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下载排行榜
  • 何小凤,李运刚,李智慧
    2014,(11):21-2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21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6340)
    摘要:
    在KCl-NaCl-NaF-(SiO2)熔盐体系中,以钼为基体,以电沉积法得到的硅为硅源,在电沉积硅的同时进行渗硅,成功制备了Mo-MoSi2梯度材料。考察了电沉积给电方式、电流密度、温度、时间和脉冲形式对沉积扩散层表面形貌、相结构、断面厚度以及硅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给电比直流给电的沉积效果好。合适的脉冲沉积参数为:电流密度750~1 000 A/cm2、温度800~850 ℃、t1/t2=0.7~1.5、沉积时间120~180 min。
  • 施洋
    2013,(1):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37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6144)
    摘要:
    采用高压酸浸法从Ramu镍红土矿中回收镍钴。详细介绍了矿浆处理、高压酸浸、循环浸出及矿浆中和、CCD逆流洗涤、中和除铁铝、氢氧化镍钴沉淀、深海填埋工艺(DSTP)等流程,并分析了工艺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全流程镍回收率~96%,钴回收率~94%。
  • 简锡明,谢永金
    2014,(10):20-2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07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885)
    摘要:
    结合生产实践,从能耗、综合利用、生产周期等方面对卡尔多炉处理铜阳极泥工艺进行分析,剖析了该工艺以及配置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预处理工艺及烟气吸收装置的改进建议。
  • 马保中,杨玮娇,王成彦,尹飞,陈永强
    2013,(7):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45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746)
    摘要:
    阐述并分析了处理红土镍矿的传统湿法工艺,总结了近年来湿法处理红土镍矿的新工艺,最后展望了红土镍矿处理工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指出加压酸浸—常规浸出(HPAL-AL)工艺、硝酸加压浸出工艺和矿改性后常压水浸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吴继烈
    2014,(6):34-3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91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325)
    摘要:
    对冰铜闪速吹炼和PS转炉吹炼工艺进行了分析,并以详尽的生产数据阐述了影响闪速吹炼工艺推广的杂质脱除、作业率、能耗等问题。在冰铜闪速吹炼工艺发展过程中,其产能将更大、配套系统将更优化,应朝着集中处理冰铜的方向发展。
  • 陶高驰,肖峰,蒋伟
    2014,(8):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4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126)
    摘要:
    介绍了日本大江山法从红土矿生产镍铁的情况,并将国内采用回转窑进行镍铁生产的实践情况与其进行了比较,对“Krupp-Renn”工艺冶炼硅镁镍矿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 邱泽晶,张红亮,王振宇,李劼
    2015,(1):18-2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3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103)
    摘要:
    以某500 kA特大型铝电解槽为对象,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得到电解槽各物理场的分布结果,进而提出一种将仿真结果与虚拟现实技术相融合的方法,最终创建一个数字化的500 kA虚拟铝电解槽。通过在3D虚拟现实平台上展示的结果表明,该成果能够创建一个完全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世界,能让参与者非常直观地全面掌握电解槽结构、槽内物理场的分布等,从而为铝电解的培训、展示、槽况诊断等提供强有力工具。
  • 高远,朱刘
    2014,(4):48-5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35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686)
    摘要:
    以还原ITO废料得到的铟锡合金为原料,氯化铟和氯化锌的混合盐为电解质,采用熔盐电解法经过两次电解,可以制备出纯度达到4N5的高纯铟,相对于湿法电解工艺,产率提高至少2倍,且工艺过程不产生废水。
  • 吴贤,吴永谦,王靖坤
    2014,(12):28-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2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423)
    摘要:
    采用合金碎化技术,实现了硝酸快速完全溶解贵金属多元合金废料中钯、银、铜等,实现了合金废料中银、钯与金、铂的高效彻底分离;采用硝酸盐蒸发热分解技术,实现了银与钯的高效彻底分离;采用控制溶液酸度、水合肼还原法实现了金与铂的高效彻底分离。合金废料中的钯、银回收率均达99%以上,金、铂回收率均达98%以上,其纯金属品位均达99.95%以上。
  • 吴喜龙,赵雨,贺小塘,王欢,李红梅,施秋杰,李勇,韩守礼,刘文,谭明亮,马子龙,李子璇,邹蕊鲜
    2014,(1):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8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340)
    摘要:
    采用四甲基氯化铵从含铂、钯的溶液中分离提纯铂和钯。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分离提纯铂和钯,可得到纯度大于99.95%的海绵铂和海绵钯,且铂、钯的直收率均大于99.8%。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能够规模化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俞娟,杨洪英,李林波,崔雅茹,朱军
    2014,(6):17-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72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221)
    摘要:
    在全湿法炼锌工艺中,原料中的氟和氯全部进入湿法系统,导致溶液中氟、氯离子超标,已成为制约全湿法炼锌工艺发展的瓶颈。分析了氟、氯离子对湿法炼锌系统的危害,阐述了目前氟、氯离子的脱除方法,提出了具有前景的硫酸锌溶液中氟、氯离子的脱除工艺。
  • 赵景富
    2013,(1):8-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64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97)
    摘要:
    介绍了采用回转窑—电炉法(RKEF)处理缅甸达贡山镍红土矿生产镍铁的中试试验过程,得到了下述最佳工艺参数:干燥后原矿含水20%~22%、回转窑预还原温度900 ℃、还原剂煤的配入量7%、镍品位19%,烟尘制粒时湿矿配入量为烟尘的25%、尘球含水30%,电炉熔炼时放渣温度1 550~1 600 ℃、镍铁合金放出温度1 450~1500 ℃。
  • 余跃,温治,刘训良,楼国锋,苏福永,豆瑞锋,郝小红,陆志方
    2013,(4):12-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1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74)
    摘要:
    对目前国内关于底吹熔炼炉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并对比了几种先进熔炼方法的技术特点,还对长径比、隔墙和氧枪等关键部位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底吹熔炼炉在流动、传质、单位床能力和单位能耗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 杨海琼,董海刚,赵家春,李博捷,范兴祥,吴跃东,吴晓峰,童伟锋
    2014,(3):29-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5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38)
    摘要:
    综述了从矿石、氯化物烟尘、赤泥、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主要工艺技术。根据国内外回收、提取钪的现状,从赤泥及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随着多种高效、清洁萃取剂的开发及应用,萃取法在回收钪方面的工业应用较为广泛,开发低成本、高容量、无毒性或低毒性、无污染的萃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寻求较易的分离、提纯钪的新工艺,是今后钪回收、提取的重要研究课题。
  • 杨声海,段良洪,夏志美,陈永明,唐朝波,何静
    2015,(11):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27)
    摘要:
    用线性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等考察了添加剂苄叉丙酮对锌—氨—氯化铵体系锌电沉积过程、电锌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叉丙酮抑制锌离子的还原过程,当其浓度为0.08 g/L时,锌的析出电位较未加入添加剂时负向移动了132 mV,交换电流密度由3.47×10-4 A/m2变为0.51×10-4 A/m2。苄叉丙酮没有改变锌电沉积的形核方式,仍为3D瞬时成核,但减小了晶体的生长速率。锌的形貌主要以层状为主,苄叉丙酮不仅使锌晶面生长具有择优取向,同时还能细化晶粒。
  • 朱茂兰,涂弢,朱根松,杨珏
    2014,(8):9-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61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15)
    摘要:
    概述了我国铜电积工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了铜电积工艺的成果与不足,重点评述对阳极材料、电积添加剂及其检测、电解液杂质离子除杂等的研究。
  • 董海刚,刘杨,范兴祥,赵家春,吴跃东,李博捷,童伟锋
    2013,(6):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2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13)
    摘要:
    综述了从矿石、冶炼废液、废催化剂、废旧合金物料中回收铼的主要工艺技术,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矿石及冶炼废液中回收铼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高效、清洁的离子交换树脂、萃取剂的开发将会是铼冶金领域的重大革新。从废催化剂、废旧合金等铼的二次资源中回收铼的研究较少,尚需开发适合于规模化、工业化应用的回收技术,这是今后铼回收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
  • 莫兴德,肖连生,张贵清,蔡旭东
    2014,(6):26-2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4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895)
    摘要:
    使用新型萃取剂HBL110从红土镍矿硫酸加压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镍,考察了萃取剂浓度、平衡pH、相比对镍萃取的影响,并绘制HBL110萃镍等温线。结果表明,在有机相体积组成为50% HBL110+50%磺化煤油,料液pH为2.5,有机相皂化率60%,相比O/A=1/1,萃取时间5 min,温度30 ℃的条件下,镍的单级萃取率达到96%,采用相比O/A=1/2,镍的5级逆流萃取率达到99%。负载有机相使用稀酸洗涤后,按照时间10 min、相比O/A=4/1、温度30 ℃、硫酸浓度100 g/L的优化条件进行4级逆流反萃,镍反萃率达到98.5%,反萃液镍浓度达到40 g/L,且反萃液杂质含量低。
  • 吴磊
    2012,(3):18-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869)
    摘要:
    描述了用FPGA实现嵌入式实时初晶温度采集与交换,设计了一套基于ARM9(EP9315)和FPGA的嵌入式实时在线初晶温度检测系统。经过近2年6次现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即便在高温和强磁场下,仍然具有系统稳定、测量实时准确等优点。适合在电解铝相关单位推广应用。
  • 王猛,张家靓,陈永强,王成彦
    2023,(5):100-1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862)     [HTML全文] ()     [PDF1.31 M]  [下载量](3859)
    摘要: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快速发展,磷酸铁锂电池使用量井喷式上升。在未来会产生大量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对其进行回收不仅可以缓解国内锂资源紧缺的问题也能减少含氟电解液带来的环境污染。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包括电池预处理、磷酸铁锂正极废料修复、全浸出回收、选择性提锂及提锂尾渣的回收等,总结归纳了各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工艺的经济性、回收率、环境影响等方面,对各个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 李栋
    2012,(10):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81)
    摘要:
    针对金银冶金过程中铂钯的分布特点,提出了采用黄药富集分离、氯钯酸铵—二氯二氨络亚钯联合沉淀、水合肼还原的方法从银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钯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所得海绵钯纯度大于99.95%,直收率大于97%。该工艺具有选择性分离钯效果好、过程无需赶硝、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 金创石1,2,张廷安1,曾勇1,洪正秀1,2
    2012,(3):39-4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84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76)
    摘要:
    对国内某难处理金精矿高压氧化渣进行氯化浸出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浸金率达到96.5%:次氯酸钠浓度10 g/L、pH=4、氯化钠浓度75 g/L、温度40 ℃、液固比3∶1、搅拌速度300 r/min、时间120 min。浸金液在室温采用1 g/L的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30 min,金吸附率达到99.2%。该方法污染少、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
  • 史娟华,于先进,张亚莉
    2013,(3):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76)
    摘要:
    以氯化钠为溶剂,加入适量次氯酸钠,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时间对氰化渣中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优试验条件下,金浸出率可以达到41%以上:浸出温度50 ℃、浸出时间3 h、液固比4。
  • 张江江,铁军,赵仁涛,张志芳
