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8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重有色金属
  • 胡宇杰,唐朝波,唐谟堂,杨建广,陈永明,杨深海,何静
    摘要:
    提出了一种低温、低碳、无二氧化硫烟气排放、清洁环保的绿色再生铅冶金新工艺。该工艺以纯碱为熔盐介质,含铅次氧化锌烟灰为固硫剂,以焦粉为还原剂,在8 00~9 00 ℃还原固硫熔炼废铅酸蓄电池胶泥生产粗铅,同时以合格的硫化锌精矿回收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熔炼温度、纯碱用量、氧化锌和焦粉用量对金属铅回收率及固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80 ℃、纯碱与固体物的质量比为2.84、氧化锌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焦粉与胶泥的质量比为16%的优化条件下,铅直收率为96.64%,总回收率为98.06%,94.70%的元素硫被氧化锌固定。
  • 吴跃东,范兴祥,董海刚,赵家春,李博捷,行卫东,付光强,刘杨,秦庆彦,景小宇
    摘要:
    采用氧化焙烧—酸浸法从铜浮渣中提取铜,重点考察了液固比、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和浸出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工艺条件下,铜浸出率可以达到99.35%:750 ℃氧化焙烧2 h,液固比5,硫酸浓度20%,90 ℃浸出2 h,搅拌转速300 r/min。
  • 夏侯斌,杨斌,李一夫,徐宝强
    摘要:
    从理论上分析了真空蒸馏法处理锌铝合金分离金属锌、铝工艺的可行性,然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蒸馏法可高效分离锌铝合金,得到质量合格的金属锌和金属铝。
  • 韦岩松,盘有旺
    摘要:
    采用硝酸浸出的方法从锑精炼除铅渣中回收金属铅,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时间、硝酸浓度等对铅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浸出工艺为:液固比4、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50 min,硝酸浓度7.0 mol/L。在此条件下,铅浸出率可以达到94%。
  • 轻有色金属
  • 曹阿林,曹斌,易小兵,李劼
    摘要:
    对铝电解槽氧化铝过(欠)量下料过程中氧化铝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对槽电压、电解质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过(欠)量下料持续时间均随氧化铝浓度变化范围的增大而增大,随过(欠)量百分数的增大而减小,过量下料持续时间随二次反应率的增大而减小,欠量下料持续时间随二次反应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欠量下料的持续时间大于过量下料;一定条件下,槽电压随下料过(欠)量百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电解质温度变化量随下料欠量百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随下料过量百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 刘刚
    摘要:
    利用吉布斯自由能理论对四氯化硅合成氮化硅的化学气相沉积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1 500 K以上反应时,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对多晶硅生产中四氯化硅的来源和主要杂质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出的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方式是:将SiCl4(Ⅰ)通入精馏工艺的四氯化硅提纯塔分离三氯化磷后,再与SiCl4(Ⅱ)及SiCl4(Ⅲ)一起进入氮化硅合成炉。
  • 稀贵金属
  • 焦学然,孙占学,张霞
    摘要:
    新疆某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区砂岩型铀矿采用酸法和碱法地浸时易出现堵塞,采用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I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堵塞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堵塞主要是因为地下水的矿化度、Ca2 、Mg2 、SO42-、HCO3-浓度过高,分别为8~12 g/L、386.17~775.95 mg/L、250.83~377.21 mg/L、2 036.47~2 436.08 mg/L、108.66~527.55 mg/L,方解石和石膏临近饱和状态;采用酸法和碱法地浸工艺分别会产生石膏和方解石沉淀而引起化学堵塞。该砂岩型铀矿适合采用稀释或水处理—弱碱性地浸工艺。
  • 唐道文,储春利,王锐
    摘要:
