真空碳热还原制备粗金属砷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挥发过程、碳热还原过程及砷蒸汽冷凝过程。结果表明,常压下As2O3在773 K时以As4O6(g)双原子气态形式挥发,而在100 Pa下挥发只需473 K即可,与实际情况一致;As2O3(g)气体参与碳热还原过程的可能性较小,As2O3(s)粉末、As4O6(g)气体在100 Pa真空压力下参与碳热还原反应温度分别是473~810 K、873 K,该温度均低于常压碳热还原过程所需温度(893~1 203 K);砷蒸汽的冷凝过程是As4(g)蒸汽先凝结成液态砷后,再冷凝成固态粗金属砷。
  • 鲁志昂,汪洋洋,何世科,艾元方
    摘要:
    针对锌阴极片在工频感应电炉熔化中锌液氧化导致锌直收率降低的问题,对锌直收率和氧化率随炉膛气相空间氧气浓度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膛内气相空间填注氮气可提高锌直收率;在470~490 ℃,锌液上方气相空间填注氮气到含氧浓度降低至5%以下,锌直收率可提高到98.08%~98.21%,比常规不填充氮气锌熔铸的锌直收率高出1.15~2.15个百分点,且无需考虑NOx生成问题。
  • 解永旭,万庆峰,张晓,方张宏
    摘要:
    通过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研究钽丝内部的金属杂质铁对退火态钽丝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钽丝中低熔点金属的存在能导致退火态钽丝的表面熔化,确定了钽丝用钽粉中的铁含量的技术指标,并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降低了退火态钽丝表面熔化的程度。
  • 孔凡校,姚素娟
    摘要:
    研究微量稀土钇对AZ91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腐蚀性能的影响,考察钇在合金中所形成的稀土相组成和形貌。结果表明,钇在AZ91合金中生成Al4MgY相,可起非均质形核作用,减少二次枝晶间距,细化枝晶组织。加入钇后,合金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由严重的全面腐蚀向只有表面部分位置有轻微点蚀的均匀腐蚀转变。当钇加入量为1.25%时,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最好,分别为264.8 MPa和164.8 MPa。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86-10-63299752/63299758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2/63299758

传真:010-63299744

QQ:XXXXXXX

Email:ysyl@bgrimm.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