    2015,(1):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8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46)
    摘要:
    通过测量铝电解槽阳极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反映电流,并且使用屏蔽磁环屏蔽掉邻近的阳极、立柱母线、水平母线和跨接母线产生的干扰磁场。最后通过试验和COMSOL仿真,验证屏蔽磁环的可行性,实现电流分布连续监测。该测量方法简单,测量结果精确。
  • 曾纪术,陈锦全,杨眉,吴伯增
    2014,(10):64-6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1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45)
    摘要:
    对国产与日本产两种ITO靶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并对ITO靶材的断口形貌与靶材黑化结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国产靶材与日本靶材的相对密度、电阻率、失氧率等参数比较接近,二者均为单一晶相的固溶体。国产靶材的断面为“解理+韧窝”的脆—韧混合断裂,断裂面晶界上出现了粒径较大的无规则颗粒物;而日本靶材断面为解理脆性断裂,断裂面晶界清晰,无颗粒物出现。
  • 吴继烈,Andreas Flizwieser
    2014,(2):13-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8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01)
    摘要:
    讨论了高电流密度铜电解技术的理论基础,描述了该技术开发应用的两个案例,重点分析了投资运行成本、电能消耗、阳极钝化等问题。生产实践表明,该技术是一项高产能、高电流效率、低标煤能耗的强化电解技术,具有在铜及铅、锌、镍行业推广的前景。
  • 杨幼明,邓声华,谢芳浩,蓝桥发,沈文明,黄振华
    2012,(10):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6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76)
    摘要: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 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 mL,双氧水用量为20 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的含量分别降至11.47 mg/L、15.93 mg/L和150 mg/L。
  • 宋文臣,李宏,李昆,郑权
    2013,(7):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4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76)
    摘要:
    现行钒渣焙烧工艺中的钒渣高温物理热被浪费,对“熔融钒渣直接氧化钠化提钒”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条件下,试验过程中熔融钒渣流动性良好,焙烧后钒渣水浸率为50%~80%,焙烧后钒渣中的钒主要以偏钒酸钠的形式存在。新工艺是合理可行的,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 赵志龙,唐惠庆,郭占成
    2012,(5):43-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3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34)
    摘要:
    利用高温光学体视显微镜和高温热台研究MgO对CO还原Fe2O3中铁晶须成核、生长的影响,并结合SEM、EDS、TG、红外光谱等,从微观角度揭示MgO对还原过程气固界面上金属铁的析出形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MgO能有效改变氧化铁还原后析出铁的形态,抑制了铁晶须成核和生长;当掺入质量分数超过2%时,还原后金属铁全部以层状晶析出,无铁晶须形成。
  • 马家玉,杨鑫,姜跃华,杨小平,李劼
    2013,(10):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82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29)
    摘要:
    粉煤灰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铝电解得到金属铝是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其中粉煤灰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是关键。在参考海绵钛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铝粉煤灰直接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的新工艺,并对粉煤灰氯化、无水氯化铝精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尹健,柏登成,张念炳
    2014,(7):22-2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20)
    摘要:
    介绍了铝用阳极焙烧生产中实施重油改用天然气的能源结构调整情况,实施“油改气”技术,解决了重油容易结焦、受温度影响流动性变差、质量变化对生产影响的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条件和环境。
  • 李志,刘晓红,刘欣,贠全梅
    2013,(11):39-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5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05)
    摘要:
    以铂铑合金王水不溶渣为原料,利用过氧化钡熔融、盐酸溶解、氯化铵沉淀分离铂铑、亚硝酸钠溶液络合、氯化铵沉淀铑、盐酸溶解、离子交换除去贱金属、水合肼还原、通氢还原工艺制备了纯度99.95%以上的铑粉,贵金属回收率大于95%。并考察了回收工艺的原理和操作参数。
  • 李京伟,孙士瞳,郭占成
    2012,(12):47-5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1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95)
    摘要:
    以Pb-Sn合金为例,利用离心旋转加热炉研究了超重力对金属凝固组织偏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重力条件下,不同比例Pb-Sn合金凝固组织均出现分层现象,其中密度较小的富锡相富集在试样上部,而密度较大的富铅相则沉降在试样底部,中间为共晶组织,而且随着重力系数的增加这种分层现象也愈加明显。在存在密度差的情况下,超重力可以实现Pb-Sn合金中不同组织的偏析和分层。
  • 李慧,曾桂生,邵建广,邓孝荣
    2012,(3):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13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93)
    摘要:
    研究了砷碱渣中锑和砷的分离及过程动力学。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砷碱渣水热浸出时固液比、搅拌速度、浸出温度以及时间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砷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4、浸出温度 90 ℃、搅拌速度600 r/min、浸出时间60 min。砷浸出过程动力学方程为 ,反应活化能666.57 kJ/mol,属于化学反应控制。
  • 孔维长,伍赠玲,刘金艳
    2014,(8):14-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55)
    摘要:
    系统地介绍了硫砷铜矿的稳定性、化学浸出和生物浸出技术,重点论述了嗜中温菌和嗜热菌浸出硫砷铜矿的机理、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同时,对硫砷铜矿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王治钧,王靖坤,陈昆昆,李进,郭瑞,马光
    2014,(6):46-4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43)
    摘要:
    采用氧化酸浸—碱烧—水浸工艺处理某废旧高温合金粉末得到钽、铌、锆富集渣,然后经“分步浸出—萃取分离—离子交换除杂—氢氧化钠沉淀”制取五氧化二钽。结果表明,回收提纯的五氧化二钽可达到YS/T427-2000国标要求。
  • 蒋伟,蒋训雄,汪胜东,范艳青,刘巍
    2012,(3):22-2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537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31)
    摘要:
    对高钛渣进行了化学分析和XRD分析,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的试验探索,得到了以高钛渣为原料制备人造金红石TiO2-1的工艺。研究表明,加压浸出、强化焙烧—浸出工艺制备出的人造金红石TiO2品位大于92%,满足YS/T299-2010规定TiO2-1的要求,可为氯化钛白工艺提供优质的人造金红石原料。而直接浸出、还原焙烧—浸出、氧化焙烧—浸出难以满足其要求。
  • 王曼,谭军,陈启元,胡慧萍,姚腾猛
    2012,(5):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3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03)
    摘要:
    研究了“氧化还原—机械活化—盐酸浸出”的方法对钛铁矿中主要杂质离子铁离子浸出行为的影响,并采用XRD、SEM/EDS对处理前后的矿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氧化还原—活化处理,钛铁矿的物相明显发生改变,铁迁移至表面,形成了富铁的新表面,表面变得疏松、凹凸不平,出现了大量的微裂缝,铁浸出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 马家玉,姜跃华,杨小平
    2013,(9):31-3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79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99)
    摘要:
    在“粉煤灰—无水氯化铝—电解铝”的新工艺路线中,六水氯化铝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铝是关键。评述了六水氯化铝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方法,并在参考六水氯化镁脱水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水氯化铝的脱水方案。
  • 王超,蒋训雄,蒋伟,汪胜东,冯林永,董竑君
    2014,(9):16-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41)
    摘要:
    采用硫酸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浸出铜阳极泥卡尔多炉分银渣。结果表明,铋、锑被浸出进入溶液,铅转化为硫酸铅留在浸出渣中,从而实现铅与锑、铋的分离。在硫酸浓度2.5 mol/L、氯化钠浓度125 g/L、液固比4∶1、温度95 ℃、浸出时间4 h的条件下,铋、锑、铅、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8.67%、91.17%、0.56%和0.76%,金几乎不被浸出。
  • 周军,张华,宋永辉,王丽君,党晓娥,张秋利
    2015,(10):71-7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6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13)
    摘要:
    分析含铁氰化提金尾液的来源、特点及其危害,重点对具有离子交换法吸附、解吸含铁氰化提金尾液的原理、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或电吸附处理技术对含铁氰化提金尾液进行预处理是解决离子交换法处理此类废水瓶颈的最佳途径。
  • 张承龙,李华媛,周凤飒,白建峰,王景伟,赵新,王鹏程
    2014,(4):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4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87)
    摘要:
    废弃线路板(PCB)浸出液经萃取提铜除铁后利用P507富集分离浸出液中的Ni2+,考察萃取剂浓度、皂化率、相比(O/A)、萃取时间、浸出液pH对Ni2+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皂化率为30%、相比1∶1、P507浓度20%、萃取搅拌时间3 min、浸出液pH 2.07的条件下,PCB微生物浸出液中Ni2+的萃取率可达99.4%以上。
  • 陈启元,韩雪涛,胡慧萍
    2012,(8):45-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0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73)
    摘要:
    采用腐蚀失重、塔菲尔曲线、恒电流放电等方法研究了纯铝在4 mol/L NaOH-乙醇体系以及添加了酒石酸钾钠体系中的腐蚀与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4 mol/L NaOH+50%乙醇体系能极大地降低析氢含量,缓蚀率可以达到53.09%,添加酒石酸钾钠后析氢腐蚀进一步降低。
  • 沈冰,李贤
    2015,(10):49-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8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70)
    摘要:
    对某公司3台240 kA铝电解槽进行了电热场和能量平衡技术测试,评价了进电母线断面的选择、电流分配、能量支出的合理性,为改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提供了依据。
  • 张保国,李继东,王一雍,张明杰
    2015,(3):57-6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3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54)
    摘要:
    以氧化镁为原料,在MgF2-LiF-KCl电解质体系中采用熔盐电解制备铝镁合金,考查电解时间、电流强度对电流效率以及合金中镁含量的影响,并采用连续脉冲—计算机法测量电解过程反电动势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镁含量随电流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电解时间逐渐增大。在3 A的电流强度下电解2 h的电流效率达87%,加料前后平均反电动势降低0.5 V,氧化镁(1%)的加料周期约45 min。铝镁合金中镁浓度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偏析现象。
  • 张伟国
    2018,(2):54-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8)     [HTML全文] ()     [PDF380.68 K]  [下载量](3353)
    摘要:
    祥光铜业采用高浓度二氧化硫转化技术,处理烟气气浓16%~18%。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在高效、环保、能耗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 刘亚洁,李江,陈功新,徐玲玲,徐蔚云,孙占学,林永生,柳建设
    2016,(4):37-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6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51)
    摘要:
    进行装柱量为9 kg高氟低硫铀矿石的添加黄铁矿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粒度-3.0 mm、纯度41.64%黄铁矿1.5%时,经过80 d的浸出,加黄铁矿加菌试验柱铀渣计浸出率为90.00%,酸耗3.97%,总铁浸出量54.36 g;不加黄铁矿加菌对照柱铀浸出率为88.50%,酸耗4.05%,总铁浸出量49.47 g;加黄铁矿不加菌的化学浸出对照柱铀浸出率为77.20%,酸耗3.95%,总铁浸出量34.30 g。向低硫铀矿石中添加适量黄铁矿的生物浸出方法可以提高铀浸出率。
  • 任玲,夏德宏,任春晓