    在酸性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打开难浸金矿中金的硫化物、砷化物包裹,提高金浸出率。结果表明,最佳的氧化预处理条件为:高锰酸钾用量40 g/L、液固比12∶1、H2SO4初始浓度1.0 mol/L、氧化温度80 ℃、氧化时间5 h。预处理后金浸出率可达87.75%。
  • 徐晓辉,刘大学,王玲
    摘要:
    研究某石煤钒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查明了矿石中钒元素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并就影响提钒工艺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88.02%的钒呈类质同象分布于硅酸盐矿物中,6.00%分布于褐铁矿中,4.20%以钒钛氧化物形式独立存在,少量钒以钒酸盐形式存在。含钒硅酸盐矿物主要以隐晶质或胶状结构产出,并与微晶石英及炭质紧密胶结在一起,焙烧、高酸浸出(钒浸出率仅64%)难以破坏其结构。提钒工艺的选择应重视选矿富集钒或选矿抛弃耗酸矿物。
  • 吴文花,刘吉波,苏正夫,王志坚
    摘要:
    以碲渣水浸渣为原料,采用酸浸、控电位还原工艺回收碲。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2.5 mol/L、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75 ℃、液固比5∶1的条件下,碲浸出率98.5%;控电位还原时,加入理论量的2倍左右的还原剂,滴加45 min,保温45 min,终点电位~290 mV时,碲还原率为94.28%,所得还原渣中碲含量为70.25%。
  • 张明,冯天然,董干国
    摘要:
    研究了HAT6065型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氰化浸出搅拌槽的清水动力学性能,简要分析了4种充气器配置条件下,充气量、空气分散度、溶解氧量、空气保有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种充气器配置条件下,氰化浸出搅拌槽的空气分散度均较高,可以为确定工业应用条件提供依据。
  • 材料与设备
  • 梁 宇,孙中源,余凌峰,石芷依
    摘要:
    研究了脉冲电流及Al-5Ti-B变质剂对7075铝合金铸态组织的改善和机理。结果表明,通入电脉冲及添加变质剂能抑制二次枝晶的生长,改善铸造组织的形貌,基体主要是均匀的等轴晶和近球形晶粒,同时,与直接浇铸的试样对比,合金中铜和铁元素的偏析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 李伟伟
    摘要:
    以H2PtCl6为初始原料,采用水解法制备了H2Pt(OH)6,然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20%Pt/C催化剂。对其结构和形貌特征采用TEM、XRD、XPS进行分析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评价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铂颗粒分散均匀,大小约2.1 nm,表面无Cl-,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彭建蓉,李怀仁,谢天鉴,张候文,吴红林,邹利明
    摘要:
    对铜渣氧压酸浸法制备硫酸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气或富氧空气加压浸出铜渣,在压力0.2 MPa、温度80 ℃、初始硫酸浓度10%的条件下浸出2 h时,铜浸出率达到92%以上。浸出液不经蒸发浓缩,可以直接冷却结晶生产结晶硫酸铜,过程能耗低,无废水产生。
  • 王红伟,王保玉,马科友,张学英
    摘要:
    以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的氢氧化铝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5Al2O7S∶Eu2 红色长余辉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材料的物相及光谱性能进行了分析,考察稀土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土激活剂的掺杂量x(Eu)=6%、硼酸加入量9%、1 200 ℃烧结8 h的条件下合成的样品为Sr5Al2O7S∶Eu2 的纯相,激发光谱位于400~500 nm,主发射波长在600 nm左右,余辉为桔红色。
  • 谷晴晴,李成威,陈兰,王飞飞,马壮,陈雪婷,姚丹
    摘要:
    设计了一种制备微细金属粉末的阴极旋转式电解机。该电解机的阴极板可以旋转并且转速可调。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粒度20~50 nm、形态近球形的铜纳米粉末。
  • 环境工程
  • 蒲济林,毛惠中,陈曦,徐明,毛进勤
    摘要:
    建立了自适应矩阵分片影响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污染物进行分析,进而评估城市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城市环境生态风险的危害程度从重到轻依次是工业区、主干道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山区。
  • 重有色金属
  • 欧福文
    摘要:
    借助国内外传统高品位废杂铜精炼的经验,采用摇炉精炼废杂铜。阐述了摇炉的生产实践,分析了加工成本以及摇炉需要改进的地方。