    2012,(3):26-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0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29)
    摘要:
    将蓄热燃烧技术的优点与金属镁还原工艺的特点相结合,开发了具有66支还原罐的大型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应用FLUENT软件对炉膛内流动、燃烧及耦合换热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将蓄热燃烧技术应用于金属镁还原炉,可以形成均匀的流场和温度场,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倒焰式还原炉炉内流场不均匀及上下排还原罐温度不一致的问题。将新型还原炉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较传统还原炉炉温均匀性提高70%,单炉产量提高1倍以上,还原周期缩短1.5 h,还原罐的使用寿命延长30天,吨镁能耗降低60%。
  • 刘卫,姚桢,陈毅
    2017,(10):36-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21)
    摘要:
    以改质沥青—煤焦油混合粘结剂为基体,添加B4C制备改性粘结剂,并以电煅无烟煤、沥青焦、熟碎为骨料和改性粘结剂制备铝电解用炭间糊,研究B4C添加量对制备炭间糊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4C添加量的增加,制备炭间糊的灰分、电阻率、耐压强度、残炭率逐渐增大,挥发分、膨胀/收缩率、失重速率逐渐减小;B4C在高温下与O2、CO等小分子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硼高温熔融,可以有效减缓粘结剂热解缩聚产生的体积变化和快速失重,并改善粘结焦的致密程度;当B4C添加量为3%时,制备炭间糊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
  • 郭光辉,陈珊,张利玉,严铁军,刘芳芳
    2014,(3):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08)
    摘要:
    以模拟三氯化铁蚀刻废液为铁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LiFePO4/C正极材料。利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制得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考察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锂源、碳源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锂为锂源,葡萄糖为碳源在650 ℃煅烧6 h制得的材料有较好的电性能。
  • 吴思鸿,张焕然,张永锋,刘建强,衷水平,林家永
    2017,(11):54-5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0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08)
    摘要:
    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稀贵厂阳极泥处理采用酸浸氧化脱铜—奥图泰卡尔多炉粗炼—银电解精炼—金精炼工艺。设计年处理量2 000 t铜阳极泥,白银年产量176 t,黄金年产量4.8 t。从银电解精炼工艺、设备应用等方面分析生产前期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工艺调整、设备优化改造两方面对银电解精炼作业进行优化,使银电解精炼稳定产出合格的银粉。
  • 刘建华,陈步明
    2012,(7):48-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6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91)
    摘要:
    利用线性电位扫描法(LSV)、循环伏安法(CV)和塔菲尔曲线(Tafel)对不同锡含量的铅钙锡合金阳极在铜电解沉积360 h后进行电化学分析,并结合失重法测定合金的阳极腐蚀速率。结果表明,铅钙锡合金阳极的耐蚀性能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 刘全民,蒋训雄,贾成科
    2014,(8):60-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85)
    摘要:
    以硫酸亚铁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空气为氧化剂,通过沉淀氧化法合成超细四氧化三铁,并考察碱比、合成温度、氧化速度等对合成产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比2.1~2.2、温度80~90 ℃、氧化时间2~3 h的条件下,合成的四氧化三铁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高。磁粉的形貌与磁性能关系密切。
  • 邓庚凤,何桂荣,黄崛起,徐鹏
    2014,(2):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78)
    摘要:
    以载体支撑可剥离超薄铜箔的制备工艺为研究对象,用SEM考察电沉积时间、搅拌方式、电流密度及溶液温度等对铜箔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搅拌,溶液温度45~50 ℃,电流密度15 A/dm2,在载体亮面电沉积6 s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厚度小于5 ?m超薄铜箔层。
  • 冯治棋,戴培华,席博
    2013,(11):46-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5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66)
    摘要: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11)上制备出LaNiO3薄膜,并通过XRD、SEM等进行表征。结果表眀,LaNiO3薄膜在未退火状态下出现一定的择优取向,在空气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结晶性更好,出现钙钛矿型结构;900 ℃退火时出现杂相,LaNiO3发生分解导致薄膜表面形貌发生巨大变化。电阻率与结构中的氧空位有密切联系,退火温度增加,氧空位减少,电阻率减小。在700 ℃退火时可以得到1.59 Ω?cm的最小电阻率。
  • 安剑刚
    2013,(12):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4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7)
    摘要:
    对某公司富氧底吹炼铅工业试生产情况进行了介绍。试生产表明,控制渣温在1 000~1 150 ℃,保持合适的氧料比、铅坝高度和渣坝高度有利于提高一次沉铅率;采取混合料制粒措施有利于降低烟尘率;稳定底吹炉下料量、加强底吹炉生产的连续平稳性,有利于提高氧枪使用寿命。并对生产系统中常见设备的运行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 赵仁涛,林立明,张志芳,铁军
    2014,(1):28-3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5)
    摘要:
    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功率谱估计法对500 kA铝电解槽阳极磁场数据和阳极电流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同一电解槽不同阳极导杆电流的频谱特征,并将分析结果与因子分析的磁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电解槽两侧的磁场呈不同分布状态,与立柱母线同侧的A侧磁场强度数据波动幅度大,其中靠近立柱母线的两根阳极导杆磁场强度较小;立柱母线对面的B侧磁场强度分布均匀。A侧阳极电流信号功率谱曲线2个主谱峰对应的频率分别为0.012 Hz、0.023 Hz,B侧阳极电流信号功率谱曲线主谱峰对应的频率为0.000 1 Hz。
  • 王维,郑更银
    2013,(7):13-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4)
    摘要:
    采用钠离子交换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电解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回收铅,考察了电解温度、阴极电流密度、氢氧化钠浓度、铅膏量等因素对电流效率和槽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阴极电流密度585 A/m2、阴极电解液(NaOH)浓度15%、温度55 ℃,不锈钢阴极铅膏量25 g(铅膏层厚度8~10 mm)。在该条件下,电流效率可以达到91%。
  • 陈亮,王勇,熊振坤,陈斌
    2013,(9):15-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1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40)
    摘要:
    介绍了从电子脚镀锡铜针中回收锡和铜的工艺研究及生产实践。采用常温碱性电解脱锡,电解液无须加热循环流动,控制电流密度200 A/m2、槽电压0.2~0.4 V,电解液含Sn 8~15 g/L、NaOH 60~120 g/L时,铜、锡的直收率分别达到99.7%和94.5%。脱锡铜针抛光处理后可以直接电解生产符合GB/T467-2010标准中Cu-CATH-1要求的阴极铜,电解条件:装填光亮铜针高出电解液面5 cm以上,电流密度200 A/m2,槽电压0.7 V,电解液含Cu 45~50 g/L、H2SO4 150~180 g/L。
  • 袁海滨,宋兴诚,唐都作,陈 钢,蔡 兵,张歆海
    2015,(8):15-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6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32)
    摘要:
    阐述了目前国内铜熔炼澳斯麦特炉与艾萨炉的炉砖使用寿命情况。分析了影响熔炼炉炉砖使用寿命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同行成熟的操作经验,提出了延长顶吹熔炼炉炉砖使用寿命的措施和方法。
  • 吴喜龙,王欢,贺小塘,李子璇,肖雄,赵雨
    2014,(9):39-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4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25)
    摘要:
    研究了HCl/Cl2体系溶解预处理后的失效醋酸乙烯催化剂,以海绵钯为还原剂从含金、钯的盐酸溶液中还原金,得到的海绵金用稀硝酸煮洗除去过量钯粉,还原母液用硫化钠沉钯后精炼。提纯得到金、钯的产品纯度大于99.95%,回收率大于99.8%。
  • 贾瑞博,张惠,刘中兴,伍永福,王亮亮
    2012,(5):21-2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24)
    摘要: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四阳极制钠电解槽的三维电磁场数学模型,获得了电解槽内磁感应强度、电磁力等的分布情况。
  • 崔志祥,王智,魏传兵,王海滨,候鹏,杜武钊
    2018,(4):24-2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10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17)
    摘要:
    详细介绍了两步炼铜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新工艺的操作条件和技术参数。原料(包括精矿和熔剂)无需经过预处理,只需简单抓配混合后加入到多元炉,产出的热态白冰铜经过导锍管进入火精炉,2台火精炉交替作业,直接产出阳极铜,保证了整个生产系统的连续性。该工艺于2015年10月份建成投产,目前生产能力为年处理175万t混合矿料。
  • 李春丽,马子敬,祁卫玺,鲁佳,许新乐,成春春
    2014,(2):21-2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94)
    摘要:
    以青海省黄河鑫业有限公司电解铝生产为例,对其进行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计算,通过计算数据的量化分析,提出了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的关键环节。
  • 卢红波
    2012,(10):55-5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4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87)
    摘要:
    采用HSC Chemistry 5.0热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了As2O3真空碳热还原制备粗金属砷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挥发过程、碳热还原过程及砷蒸汽冷凝过程。结果表明,常压下As2O3在773 K时以As4O6(g)双原子气态形式挥发,而在100 Pa下挥发只需473 K即可,与实际情况一致;As2O3(g)气体参与碳热还原过程的可能性较小,As2O3(s)粉末、As4O6(g)气体在100 Pa真空压力下参与碳热还原反应温度分别是473~810 K、873 K,该温度均低于常压碳热还原过程所需温度(893~1 203 K);砷蒸汽的冷凝过程是As4(g)蒸汽先凝结成液态砷后,再冷凝成固态粗金属砷。
  • 胡卫文,徐旭东,欧阳坤
    2015,(8):24-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83)
    摘要: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采用无烟粒煤为还原剂最大的富氧侧吹还原炉开炉试生产情况和技术指标。工业生产实践表明,该侧吹还原炉技术先进、投资省、工艺稳定、吨铅综合能耗低、工作环境好。
  • 刘美林,刘国梁,武彪,温建康
    2012,(7):1-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69)
    摘要:
    采用硫酸作浸出剂,对新疆土屋低品位氧化铜矿进行堆浸工业试验,重点考察了不同粒度和矿堆堆高的渗透性、铜浸出率及酸耗的变化,并探讨了当地气候条件对堆浸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的矿石堆浸60天,铜浸出率可达80%以上。吨矿酸耗和水耗分别为24.2 kg和164 kg,吨铜酸耗和水耗分别为9.4 t和63.9 t。该矿采用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回收铜是可行的。
  • 朱来东,鲁兴武,易超,何国才
    2014,(7):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34)
    摘要:
    采用二段逆流浸出—沉钒—氨溶重结晶—再提纯的工艺流程从废旧催化剂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钨、钼、钒。结果表明,控制浸出温度70 ℃,时间3.5 h,碳酸钠浓度350 g/L,液固比3∶1,钨、钼、钒浸出率均在95%以上,综合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
  • 孙留根,袁朝新,王云,孙彦文,常耀超,徐晓辉,杜齐平,刘永涛
    2015,(4):38-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3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01)
    摘要:
    简要介绍了难处理金精矿氰化类和非氰化类处理方法的机理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及应用现状,综合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
  • 曲胜利,李天刚,董准勤,栾会光
    2012,(3):10-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8)
    摘要:
    详细介绍富氧底吹造锍捕金处理复杂铜精矿的生产实践和该技术的主要工艺特点及优势。着重比较了目前国内两个炼铜底吹炉设计异同之处,并对该工艺设计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 郭光辉,陈珊,刘芳芳,张利玉
    2014,(2):57-6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3)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u2V2O7,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纯度高,微粒形貌规整、表面光滑、粒径小。用其组装的电池经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样品初始放电比容量为682.8 mAh/g,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逄启寿,谢明春
    2012,(6):44-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7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2)
    摘要:
    应用Fluent软件对混合澄清槽的搅拌混合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以水相和有机相(P507)两种液体为模拟对象,搅拌器采用上两层为平直叶桨和下层为涡轮桨的三层组合桨。结果表明,搅拌轴中心即前室口上方产生低压区,从而使前室液体抽吸至混合室,并在混合室内形成了周期性的上下循环流动;各层叶轮转矩由上而下逐渐递增。
  • 董竑君,蒋训雄,范艳青,张登高,汪胜东,冯林永,刘巍
    2014,(9):55-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69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7)
    摘要:
    以二氧化硫为还原剂从铜阳极泥的酸浸含碲溶液中直接还原沉淀得到粗碲。结果表明,添加氯化钠有利于促进碲的还原,但也会增加铜的沉淀析出,沉碲前应预先除去溶液中的大部分铜。在下述综合条件下,碲的沉淀率为99.03%、粗碲含碲82.7%:温度80 ℃、氯化钠40 g/L、二氧化硫流量92.8 mL/min、还原时间1.5 h。
  • 李波,朱军,李进,许万祥,郭瑞
    2015,(5):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3)
    摘要:
    采用电化学溶解法对含Co、Cr、Al、W、Mo、Hf等金属的镍基高温合金废料在硫酸中的溶解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液酸度、温度、电解液Ni2+浓度对电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电流密度300 A/m2、硫酸浓度1 mol/L、电解液温度40 ℃的条件下平均槽电压为2.4 V,电解1 t合金的能耗为2 083 kWh,电流效率98.46%。与硫酸体系相比,盐酸体系下稀散金属能在阳极泥中得到更好的富集。
  • 罗文波,王吉坤
    2015,(5):58-6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2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1)
    摘要:
    采用D2EHPA对高铁硫酸锌溶液中的铟进行萃取,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混合时间、相比、温度、料液酸度对铟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2EHPA浓度20%、混合时间2 min、相比(O/A)=1/10、温度20 ℃、料液酸度30 g/L的最佳条件下,经过两级逆流萃取,料液中的铟萃取率达到98.5%以上。
  • 段东平,周娥,陈思明,李婷,夏光祥
    2012,(5):33-3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8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66)
    摘要:
    某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精矿,银以固溶体形态存在于方铅矿及闪锌矿中。直接氰化时,银浸出率<10%,金浸出率<50%,因此应先进行预处理以提高金银浸出率。结果表明,对含金、银、铜、铅、锌的多金属精矿,采用氨浸—氰化或氨浸—酸脱铅—氰化方案可以得到良好效果。在85~100 ℃、0.2 MPa氧压条件下进行氨性浸出后,铜、锌浸出率分别达到99%及93.8%,铅转化率94.8%,再进行常规氰化,金、银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8%及99%。
  • 谭力铭,胡慧萍,廖俊梅,王彩霞,李超
    2014,(9):62-6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1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61)
    摘要:
    以Versatic10为萃取剂从含钙、镁、钾、钠的模拟硫酸锰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锰。在萃取剂浓度30%、皂化率50%、相比O/A=4/1、35 ℃两级逆流萃取10 min后,得到平均锰含量为13.5 g/L的负载有机相,锰萃取率达85.34%。负载有机相和2 mol/L硫酸反萃液在相比O/A=8/1、反萃温度35 ℃、两级逆流反萃的条件下,得到平均锰含量为107.89 g/L的反萃后液,锰反萃率达99.94%,其中钙、镁、钾、钠的浓度均小于15 mg/L。反萃后液经活性炭吸附、浓缩结晶并干燥后,获得了满足电池级高纯硫酸锰要求的一水硫酸锰产品。
  • 靳冉公,王云,李云,孙留根
    2014,(7):38-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7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9)
    摘要:
    考察碱性硫化钠体系浸出某难处理含锑金精矿过程中金锑分离和综合回收,探讨浸出条件对金和锑浸出的影响,重点对该体系中金的浸出机理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硫化钠80 g/L、氢氧化钠20 g/L、常温条件下锑的浸出率达到95.3%,有10.3%的金伴随浸出,同时揭示了金浸出率随电位及温度变化的规律。
  • 李 勇,熊庆峰,贺小塘,姚禹,肖 雄,王 欢,赵 雨,宁显雄
    2017,(8):40-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8)
    摘要:
    采用火法熔炼技术对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熔炼富集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捕集剂、还原剂、造渣剂等用量对铂钯铑综合回收率的影响。最佳熔炼工艺条件:反应时间4 h、捕集剂Fe3O4用量为物料量的20%、还原剂用量9%、CaO用量40%、熔炼温度1 450 ℃,金属铂钯铑的综合回收率可达到97%以上。熔炼产物PGM-Fe合金的主要成分是单质铁,含量为91%~93%,铂族金属含量在4%~5%。
  • 陈谦
    2013,(9):67-7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2)
    摘要:
    针对铜火法冶炼生产过程中含重金属污染物的烟气排放产生工序多、重金属类别多等特点,就行业含重金属废气控制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监测方案与建议。
  • 成维,黄美松,杨露辉,贾帅广,杨涛,包新军
    2014,(6):55-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48)
    摘要:
    研究了镧热还原法制备高纯金属铕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确定了制备工艺参数,并探讨了影响金属纯度的因素和应用存储的方法。结果表明,以5N高纯氧化铕为原料,自制金属镧为还原剂,在高真空(0.001 Pa)钽片炉内1 100 ℃还原、蒸馏得到了纯度为99.983%的高纯金属铕。
  • 胡杨甲,张一敏
    2014,(9):34-3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99)
    摘要:
    研究了钙含量对高钙云母型含钒页岩钠盐焙烧提钒水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中氧化钙含量对钒水浸率影响很大。反应物CaCO3与V2O5的摩尔比大于2∶1时,850 ℃焙烧时主要产物为Ca3V2O8和Ca2V2O7,从而导致钒的水浸率偏低。热力学计算表明,钒酸钙盐在酸性溶液中比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大,因此对于高钙云母型含钒页岩可以考虑采用钠盐焙烧—水浸—酸浸或者钠盐焙烧—酸浸的方法提高钒的回收率。未除钙焙烧样通过稀酸浸出,最终获得了73%的钒浸出率。
  • 黄凤祥,满瑞林,刘小勤,张建,刘晶晶
    2014,(1):66-7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8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69)
    摘要:
    简要介绍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耦合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包玺芳,陈林,马跃忠,解永旭,任萍
    2012,(12):52-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7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65)
    摘要:
    将钠还原原生一次粒子采用搅拌预团化、高温热处理凝聚团化、氢化制粉以及镁还原脱氢脱氧等工艺处理,制备出松装密度大于3.0 g/cm3的金属钽粉。该方法制备金属钽粉的成本大幅下降,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合金添加剂和钽材加工。
  • 张登凯
    2013,(10):56-5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53)
    摘要:
    针对国内某厂锌加压浸出工艺对矿物给料粒度及浓度的要求,对传统磨矿工艺与搅拌磨工艺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搅拌磨技术应用于该领域的优越性,并介绍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 张波,杨达朋,赵青,史培阳,刘承军,姜茂发
    2014,(7):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59)     [HTML全文] ()     [PDF485.50 K]  [下载量](2944)
    摘要:
    分别通过水解法和黄钠铁矾法进行酸性溶液中铁的析出分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解法铬铁分离效果不佳。采用黄钠铁矾法可有效脱除铬铁矿硫酸浸出液中的铁,在溶液pH=-0.87、165 ℃加入适量晶种后,铁的脱除率接近100%,铬的损失率低于7%,铬铁分离效果良好。
  • 徐芳,王军涛,来梦泽,陈静
    2015,(4):8-1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44)
    摘要:
    基于CALPHAD方法对MNO3-Ca(NO3)2(M=Li, Na, K)二元相图的试验数据首次进行了热力学优化拟合,得到了3个二元相图的过量混合热力学性质的参数及Ca(NO3)2的熔化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并用拟合的参数计算了3个二元相图,最后将计算得到的相图与试验相图进行了比较。
  • 李世平,余坦,韦国龙,倪常凯
    2012,(12):36-3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43)
    摘要:
    研究了从含锗、铟、锌、铜的硫酸溶液中分离提取锗、铟、锌、铜的全萃取工艺流程。采用P204萃取铟、锌、铜,并用常规方法生产金属铟、ZnSO4?7H2O、粗铜粉。采用N235萃取锗、水解法生产锗精矿。结果表明,本工艺流程简单,分离提取效率高,成本低。
  • 郭勤,于苗苗,李江,刘亚洁,史维浚,潍俊,郑福存
    2015,(1):42-4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32)
    摘要:
    采用连续稀释法分别从江西和广东某铀矿生物冶金现场筛选得到两株亚铁氧化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细菌分别为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microbium ferrooxidans)和氧化亚铁钩端微螺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在氯离子浓度在1 g/L以内,对细菌亚铁氧化活性基本没有影响;1~2 g/L铁氧化活性有所降低,但是细菌通过调节依然能够适应并维持比较高的活性;氯离子浓度大于2 g/L后亚铁氧化活性急速下降,当氯离子浓度大于3 g/L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亚铁氧化活性很低。
  • 叶龙刚,李云,唐朝波,唐谟堂,张文海
    2014,(2):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26)
    摘要:
    针对铜钴伴生硫化矿冶炼的难题,提出了氧化造锍熔炼—还原造锍熔炼—氧化吹炼的工艺流程,以提高钴回收率、缩短钴回收流程。对氧化造锍熔炼—还原造锍熔炼过程中钴的分配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氧化造锍阶段,低操作温度和低冰铜品位可大幅提高钴在锍和渣中的分配比;在还原造锍阶段,低的还原温度和造高含铁冰铜都有利于钴的富集和回收。在典型的闪速熔炼—还原贫化工艺过程中钴的最大回收率为65%,可通过改变操作工艺条件来提高钴回收率。
  • 张婷婷,张臻悦,徐志高,李琼,池汝安
    2014,(8):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09)
    摘要:
    采用氯化铵和硝酸铵配成的混合铵盐作浸出剂,用柱浸模拟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混合铵盐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pH和流速等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浸出剂对该稀土矿有较高的稀土浸出率,且能较好地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最优工艺条件为:NH4Cl和NH4NO3的质量比8∶2、浸出剂质量浓度10 g/L、浸出液pH=4.0、液固比2∶1、流速0.5 mL/min,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29%,黏土矿物的线膨胀率为2.738%。
  • 黄炳行,邓永光,王雨红,粟海锋
    2013,(6):11-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0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02)
    摘要:
    采用氯化亚铜沉淀法脱除锰电解液中的氯离子,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铜和铁粉用量等因素对氯离子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用量对氯离子脱除率的影响最大,较适宜的脱氯条件为: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30 min,硫酸铜用量30.0 g/L,铁粉用量3.0 g/L。在此条件下,氯离子的脱除率为60.8%。
  • 周义朋,沈照理,史维浚,孙占学,刘金辉,刘亚洁
    2015,(1):37-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4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90)
    摘要:
    随着地浸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工艺很难简单地用传统的酸、碱分类方法进行界定,出现工艺归类与地浸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也造成了技术交流的不便。在综述目前主要地浸工艺及其铀迁移原理的基础上,对地浸采铀工艺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别以地浸工作液pH和浸出铀的迁移形式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 王建芳,庄素凯,杨和平,李建涛
    2013,(5):40-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9)
    摘要:
    介绍某公司年产20 t铟生产线从碱渣中回收铟、延长有机相使用周期的方法,以及从高氟、氯、砷含铟物料中回收铟时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工艺改进,提高了铟锭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袁海滨,陈钢,杨建中