    重有色金属
  • 胡宇杰,唐朝波,唐谟堂,杨建广,陈永明,杨深海,何静
    摘要:
    提出了一种低温、低碳、无二氧化硫烟气排放、清洁环保的绿色再生铅冶金新工艺。该工艺以纯碱为熔盐介质,含铅次氧化锌烟灰为固硫剂,以焦粉为还原剂,在8 00~9 00 ℃还原固硫熔炼废铅酸蓄电池胶泥生产粗铅,同时以合格的硫化锌精矿回收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熔炼温度、纯碱用量、氧化锌和焦粉用量对金属铅回收率及固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80 ℃、纯碱与固体物的质量比为2.84、氧化锌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焦粉与胶泥的质量比为16%的优化条件下,铅直收率为96.64%,总回收率为98.06%,94.70%的元素硫被氧化锌固定。
  • 吴跃东,范兴祥,董海刚,赵家春,李博捷,行卫东,付光强,刘杨,秦庆彦,景小宇
    摘要:
    采用氧化焙烧—酸浸法从铜浮渣中提取铜,重点考察了液固比、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和浸出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工艺条件下,铜浸出率可以达到99.35%:750 ℃氧化焙烧2 h,液固比5,硫酸浓度20%,90 ℃浸出2 h,搅拌转速300 r/min。
  • 夏侯斌,杨斌,李一夫,徐宝强
    摘要:
    从理论上分析了真空蒸馏法处理锌铝合金分离金属锌、铝工艺的可行性,然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蒸馏法可高效分离锌铝合金,得到质量合格的金属锌和金属铝。
  • 韦岩松,盘有旺
    摘要:
    采用硝酸浸出的方法从锑精炼除铅渣中回收金属铅,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时间、硝酸浓度等对铅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浸出工艺为:液固比4、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50 min,硝酸浓度7.0 mol/L。在此条件下,铅浸出率可以达到94%。
  • 轻有色金属
  • 曹阿林,曹斌,易小兵,李劼
    摘要:
    对铝电解槽氧化铝过(欠)量下料过程中氧化铝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对槽电压、电解质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过(欠)量下料持续时间均随氧化铝浓度变化范围的增大而增大,随过(欠)量百分数的增大而减小,过量下料持续时间随二次反应率的增大而减小,欠量下料持续时间随二次反应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欠量下料的持续时间大于过量下料;一定条件下,槽电压随下料过(欠)量百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电解质温度变化量随下料欠量百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随下料过量百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 刘刚
    摘要:
    利用吉布斯自由能理论对四氯化硅合成氮化硅的化学气相沉积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1 500 K以上反应时,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对多晶硅生产中四氯化硅的来源和主要杂质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出的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方式是:将SiCl4(Ⅰ)通入精馏工艺的四氯化硅提纯塔分离三氯化磷后,再与SiCl4(Ⅱ)及SiCl4(Ⅲ)一起进入氮化硅合成炉。
  • 稀贵金属
  • 焦学然,孙占学,张霞
    摘要:
    新疆某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区砂岩型铀矿采用酸法和碱法地浸时易出现堵塞,采用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I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堵塞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堵塞主要是因为地下水的矿化度、Ca2 、Mg2 、SO42-、HCO3-浓度过高,分别为8~12 g/L、386.17~775.95 mg/L、250.83~377.21 mg/L、2 036.47~2 436.08 mg/L、108.66~527.55 mg/L,方解石和石膏临近饱和状态;采用酸法和碱法地浸工艺分别会产生石膏和方解石沉淀而引起化学堵塞。该砂岩型铀矿适合采用稀释或水处理—弱碱性地浸工艺。
  • 唐道文,储春利,王锐
    摘要:
    在酸性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打开难浸金矿中金的硫化物、砷化物包裹,提高金浸出率。结果表明,最佳的氧化预处理条件为:高锰酸钾用量40 g/L、液固比12∶1、H2SO4初始浓度1.0 mol/L、氧化温度80 ℃、氧化时间5 h。预处理后金浸出率可达87.75%。