    2015,(3):8-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9)
    摘要:
    稀氧燃烧技术在铜阳极精炼炉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稀氧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约为煤气燃烧烟气量的22.4%,每吨阳极铜的能耗由应用前的大于88 kgce降低至42 kgce。稀氧燃烧技术对铜水提温较快,加速了氧化脱硫作业,炉内温度调整灵活、迅速,还原结束铜水温度达到1 190 ℃以上,满足阳极板正常浇铸的需要。
  • 包稚群,瞿仁静,朱良
    2012,(5):15-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0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1)
    摘要:
    采用“两段熔炼法”电炉熔炼锡精矿直接产出弃渣工艺可以缩短流程、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详细介绍了生产中的配料、熔炼、操作制度。获得的主要生产指标:直收率96.3%~98.9%,回收率98.8%~99.5%,渣含锡0.2%~2.9%,吨矿电耗779~1 099 kWh。
  • 龚志军,伍永福,刘中兴,武文斐
    2014,(10):24-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0)
    摘要:
    模拟电解熔盐制钠过程中阳极气泡的运动,测量气泡周围流场的变化,分析阳极气泡运动对电解槽内熔盐流场的影响。利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测量得到平行和垂直阳极方向的流体运动,并研究液面高度及气体流量对流场的影响。
  • 刘旸,刘静欣,秦红,郭学益
    2014,(9):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78)
    摘要:
    采用Na2CO3-NaOH-NaNO3熔盐体系回收废弃电路板中的有价金属,考察Na2CO3-NaOH质量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碱料比等因素对有价金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熔盐体系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a2CO3-NaOH质量比5.3∶16、熔炼温度700 ℃、熔炼时间40 min、碱料比5∶1,在此条件下,锡、锌、铝、铅的转化率分别为84.55%、100%、93.71%、73.72%,铜以CuO形态富集在渣中。
  • 陈谦,李韧
    2013,(5):57-6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1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31)
    摘要:
    采用闪速熔炼 闪速吹炼、闪速熔炼 PS转炉吹炼、熔池熔炼 PS转炉吹炼这3种典型工艺的铜冶炼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环节的单位产品排气量均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的要求,按照单位产品废气排放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序为闪速熔炼 闪速吹炼工艺、闪速熔炼 PS转炉吹炼工艺和熔池熔炼 PS转炉吹炼工艺。对各主要大气污染源排气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配合其生产能力大、工艺先进的特征,有利于现有和新建铜冶炼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 常宏涛,季尚军,李梅,柳召刚,张称心
    2015,(3):36-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23)
    摘要:
    采用非皂化的酸性萃取剂P204和碱性萃取剂N235协同萃取钕。研究了P204与N235的配比、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稀土浓度对P204与N235协同萃取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235与P204以体积比6︰4、协同萃取剂与煤油的体积比1︰1、pH为3.0时协同萃取钕的效果最好,随着稀土料液浓度的增大,萃取量先增大后趋于平稳,并且最大饱和容量达28 g/L(REO),大于P204单独萃取钕的饱和容量。
  • 何小凤,李运刚,李智慧
    2014,(11):21-2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21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6340)
    摘要:
    在KCl-NaCl-NaF-(SiO2)熔盐体系中,以钼为基体,以电沉积法得到的硅为硅源,在电沉积硅的同时进行渗硅,成功制备了Mo-MoSi2梯度材料。考察了电沉积给电方式、电流密度、温度、时间和脉冲形式对沉积扩散层表面形貌、相结构、断面厚度以及硅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给电比直流给电的沉积效果好。合适的脉冲沉积参数为:电流密度750~1 000 A/cm2、温度800~850 ℃、t1/t2=0.7~1.5、沉积时间120~180 min。
  • 施洋
    2013,(1):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37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6144)
    摘要:
    采用高压酸浸法从Ramu镍红土矿中回收镍钴。详细介绍了矿浆处理、高压酸浸、循环浸出及矿浆中和、CCD逆流洗涤、中和除铁铝、氢氧化镍钴沉淀、深海填埋工艺(DSTP)等流程,并分析了工艺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全流程镍回收率~96%,钴回收率~94%。
  • 简锡明,谢永金
    2014,(10):20-2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07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885)
    摘要:
    结合生产实践,从能耗、综合利用、生产周期等方面对卡尔多炉处理铜阳极泥工艺进行分析,剖析了该工艺以及配置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预处理工艺及烟气吸收装置的改进建议。
  • 马保中,杨玮娇,王成彦,尹飞,陈永强
    2013,(7):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45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746)
    摘要:
    阐述并分析了处理红土镍矿的传统湿法工艺,总结了近年来湿法处理红土镍矿的新工艺,最后展望了红土镍矿处理工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指出加压酸浸—常规浸出(HPAL-AL)工艺、硝酸加压浸出工艺和矿改性后常压水浸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吴继烈
    2014,(6):34-3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91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325)
    摘要:
    对冰铜闪速吹炼和PS转炉吹炼工艺进行了分析,并以详尽的生产数据阐述了影响闪速吹炼工艺推广的杂质脱除、作业率、能耗等问题。在冰铜闪速吹炼工艺发展过程中,其产能将更大、配套系统将更优化,应朝着集中处理冰铜的方向发展。
  • 陶高驰,肖峰,蒋伟
    2014,(8):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4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126)
    摘要:
    介绍了日本大江山法从红土矿生产镍铁的情况,并将国内采用回转窑进行镍铁生产的实践情况与其进行了比较,对“Krupp-Renn”工艺冶炼硅镁镍矿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 邱泽晶,张红亮,王振宇,李劼
    2015,(1):18-2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3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103)
    摘要:
    以某500 kA特大型铝电解槽为对象,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得到电解槽各物理场的分布结果,进而提出一种将仿真结果与虚拟现实技术相融合的方法,最终创建一个数字化的500 kA虚拟铝电解槽。通过在3D虚拟现实平台上展示的结果表明,该成果能够创建一个完全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世界,能让参与者非常直观地全面掌握电解槽结构、槽内物理场的分布等,从而为铝电解的培训、展示、槽况诊断等提供强有力工具。
  • 高远,朱刘
    2014,(4):48-5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35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686)
    摘要:
    以还原ITO废料得到的铟锡合金为原料,氯化铟和氯化锌的混合盐为电解质,采用熔盐电解法经过两次电解,可以制备出纯度达到4N5的高纯铟,相对于湿法电解工艺,产率提高至少2倍,且工艺过程不产生废水。
  • 吴贤,吴永谦,王靖坤
    2014,(12):28-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2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423)
    摘要:
    采用合金碎化技术,实现了硝酸快速完全溶解贵金属多元合金废料中钯、银、铜等,实现了合金废料中银、钯与金、铂的高效彻底分离;采用硝酸盐蒸发热分解技术,实现了银与钯的高效彻底分离;采用控制溶液酸度、水合肼还原法实现了金与铂的高效彻底分离。合金废料中的钯、银回收率均达99%以上,金、铂回收率均达98%以上,其纯金属品位均达99.95%以上。
  • 吴喜龙,赵雨,贺小塘,王欢,李红梅,施秋杰,李勇,韩守礼,刘文,谭明亮,马子龙,李子璇,邹蕊鲜
    2014,(1):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8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340)
    摘要:
    采用四甲基氯化铵从含铂、钯的溶液中分离提纯铂和钯。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分离提纯铂和钯,可得到纯度大于99.95%的海绵铂和海绵钯,且铂、钯的直收率均大于99.8%。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能够规模化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俞娟,杨洪英,李林波,崔雅茹,朱军
    2014,(6):17-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72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221)
    摘要:
    在全湿法炼锌工艺中,原料中的氟和氯全部进入湿法系统,导致溶液中氟、氯离子超标,已成为制约全湿法炼锌工艺发展的瓶颈。分析了氟、氯离子对湿法炼锌系统的危害,阐述了目前氟、氯离子的脱除方法,提出了具有前景的硫酸锌溶液中氟、氯离子的脱除工艺。
  • 赵景富
    2013,(1):8-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64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97)
    摘要:
    介绍了采用回转窑—电炉法(RKEF)处理缅甸达贡山镍红土矿生产镍铁的中试试验过程,得到了下述最佳工艺参数:干燥后原矿含水20%~22%、回转窑预还原温度900 ℃、还原剂煤的配入量7%、镍品位19%,烟尘制粒时湿矿配入量为烟尘的25%、尘球含水30%,电炉熔炼时放渣温度1 550~1 600 ℃、镍铁合金放出温度1 450~1500 ℃。
  • 余跃,温治,刘训良,楼国锋,苏福永,豆瑞锋,郝小红,陆志方
    2013,(4):12-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1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74)
    摘要:
    对目前国内关于底吹熔炼炉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并对比了几种先进熔炼方法的技术特点,还对长径比、隔墙和氧枪等关键部位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底吹熔炼炉在流动、传质、单位床能力和单位能耗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 杨海琼,董海刚,赵家春,李博捷,范兴祥,吴跃东,吴晓峰,童伟锋
    2014,(3):29-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5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38)
    摘要:
    综述了从矿石、氯化物烟尘、赤泥、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主要工艺技术。根据国内外回收、提取钪的现状,从赤泥及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随着多种高效、清洁萃取剂的开发及应用,萃取法在回收钪方面的工业应用较为广泛,开发低成本、高容量、无毒性或低毒性、无污染的萃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寻求较易的分离、提纯钪的新工艺,是今后钪回收、提取的重要研究课题。
  • 杨声海,段良洪,夏志美,陈永明,唐朝波,何静
    2015,(11):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27)
    摘要:
    用线性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等考察了添加剂苄叉丙酮对锌—氨—氯化铵体系锌电沉积过程、电锌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叉丙酮抑制锌离子的还原过程,当其浓度为0.08 g/L时,锌的析出电位较未加入添加剂时负向移动了132 mV,交换电流密度由3.47×10-4 A/m2变为0.51×10-4 A/m2。苄叉丙酮没有改变锌电沉积的形核方式,仍为3D瞬时成核,但减小了晶体的生长速率。锌的形貌主要以层状为主,苄叉丙酮不仅使锌晶面生长具有择优取向,同时还能细化晶粒。
  • 朱茂兰,涂弢,朱根松,杨珏
    2014,(8):9-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61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15)
    摘要:
    概述了我国铜电积工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了铜电积工艺的成果与不足,重点评述对阳极材料、电积添加剂及其检测、电解液杂质离子除杂等的研究。
  • 董海刚,刘杨,范兴祥,赵家春,吴跃东,李博捷,童伟锋
    2013,(6):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2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13)
    摘要:
    综述了从矿石、冶炼废液、废催化剂、废旧合金物料中回收铼的主要工艺技术,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矿石及冶炼废液中回收铼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高效、清洁的离子交换树脂、萃取剂的开发将会是铼冶金领域的重大革新。从废催化剂、废旧合金等铼的二次资源中回收铼的研究较少,尚需开发适合于规模化、工业化应用的回收技术,这是今后铼回收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
  • 莫兴德,肖连生,张贵清,蔡旭东
    2014,(6):26-2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4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895)
    摘要:
    使用新型萃取剂HBL110从红土镍矿硫酸加压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镍,考察了萃取剂浓度、平衡pH、相比对镍萃取的影响,并绘制HBL110萃镍等温线。结果表明,在有机相体积组成为50% HBL110+50%磺化煤油,料液pH为2.5,有机相皂化率60%,相比O/A=1/1,萃取时间5 min,温度30 ℃的条件下,镍的单级萃取率达到96%,采用相比O/A=1/2,镍的5级逆流萃取率达到99%。负载有机相使用稀酸洗涤后,按照时间10 min、相比O/A=4/1、温度30 ℃、硫酸浓度100 g/L的优化条件进行4级逆流反萃,镍反萃率达到98.5%,反萃液镍浓度达到40 g/L,且反萃液杂质含量低。
  • 吴磊
    2012,(3):18-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869)
    摘要:
    描述了用FPGA实现嵌入式实时初晶温度采集与交换,设计了一套基于ARM9(EP9315)和FPGA的嵌入式实时在线初晶温度检测系统。经过近2年6次现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即便在高温和强磁场下,仍然具有系统稳定、测量实时准确等优点。适合在电解铝相关单位推广应用。
  • 王猛,张家靓,陈永强,王成彦
    2023,(5):100-1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862)     [HTML全文] ()     [PDF1.31 M]  [下载量](3859)
    摘要: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快速发展,磷酸铁锂电池使用量井喷式上升。在未来会产生大量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对其进行回收不仅可以缓解国内锂资源紧缺的问题也能减少含氟电解液带来的环境污染。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包括电池预处理、磷酸铁锂正极废料修复、全浸出回收、选择性提锂及提锂尾渣的回收等,总结归纳了各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工艺的经济性、回收率、环境影响等方面,对各个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 李栋
    2012,(10):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81)
    摘要:
    针对金银冶金过程中铂钯的分布特点,提出了采用黄药富集分离、氯钯酸铵—二氯二氨络亚钯联合沉淀、水合肼还原的方法从银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钯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所得海绵钯纯度大于99.95%,直收率大于97%。该工艺具有选择性分离钯效果好、过程无需赶硝、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 金创石1,2,张廷安1,曾勇1,洪正秀1,2
    2012,(3):39-4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84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76)
    摘要:
    对国内某难处理金精矿高压氧化渣进行氯化浸出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浸金率达到96.5%:次氯酸钠浓度10 g/L、pH=4、氯化钠浓度75 g/L、温度40 ℃、液固比3∶1、搅拌速度300 r/min、时间120 min。浸金液在室温采用1 g/L的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30 min,金吸附率达到99.2%。该方法污染少、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
  • 史娟华,于先进,张亚莉
    2013,(3):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76)
    摘要:
    以氯化钠为溶剂,加入适量次氯酸钠,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时间对氰化渣中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优试验条件下,金浸出率可以达到41%以上:浸出温度50 ℃、浸出时间3 h、液固比4。
  • 张江江,铁军,赵仁涛,张志芳
    2015,(1):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8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46)
    摘要:
    通过测量铝电解槽阳极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反映电流,并且使用屏蔽磁环屏蔽掉邻近的阳极、立柱母线、水平母线和跨接母线产生的干扰磁场。最后通过试验和COMSOL仿真,验证屏蔽磁环的可行性,实现电流分布连续监测。该测量方法简单,测量结果精确。
  • 曾纪术,陈锦全,杨眉,吴伯增
    2014,(10):64-6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1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45)
    摘要:
    对国产与日本产两种ITO靶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并对ITO靶材的断口形貌与靶材黑化结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国产靶材与日本靶材的相对密度、电阻率、失氧率等参数比较接近,二者均为单一晶相的固溶体。国产靶材的断面为“解理+韧窝”的脆—韧混合断裂,断裂面晶界上出现了粒径较大的无规则颗粒物;而日本靶材断面为解理脆性断裂,断裂面晶界清晰,无颗粒物出现。
  • 吴继烈,Andreas Flizwieser
    2014,(2):13-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8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01)
    摘要:
    讨论了高电流密度铜电解技术的理论基础,描述了该技术开发应用的两个案例,重点分析了投资运行成本、电能消耗、阳极钝化等问题。生产实践表明,该技术是一项高产能、高电流效率、低标煤能耗的强化电解技术,具有在铜及铅、锌、镍行业推广的前景。
  • 杨幼明,邓声华,谢芳浩,蓝桥发,沈文明,黄振华
    2012,(10):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6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76)
    摘要: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 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 mL,双氧水用量为20 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的含量分别降至11.47 mg/L、15.93 mg/L和150 mg/L。
  • 宋文臣,李宏,李昆,郑权
    2013,(7):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4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76)
    摘要:
    现行钒渣焙烧工艺中的钒渣高温物理热被浪费,对“熔融钒渣直接氧化钠化提钒”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条件下,试验过程中熔融钒渣流动性良好,焙烧后钒渣水浸率为50%~80%,焙烧后钒渣中的钒主要以偏钒酸钠的形式存在。新工艺是合理可行的,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 赵志龙,唐惠庆,郭占成
    2012,(5):43-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3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34)
    摘要:
    利用高温光学体视显微镜和高温热台研究MgO对CO还原Fe2O3中铁晶须成核、生长的影响,并结合SEM、EDS、TG、红外光谱等,从微观角度揭示MgO对还原过程气固界面上金属铁的析出形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MgO能有效改变氧化铁还原后析出铁的形态,抑制了铁晶须成核和生长;当掺入质量分数超过2%时,还原后金属铁全部以层状晶析出,无铁晶须形成。
  • 马家玉,杨鑫,姜跃华,杨小平,李劼
    2013,(10):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82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29)
    摘要:
    粉煤灰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铝电解得到金属铝是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其中粉煤灰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是关键。在参考海绵钛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铝粉煤灰直接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的新工艺,并对粉煤灰氯化、无水氯化铝精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尹健,柏登成,张念炳
    2014,(7):22-2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20)
    摘要:
    介绍了铝用阳极焙烧生产中实施重油改用天然气的能源结构调整情况,实施“油改气”技术,解决了重油容易结焦、受温度影响流动性变差、质量变化对生产影响的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条件和环境。
  • 李志,刘晓红,刘欣,贠全梅
    2013,(11):39-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5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05)
    摘要:
    以铂铑合金王水不溶渣为原料,利用过氧化钡熔融、盐酸溶解、氯化铵沉淀分离铂铑、亚硝酸钠溶液络合、氯化铵沉淀铑、盐酸溶解、离子交换除去贱金属、水合肼还原、通氢还原工艺制备了纯度99.95%以上的铑粉,贵金属回收率大于95%。并考察了回收工艺的原理和操作参数。
  • 李京伟,孙士瞳,郭占成
    2012,(12):47-5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1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95)
    摘要:
    以Pb-Sn合金为例,利用离心旋转加热炉研究了超重力对金属凝固组织偏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重力条件下,不同比例Pb-Sn合金凝固组织均出现分层现象,其中密度较小的富锡相富集在试样上部,而密度较大的富铅相则沉降在试样底部,中间为共晶组织,而且随着重力系数的增加这种分层现象也愈加明显。在存在密度差的情况下,超重力可以实现Pb-Sn合金中不同组织的偏析和分层。
  • 李慧,曾桂生,邵建广,邓孝荣
    2012,(3):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13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93)
    摘要:
    研究了砷碱渣中锑和砷的分离及过程动力学。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砷碱渣水热浸出时固液比、搅拌速度、浸出温度以及时间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砷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4、浸出温度 90 ℃、搅拌速度600 r/min、浸出时间60 min。砷浸出过程动力学方程为 ,反应活化能666.57 kJ/mol,属于化学反应控制。
  • 孔维长,伍赠玲,刘金艳
    2014,(8):14-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55)
    摘要:
    系统地介绍了硫砷铜矿的稳定性、化学浸出和生物浸出技术,重点论述了嗜中温菌和嗜热菌浸出硫砷铜矿的机理、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同时,对硫砷铜矿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王治钧,王靖坤,陈昆昆,李进,郭瑞,马光
    2014,(6):46-4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43)
    摘要:
    采用氧化酸浸—碱烧—水浸工艺处理某废旧高温合金粉末得到钽、铌、锆富集渣,然后经“分步浸出—萃取分离—离子交换除杂—氢氧化钠沉淀”制取五氧化二钽。结果表明,回收提纯的五氧化二钽可达到YS/T427-2000国标要求。
  • 蒋伟,蒋训雄,汪胜东,范艳青,刘巍
    2012,(3):22-2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537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31)
    摘要:
    对高钛渣进行了化学分析和XRD分析,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的试验探索,得到了以高钛渣为原料制备人造金红石TiO2-1的工艺。研究表明,加压浸出、强化焙烧—浸出工艺制备出的人造金红石TiO2品位大于92%,满足YS/T299-2010规定TiO2-1的要求,可为氯化钛白工艺提供优质的人造金红石原料。而直接浸出、还原焙烧—浸出、氧化焙烧—浸出难以满足其要求。
  • 王曼,谭军,陈启元,胡慧萍,姚腾猛
    2012,(5):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3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03)
    摘要:
    研究了“氧化还原—机械活化—盐酸浸出”的方法对钛铁矿中主要杂质离子铁离子浸出行为的影响,并采用XRD、SEM/EDS对处理前后的矿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氧化还原—活化处理,钛铁矿的物相明显发生改变,铁迁移至表面,形成了富铁的新表面,表面变得疏松、凹凸不平,出现了大量的微裂缝,铁浸出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 马家玉,姜跃华,杨小平
    2013,(9):31-3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79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99)
    摘要:
    在“粉煤灰—无水氯化铝—电解铝”的新工艺路线中,六水氯化铝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铝是关键。评述了六水氯化铝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方法,并在参考六水氯化镁脱水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水氯化铝的脱水方案。
  • 王超,蒋训雄,蒋伟,汪胜东,冯林永,董竑君
    2014,(9):16-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41)
    摘要:
    采用硫酸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浸出铜阳极泥卡尔多炉分银渣。结果表明,铋、锑被浸出进入溶液,铅转化为硫酸铅留在浸出渣中,从而实现铅与锑、铋的分离。在硫酸浓度2.5 mol/L、氯化钠浓度125 g/L、液固比4∶1、温度95 ℃、浸出时间4 h的条件下,铋、锑、铅、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8.67%、91.17%、0.56%和0.76%,金几乎不被浸出。
  • 周军,张华,宋永辉,王丽君,党晓娥,张秋利
    2015,(10):71-7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6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13)
    摘要:
    分析含铁氰化提金尾液的来源、特点及其危害,重点对具有离子交换法吸附、解吸含铁氰化提金尾液的原理、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或电吸附处理技术对含铁氰化提金尾液进行预处理是解决离子交换法处理此类废水瓶颈的最佳途径。