  • 徐晓辉,刘大学,王玲
    摘要:
    研究某石煤钒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查明了矿石中钒元素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并就影响提钒工艺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88.02%的钒呈类质同象分布于硅酸盐矿物中,6.00%分布于褐铁矿中,4.20%以钒钛氧化物形式独立存在,少量钒以钒酸盐形式存在。含钒硅酸盐矿物主要以隐晶质或胶状结构产出,并与微晶石英及炭质紧密胶结在一起,焙烧、高酸浸出(钒浸出率仅64%)难以破坏其结构。提钒工艺的选择应重视选矿富集钒或选矿抛弃耗酸矿物。
  • 吴文花,刘吉波,苏正夫,王志坚
    摘要:
    以碲渣水浸渣为原料,采用酸浸、控电位还原工艺回收碲。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2.5 mol/L、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75 ℃、液固比5∶1的条件下,碲浸出率98.5%;控电位还原时,加入理论量的2倍左右的还原剂,滴加45 min,保温45 min,终点电位~290 mV时,碲还原率为94.28%,所得还原渣中碲含量为70.25%。
  • 张明,冯天然,董干国
    摘要:
    研究了HAT6065型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氰化浸出搅拌槽的清水动力学性能,简要分析了4种充气器配置条件下,充气量、空气分散度、溶解氧量、空气保有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种充气器配置条件下,氰化浸出搅拌槽的空气分散度均较高,可以为确定工业应用条件提供依据。
  • 材料与设备
  • 梁 宇,孙中源,余凌峰,石芷依
    摘要:
    研究了脉冲电流及Al-5Ti-B变质剂对7075铝合金铸态组织的改善和机理。结果表明,通入电脉冲及添加变质剂能抑制二次枝晶的生长,改善铸造组织的形貌,基体主要是均匀的等轴晶和近球形晶粒,同时,与直接浇铸的试样对比,合金中铜和铁元素的偏析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 李伟伟
    摘要:
    以H2PtCl6为初始原料,采用水解法制备了H2Pt(OH)6,然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20%Pt/C催化剂。对其结构和形貌特征采用TEM、XRD、XPS进行分析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评价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铂颗粒分散均匀,大小约2.1 nm,表面无Cl-,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彭建蓉,李怀仁,谢天鉴,张候文,吴红林,邹利明
    摘要:
    对铜渣氧压酸浸法制备硫酸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气或富氧空气加压浸出铜渣,在压力0.2 MPa、温度80 ℃、初始硫酸浓度10%的条件下浸出2 h时,铜浸出率达到92%以上。浸出液不经蒸发浓缩,可以直接冷却结晶生产结晶硫酸铜,过程能耗低,无废水产生。
  • 王红伟,王保玉,马科友,张学英
    摘要:
    以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的氢氧化铝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5Al2O7S∶Eu2 红色长余辉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材料的物相及光谱性能进行了分析,考察稀土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土激活剂的掺杂量x(Eu)=6%、硼酸加入量9%、1 200 ℃烧结8 h的条件下合成的样品为Sr5Al2O7S∶Eu2 的纯相,激发光谱位于400~500 nm,主发射波长在600 nm左右,余辉为桔红色。
  • 谷晴晴,李成威,陈兰,王飞飞,马壮,陈雪婷,姚丹
    摘要:
    设计了一种制备微细金属粉末的阴极旋转式电解机。该电解机的阴极板可以旋转并且转速可调。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粒度20~50 nm、形态近球形的铜纳米粉末。
  • 环境工程
  • 蒲济林,毛惠中,陈曦,徐明,毛进勤
    摘要:
    建立了自适应矩阵分片影响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污染物进行分析,进而评估城市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城市环境生态风险的危害程度从重到轻依次是工业区、主干道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山区。
  • 重有色金属
  • 欧福文
    摘要:
    借助国内外传统高品位废杂铜精炼的经验,采用摇炉精炼废杂铜。阐述了摇炉的生产实践,分析了加工成本以及摇炉需要改进的地方。
    重有色金属
  • 胡宇杰,唐朝波,唐谟堂,杨建广,陈永明,杨深海,何静
    摘要:
    提出了一种低温、低碳、无二氧化硫烟气排放、清洁环保的绿色再生铅冶金新工艺。该工艺以纯碱为熔盐介质,含铅次氧化锌烟灰为固硫剂,以焦粉为还原剂,在8 00~9 00 ℃还原固硫熔炼废铅酸蓄电池胶泥生产粗铅,同时以合格的硫化锌精矿回收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熔炼温度、纯碱用量、氧化锌和焦粉用量对金属铅回收率及固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80 ℃、纯碱与固体物的质量比为2.84、氧化锌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焦粉与胶泥的质量比为16%的优化条件下,铅直收率为96.64%,总回收率为98.06%,94.70%的元素硫被氧化锌固定。
  • 吴跃东,范兴祥,董海刚,赵家春,李博捷,行卫东,付光强,刘杨,秦庆彦,景小宇
    摘要:
    采用氧化焙烧—酸浸法从铜浮渣中提取铜,重点考察了液固比、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和浸出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工艺条件下,铜浸出率可以达到99.35%:750 ℃氧化焙烧2 h,液固比5,硫酸浓度20%,90 ℃浸出2 h,搅拌转速300 r/min。
  • 夏侯斌,杨斌,李一夫,徐宝强
    摘要:
    从理论上分析了真空蒸馏法处理锌铝合金分离金属锌、铝工艺的可行性,然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蒸馏法可高效分离锌铝合金,得到质量合格的金属锌和金属铝。
  • 韦岩松,盘有旺
    摘要:
    采用硝酸浸出的方法从锑精炼除铅渣中回收金属铅,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时间、硝酸浓度等对铅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浸出工艺为:液固比4、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50 min,硝酸浓度7.0 mol/L。在此条件下,铅浸出率可以达到94%。
  • 轻有色金属
  • 曹阿林,曹斌,易小兵,李劼
    摘要:
    对铝电解槽氧化铝过(欠)量下料过程中氧化铝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对槽电压、电解质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过(欠)量下料持续时间均随氧化铝浓度变化范围的增大而增大,随过(欠)量百分数的增大而减小,过量下料持续时间随二次反应率的增大而减小,欠量下料持续时间随二次反应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欠量下料的持续时间大于过量下料;一定条件下,槽电压随下料过(欠)量百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电解质温度变化量随下料欠量百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随下料过量百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 刘刚
    摘要:
    利用吉布斯自由能理论对四氯化硅合成氮化硅的化学气相沉积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1 500 K以上反应时,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对多晶硅生产中四氯化硅的来源和主要杂质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出的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方式是:将SiCl4(Ⅰ)通入精馏工艺的四氯化硅提纯塔分离三氯化磷后,再与SiCl4(Ⅱ)及SiCl4(Ⅲ)一起进入氮化硅合成炉。
  • 稀贵金属
  • 焦学然,孙占学,张霞
    摘要:
    新疆某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区砂岩型铀矿采用酸法和碱法地浸时易出现堵塞,采用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I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堵塞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堵塞主要是因为地下水的矿化度、Ca2 、Mg2 、SO42-、HCO3-浓度过高,分别为8~12 g/L、386.17~775.95 mg/L、250.83~377.21 mg/L、2 036.47~2 436.08 mg/L、108.66~527.55 mg/L,方解石和石膏临近饱和状态;采用酸法和碱法地浸工艺分别会产生石膏和方解石沉淀而引起化学堵塞。该砂岩型铀矿适合采用稀释或水处理—弱碱性地浸工艺。
  • 唐道文,储春利,王锐
    摘要:
    在酸性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打开难浸金矿中金的硫化物、砷化物包裹,提高金浸出率。结果表明,最佳的氧化预处理条件为:高锰酸钾用量40 g/L、液固比12∶1、H2SO4初始浓度1.0 mol/L、氧化温度80 ℃、氧化时间5 h。预处理后金浸出率可达87.75%。
  • 徐晓辉,刘大学,王玲
    摘要:
    研究某石煤钒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查明了矿石中钒元素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并就影响提钒工艺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88.02%的钒呈类质同象分布于硅酸盐矿物中,6.00%分布于褐铁矿中,4.20%以钒钛氧化物形式独立存在,少量钒以钒酸盐形式存在。含钒硅酸盐矿物主要以隐晶质或胶状结构产出,并与微晶石英及炭质紧密胶结在一起,焙烧、高酸浸出(钒浸出率仅64%)难以破坏其结构。提钒工艺的选择应重视选矿富集钒或选矿抛弃耗酸矿物。
  • 吴文花,刘吉波,苏正夫,王志坚
    摘要:
    以碲渣水浸渣为原料,采用酸浸、控电位还原工艺回收碲。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2.5 mol/L、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75 ℃、液固比5∶1的条件下,碲浸出率98.5%;控电位还原时,加入理论量的2倍左右的还原剂,滴加45 min,保温45 min,终点电位~290 mV时,碲还原率为94.28%,所得还原渣中碲含量为70.25%。
  • 张明,冯天然,董干国
    摘要:
    研究了HAT6065型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氰化浸出搅拌槽的清水动力学性能,简要分析了4种充气器配置条件下,充气量、空气分散度、溶解氧量、空气保有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种充气器配置条件下,氰化浸出搅拌槽的空气分散度均较高,可以为确定工业应用条件提供依据。
  • 材料与设备
  • 梁 宇,孙中源,余凌峰,石芷依
    摘要:
    研究了脉冲电流及Al-5Ti-B变质剂对7075铝合金铸态组织的改善和机理。结果表明,通入电脉冲及添加变质剂能抑制二次枝晶的生长,改善铸造组织的形貌,基体主要是均匀的等轴晶和近球形晶粒,同时,与直接浇铸的试样对比,合金中铜和铁元素的偏析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 李伟伟
    摘要:
    以H2PtCl6为初始原料,采用水解法制备了H2Pt(OH)6,然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20%Pt/C催化剂。对其结构和形貌特征采用TEM、XRD、XPS进行分析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评价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铂颗粒分散均匀,大小约2.1 nm,表面无Cl-,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彭建蓉,李怀仁,谢天鉴,张候文,吴红林,邹利明
    摘要:
    对铜渣氧压酸浸法制备硫酸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气或富氧空气加压浸出铜渣,在压力0.2 MPa、温度80 ℃、初始硫酸浓度10%的条件下浸出2 h时,铜浸出率达到92%以上。浸出液不经蒸发浓缩,可以直接冷却结晶生产结晶硫酸铜,过程能耗低,无废水产生。
  • 王红伟,王保玉,马科友,张学英
    摘要:
    以工业铝酸钠溶液制备的氢氧化铝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5Al2O7S∶Eu2 红色长余辉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材料的物相及光谱性能进行了分析,考察稀土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土激活剂的掺杂量x(Eu)=6%、硼酸加入量9%、1 200 ℃烧结8 h的条件下合成的样品为Sr5Al2O7S∶Eu2 的纯相,激发光谱位于400~500 nm,主发射波长在600 nm左右,余辉为桔红色。
  • 谷晴晴,李成威,陈兰,王飞飞,马壮,陈雪婷,姚丹
    摘要:
    设计了一种制备微细金属粉末的阴极旋转式电解机。该电解机的阴极板可以旋转并且转速可调。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粒度20~50 nm、形态近球形的铜纳米粉末。
  • 环境工程
  • 蒲济林,毛惠中,陈曦,徐明,毛进勤
    摘要:
    建立了自适应矩阵分片影响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污染物进行分析,进而评估城市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城市环境生态风险的危害程度从重到轻依次是工业区、主干道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山区。
  • 重有色金属
  • 欧福文
    摘要:
    借助国内外传统高品位废杂铜精炼的经验,采用摇炉精炼废杂铜。阐述了摇炉的生产实践,分析了加工成本以及摇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86-10-63299752/63299758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2/63299758

传真:010-63299744

QQ:XXXXXXX

Email:ysyl@bgrimm.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