  • 张承龙,李华媛,周凤飒,白建峰,王景伟,赵新,王鹏程
    2014,(4):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4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87)
    摘要:
    废弃线路板(PCB)浸出液经萃取提铜除铁后利用P507富集分离浸出液中的Ni2+,考察萃取剂浓度、皂化率、相比(O/A)、萃取时间、浸出液pH对Ni2+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皂化率为30%、相比1∶1、P507浓度20%、萃取搅拌时间3 min、浸出液pH 2.07的条件下,PCB微生物浸出液中Ni2+的萃取率可达99.4%以上。
  • 陈启元,韩雪涛,胡慧萍
    2012,(8):45-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0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73)
    摘要:
    采用腐蚀失重、塔菲尔曲线、恒电流放电等方法研究了纯铝在4 mol/L NaOH-乙醇体系以及添加了酒石酸钾钠体系中的腐蚀与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4 mol/L NaOH+50%乙醇体系能极大地降低析氢含量,缓蚀率可以达到53.09%,添加酒石酸钾钠后析氢腐蚀进一步降低。
  • 沈冰,李贤
    2015,(10):49-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8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70)
    摘要:
    对某公司3台240 kA铝电解槽进行了电热场和能量平衡技术测试,评价了进电母线断面的选择、电流分配、能量支出的合理性,为改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提供了依据。
  • 张保国,李继东,王一雍,张明杰
    2015,(3):57-6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3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54)
    摘要:
    以氧化镁为原料,在MgF2-LiF-KCl电解质体系中采用熔盐电解制备铝镁合金,考查电解时间、电流强度对电流效率以及合金中镁含量的影响,并采用连续脉冲—计算机法测量电解过程反电动势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镁含量随电流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电解时间逐渐增大。在3 A的电流强度下电解2 h的电流效率达87%,加料前后平均反电动势降低0.5 V,氧化镁(1%)的加料周期约45 min。铝镁合金中镁浓度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偏析现象。
  • 张伟国
    2018,(2):54-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8)     [HTML全文] ()     [PDF380.68 K]  [下载量](3353)
    摘要:
    祥光铜业采用高浓度二氧化硫转化技术,处理烟气气浓16%~18%。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在高效、环保、能耗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 刘亚洁,李江,陈功新,徐玲玲,徐蔚云,孙占学,林永生,柳建设
    2016,(4):37-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6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51)
    摘要:
    进行装柱量为9 kg高氟低硫铀矿石的添加黄铁矿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粒度-3.0 mm、纯度41.64%黄铁矿1.5%时,经过80 d的浸出,加黄铁矿加菌试验柱铀渣计浸出率为90.00%,酸耗3.97%,总铁浸出量54.36 g;不加黄铁矿加菌对照柱铀浸出率为88.50%,酸耗4.05%,总铁浸出量49.47 g;加黄铁矿不加菌的化学浸出对照柱铀浸出率为77.20%,酸耗3.95%,总铁浸出量34.30 g。向低硫铀矿石中添加适量黄铁矿的生物浸出方法可以提高铀浸出率。
  • 任玲,夏德宏,任春晓
    2012,(3):26-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0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29)
    摘要:
    将蓄热燃烧技术的优点与金属镁还原工艺的特点相结合,开发了具有66支还原罐的大型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应用FLUENT软件对炉膛内流动、燃烧及耦合换热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将蓄热燃烧技术应用于金属镁还原炉,可以形成均匀的流场和温度场,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倒焰式还原炉炉内流场不均匀及上下排还原罐温度不一致的问题。将新型还原炉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较传统还原炉炉温均匀性提高70%,单炉产量提高1倍以上,还原周期缩短1.5 h,还原罐的使用寿命延长30天,吨镁能耗降低60%。
  • 刘卫,姚桢,陈毅
    2017,(10):36-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21)
    摘要:
    以改质沥青—煤焦油混合粘结剂为基体,添加B4C制备改性粘结剂,并以电煅无烟煤、沥青焦、熟碎为骨料和改性粘结剂制备铝电解用炭间糊,研究B4C添加量对制备炭间糊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4C添加量的增加,制备炭间糊的灰分、电阻率、耐压强度、残炭率逐渐增大,挥发分、膨胀/收缩率、失重速率逐渐减小;B4C在高温下与O2、CO等小分子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硼高温熔融,可以有效减缓粘结剂热解缩聚产生的体积变化和快速失重,并改善粘结焦的致密程度;当B4C添加量为3%时,制备炭间糊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
  • 郭光辉,陈珊,张利玉,严铁军,刘芳芳
    2014,(3):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08)
    摘要:
    以模拟三氯化铁蚀刻废液为铁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LiFePO4/C正极材料。利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制得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考察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锂源、碳源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锂为锂源,葡萄糖为碳源在650 ℃煅烧6 h制得的材料有较好的电性能。
  • 吴思鸿,张焕然,张永锋,刘建强,衷水平,林家永
    2017,(11):54-5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0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08)
    摘要:
    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稀贵厂阳极泥处理采用酸浸氧化脱铜—奥图泰卡尔多炉粗炼—银电解精炼—金精炼工艺。设计年处理量2 000 t铜阳极泥,白银年产量176 t,黄金年产量4.8 t。从银电解精炼工艺、设备应用等方面分析生产前期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工艺调整、设备优化改造两方面对银电解精炼作业进行优化,使银电解精炼稳定产出合格的银粉。
  • 刘建华,陈步明
    2012,(7):48-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6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91)
    摘要:
    利用线性电位扫描法(LSV)、循环伏安法(CV)和塔菲尔曲线(Tafel)对不同锡含量的铅钙锡合金阳极在铜电解沉积360 h后进行电化学分析,并结合失重法测定合金的阳极腐蚀速率。结果表明,铅钙锡合金阳极的耐蚀性能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 刘全民,蒋训雄,贾成科
    2014,(8):60-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85)
    摘要:
    以硫酸亚铁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空气为氧化剂,通过沉淀氧化法合成超细四氧化三铁,并考察碱比、合成温度、氧化速度等对合成产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比2.1~2.2、温度80~90 ℃、氧化时间2~3 h的条件下,合成的四氧化三铁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高。磁粉的形貌与磁性能关系密切。
  • 邓庚凤,何桂荣,黄崛起,徐鹏
    2014,(2):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78)
    摘要:
    以载体支撑可剥离超薄铜箔的制备工艺为研究对象,用SEM考察电沉积时间、搅拌方式、电流密度及溶液温度等对铜箔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搅拌,溶液温度45~50 ℃,电流密度15 A/dm2,在载体亮面电沉积6 s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厚度小于5 ?m超薄铜箔层。
  • 冯治棋,戴培华,席博
    2013,(11):46-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5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66)
    摘要: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11)上制备出LaNiO3薄膜,并通过XRD、SEM等进行表征。结果表眀,LaNiO3薄膜在未退火状态下出现一定的择优取向,在空气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结晶性更好,出现钙钛矿型结构;900 ℃退火时出现杂相,LaNiO3发生分解导致薄膜表面形貌发生巨大变化。电阻率与结构中的氧空位有密切联系,退火温度增加,氧空位减少,电阻率减小。在700 ℃退火时可以得到1.59 Ω?cm的最小电阻率。
  • 安剑刚
    2013,(12):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4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7)
    摘要:
    对某公司富氧底吹炼铅工业试生产情况进行了介绍。试生产表明,控制渣温在1 000~1 150 ℃,保持合适的氧料比、铅坝高度和渣坝高度有利于提高一次沉铅率;采取混合料制粒措施有利于降低烟尘率;稳定底吹炉下料量、加强底吹炉生产的连续平稳性,有利于提高氧枪使用寿命。并对生产系统中常见设备的运行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 赵仁涛,林立明,张志芳,铁军
    2014,(1):28-3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5)
    摘要:
    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功率谱估计法对500 kA铝电解槽阳极磁场数据和阳极电流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同一电解槽不同阳极导杆电流的频谱特征,并将分析结果与因子分析的磁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电解槽两侧的磁场呈不同分布状态,与立柱母线同侧的A侧磁场强度数据波动幅度大,其中靠近立柱母线的两根阳极导杆磁场强度较小;立柱母线对面的B侧磁场强度分布均匀。A侧阳极电流信号功率谱曲线2个主谱峰对应的频率分别为0.012 Hz、0.023 Hz,B侧阳极电流信号功率谱曲线主谱峰对应的频率为0.000 1 Hz。
  • 王维,郑更银
    2013,(7):13-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4)
    摘要:
    采用钠离子交换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电解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回收铅,考察了电解温度、阴极电流密度、氢氧化钠浓度、铅膏量等因素对电流效率和槽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阴极电流密度585 A/m2、阴极电解液(NaOH)浓度15%、温度55 ℃,不锈钢阴极铅膏量25 g(铅膏层厚度8~10 mm)。在该条件下,电流效率可以达到91%。
  • 陈亮,王勇,熊振坤,陈斌
    2013,(9):15-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1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40)
    摘要:
    介绍了从电子脚镀锡铜针中回收锡和铜的工艺研究及生产实践。采用常温碱性电解脱锡,电解液无须加热循环流动,控制电流密度200 A/m2、槽电压0.2~0.4 V,电解液含Sn 8~15 g/L、NaOH 60~120 g/L时,铜、锡的直收率分别达到99.7%和94.5%。脱锡铜针抛光处理后可以直接电解生产符合GB/T467-2010标准中Cu-CATH-1要求的阴极铜,电解条件:装填光亮铜针高出电解液面5 cm以上,电流密度200 A/m2,槽电压0.7 V,电解液含Cu 45~50 g/L、H2SO4 150~180 g/L。
  • 袁海滨,宋兴诚,唐都作,陈 钢,蔡 兵,张歆海
    2015,(8):15-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6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32)
    摘要:
    阐述了目前国内铜熔炼澳斯麦特炉与艾萨炉的炉砖使用寿命情况。分析了影响熔炼炉炉砖使用寿命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同行成熟的操作经验,提出了延长顶吹熔炼炉炉砖使用寿命的措施和方法。
  • 吴喜龙,王欢,贺小塘,李子璇,肖雄,赵雨
    2014,(9):39-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4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25)
    摘要:
    研究了HCl/Cl2体系溶解预处理后的失效醋酸乙烯催化剂,以海绵钯为还原剂从含金、钯的盐酸溶液中还原金,得到的海绵金用稀硝酸煮洗除去过量钯粉,还原母液用硫化钠沉钯后精炼。提纯得到金、钯的产品纯度大于99.95%,回收率大于99.8%。
  • 贾瑞博,张惠,刘中兴,伍永福,王亮亮
    2012,(5):21-2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24)
    摘要: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四阳极制钠电解槽的三维电磁场数学模型,获得了电解槽内磁感应强度、电磁力等的分布情况。
  • 崔志祥,王智,魏传兵,王海滨,候鹏,杜武钊
    2018,(4):24-2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10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17)
    摘要:
    详细介绍了两步炼铜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新工艺的操作条件和技术参数。原料(包括精矿和熔剂)无需经过预处理,只需简单抓配混合后加入到多元炉,产出的热态白冰铜经过导锍管进入火精炉,2台火精炉交替作业,直接产出阳极铜,保证了整个生产系统的连续性。该工艺于2015年10月份建成投产,目前生产能力为年处理175万t混合矿料。
  • 李春丽,马子敬,祁卫玺,鲁佳,许新乐,成春春
    2014,(2):21-2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94)
    摘要:
    以青海省黄河鑫业有限公司电解铝生产为例,对其进行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计算,通过计算数据的量化分析,提出了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的关键环节。
  • 卢红波
    2012,(10):55-5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4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87)
    摘要:
    采用HSC Chemistry 5.0热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了As2O3真空碳热还原制备粗金属砷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挥发过程、碳热还原过程及砷蒸汽冷凝过程。结果表明,常压下As2O3在773 K时以As4O6(g)双原子气态形式挥发,而在100 Pa下挥发只需473 K即可,与实际情况一致;As2O3(g)气体参与碳热还原过程的可能性较小,As2O3(s)粉末、As4O6(g)气体在100 Pa真空压力下参与碳热还原反应温度分别是473~810 K、873 K,该温度均低于常压碳热还原过程所需温度(893~1 203 K);砷蒸汽的冷凝过程是As4(g)蒸汽先凝结成液态砷后,再冷凝成固态粗金属砷。
  • 胡卫文,徐旭东,欧阳坤
    2015,(8):24-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83)
    摘要: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采用无烟粒煤为还原剂最大的富氧侧吹还原炉开炉试生产情况和技术指标。工业生产实践表明,该侧吹还原炉技术先进、投资省、工艺稳定、吨铅综合能耗低、工作环境好。
  • 刘美林,刘国梁,武彪,温建康
    2012,(7):1-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69)
    摘要:
    采用硫酸作浸出剂,对新疆土屋低品位氧化铜矿进行堆浸工业试验,重点考察了不同粒度和矿堆堆高的渗透性、铜浸出率及酸耗的变化,并探讨了当地气候条件对堆浸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的矿石堆浸60天,铜浸出率可达80%以上。吨矿酸耗和水耗分别为24.2 kg和164 kg,吨铜酸耗和水耗分别为9.4 t和63.9 t。该矿采用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回收铜是可行的。
  • 朱来东,鲁兴武,易超,何国才
    2014,(7):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34)
    摘要:
    采用二段逆流浸出—沉钒—氨溶重结晶—再提纯的工艺流程从废旧催化剂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钨、钼、钒。结果表明,控制浸出温度70 ℃,时间3.5 h,碳酸钠浓度350 g/L,液固比3∶1,钨、钼、钒浸出率均在95%以上,综合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
  • 孙留根,袁朝新,王云,孙彦文,常耀超,徐晓辉,杜齐平,刘永涛
    2015,(4):38-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3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01)
    摘要:
    简要介绍了难处理金精矿氰化类和非氰化类处理方法的机理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及应用现状,综合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
  • 曲胜利,李天刚,董准勤,栾会光
    2012,(3):10-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8)
    摘要:
    详细介绍富氧底吹造锍捕金处理复杂铜精矿的生产实践和该技术的主要工艺特点及优势。着重比较了目前国内两个炼铜底吹炉设计异同之处,并对该工艺设计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 郭光辉,陈珊,刘芳芳,张利玉
    2014,(2):57-6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3)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u2V2O7,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纯度高,微粒形貌规整、表面光滑、粒径小。用其组装的电池经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样品初始放电比容量为682.8 mAh/g,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逄启寿,谢明春
    2012,(6):44-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7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2)
    摘要:
    应用Fluent软件对混合澄清槽的搅拌混合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以水相和有机相(P507)两种液体为模拟对象,搅拌器采用上两层为平直叶桨和下层为涡轮桨的三层组合桨。结果表明,搅拌轴中心即前室口上方产生低压区,从而使前室液体抽吸至混合室,并在混合室内形成了周期性的上下循环流动;各层叶轮转矩由上而下逐渐递增。
  • 董竑君,蒋训雄,范艳青,张登高,汪胜东,冯林永,刘巍
    2014,(9):55-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69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7)
    摘要:
    以二氧化硫为还原剂从铜阳极泥的酸浸含碲溶液中直接还原沉淀得到粗碲。结果表明,添加氯化钠有利于促进碲的还原,但也会增加铜的沉淀析出,沉碲前应预先除去溶液中的大部分铜。在下述综合条件下,碲的沉淀率为99.03%、粗碲含碲82.7%:温度80 ℃、氯化钠40 g/L、二氧化硫流量92.8 mL/min、还原时间1.5 h。
  • 李波,朱军,李进,许万祥,郭瑞
    2015,(5):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3)
    摘要:
    采用电化学溶解法对含Co、Cr、Al、W、Mo、Hf等金属的镍基高温合金废料在硫酸中的溶解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液酸度、温度、电解液Ni2+浓度对电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电流密度300 A/m2、硫酸浓度1 mol/L、电解液温度40 ℃的条件下平均槽电压为2.4 V,电解1 t合金的能耗为2 083 kWh,电流效率98.46%。与硫酸体系相比,盐酸体系下稀散金属能在阳极泥中得到更好的富集。
  • 罗文波,王吉坤
    2015,(5):58-6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2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1)
    摘要:
    采用D2EHPA对高铁硫酸锌溶液中的铟进行萃取,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混合时间、相比、温度、料液酸度对铟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2EHPA浓度20%、混合时间2 min、相比(O/A)=1/10、温度20 ℃、料液酸度30 g/L的最佳条件下,经过两级逆流萃取,料液中的铟萃取率达到98.5%以上。
  • 段东平,周娥,陈思明,李婷,夏光祥
    2012,(5):33-3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8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66)
    摘要:
    某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精矿,银以固溶体形态存在于方铅矿及闪锌矿中。直接氰化时,银浸出率<10%,金浸出率<50%,因此应先进行预处理以提高金银浸出率。结果表明,对含金、银、铜、铅、锌的多金属精矿,采用氨浸—氰化或氨浸—酸脱铅—氰化方案可以得到良好效果。在85~100 ℃、0.2 MPa氧压条件下进行氨性浸出后,铜、锌浸出率分别达到99%及93.8%,铅转化率94.8%,再进行常规氰化,金、银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8%及99%。
  • 谭力铭,胡慧萍,廖俊梅,王彩霞,李超
    2014,(9):62-6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1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61)
    摘要:
    以Versatic10为萃取剂从含钙、镁、钾、钠的模拟硫酸锰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锰。在萃取剂浓度30%、皂化率50%、相比O/A=4/1、35 ℃两级逆流萃取10 min后,得到平均锰含量为13.5 g/L的负载有机相,锰萃取率达85.34%。负载有机相和2 mol/L硫酸反萃液在相比O/A=8/1、反萃温度35 ℃、两级逆流反萃的条件下,得到平均锰含量为107.89 g/L的反萃后液,锰反萃率达99.94%,其中钙、镁、钾、钠的浓度均小于15 mg/L。反萃后液经活性炭吸附、浓缩结晶并干燥后,获得了满足电池级高纯硫酸锰要求的一水硫酸锰产品。
  • 靳冉公,王云,李云,孙留根
    2014,(7):38-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7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9)
    摘要:
    考察碱性硫化钠体系浸出某难处理含锑金精矿过程中金锑分离和综合回收,探讨浸出条件对金和锑浸出的影响,重点对该体系中金的浸出机理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硫化钠80 g/L、氢氧化钠20 g/L、常温条件下锑的浸出率达到95.3%,有10.3%的金伴随浸出,同时揭示了金浸出率随电位及温度变化的规律。
  • 李 勇,熊庆峰,贺小塘,姚禹,肖 雄,王 欢,赵 雨,宁显雄
    2017,(8):40-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8)
    摘要:
    采用火法熔炼技术对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熔炼富集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捕集剂、还原剂、造渣剂等用量对铂钯铑综合回收率的影响。最佳熔炼工艺条件:反应时间4 h、捕集剂Fe3O4用量为物料量的20%、还原剂用量9%、CaO用量40%、熔炼温度1 450 ℃,金属铂钯铑的综合回收率可达到97%以上。熔炼产物PGM-Fe合金的主要成分是单质铁,含量为91%~93%,铂族金属含量在4%~5%。
  • 陈谦
    2013,(9):67-7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2)
    摘要:
    针对铜火法冶炼生产过程中含重金属污染物的烟气排放产生工序多、重金属类别多等特点,就行业含重金属废气控制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监测方案与建议。
  • 成维,黄美松,杨露辉,贾帅广,杨涛,包新军
    2014,(6):55-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48)
    摘要:
    研究了镧热还原法制备高纯金属铕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确定了制备工艺参数,并探讨了影响金属纯度的因素和应用存储的方法。结果表明,以5N高纯氧化铕为原料,自制金属镧为还原剂,在高真空(0.001 Pa)钽片炉内1 100 ℃还原、蒸馏得到了纯度为99.983%的高纯金属铕。
  • 胡杨甲,张一敏
    2014,(9):34-3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99)
    摘要:
    研究了钙含量对高钙云母型含钒页岩钠盐焙烧提钒水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中氧化钙含量对钒水浸率影响很大。反应物CaCO3与V2O5的摩尔比大于2∶1时,850 ℃焙烧时主要产物为Ca3V2O8和Ca2V2O7,从而导致钒的水浸率偏低。热力学计算表明,钒酸钙盐在酸性溶液中比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大,因此对于高钙云母型含钒页岩可以考虑采用钠盐焙烧—水浸—酸浸或者钠盐焙烧—酸浸的方法提高钒的回收率。未除钙焙烧样通过稀酸浸出,最终获得了73%的钒浸出率。
  • 黄凤祥,满瑞林,刘小勤,张建,刘晶晶
    2014,(1):66-7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8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69)
    摘要:
    简要介绍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耦合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包玺芳,陈林,马跃忠,解永旭,任萍
    2012,(12):52-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7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65)
    摘要:
    将钠还原原生一次粒子采用搅拌预团化、高温热处理凝聚团化、氢化制粉以及镁还原脱氢脱氧等工艺处理,制备出松装密度大于3.0 g/cm3的金属钽粉。该方法制备金属钽粉的成本大幅下降,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合金添加剂和钽材加工。
  • 张登凯
    2013,(10):56-5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53)
    摘要:
    针对国内某厂锌加压浸出工艺对矿物给料粒度及浓度的要求,对传统磨矿工艺与搅拌磨工艺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搅拌磨技术应用于该领域的优越性,并介绍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 张波,杨达朋,赵青,史培阳,刘承军,姜茂发
    2014,(7):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59)     [HTML全文] ()     [PDF485.50 K]  [下载量](2944)
    摘要:
    分别通过水解法和黄钠铁矾法进行酸性溶液中铁的析出分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解法铬铁分离效果不佳。采用黄钠铁矾法可有效脱除铬铁矿硫酸浸出液中的铁,在溶液pH=-0.87、165 ℃加入适量晶种后,铁的脱除率接近100%,铬的损失率低于7%,铬铁分离效果良好。
  • 徐芳,王军涛,来梦泽,陈静
    2015,(4):8-1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44)
    摘要:
    基于CALPHAD方法对MNO3-Ca(NO3)2(M=Li, Na, K)二元相图的试验数据首次进行了热力学优化拟合,得到了3个二元相图的过量混合热力学性质的参数及Ca(NO3)2的熔化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并用拟合的参数计算了3个二元相图,最后将计算得到的相图与试验相图进行了比较。
  • 李世平,余坦,韦国龙,倪常凯
    2012,(12):36-3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43)
    摘要:
    研究了从含锗、铟、锌、铜的硫酸溶液中分离提取锗、铟、锌、铜的全萃取工艺流程。采用P204萃取铟、锌、铜,并用常规方法生产金属铟、ZnSO4?7H2O、粗铜粉。采用N235萃取锗、水解法生产锗精矿。结果表明,本工艺流程简单,分离提取效率高,成本低。
  • 郭勤,于苗苗,李江,刘亚洁,史维浚,潍俊,郑福存
    2015,(1):42-4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32)
    摘要:
    采用连续稀释法分别从江西和广东某铀矿生物冶金现场筛选得到两株亚铁氧化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细菌分别为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microbium ferrooxidans)和氧化亚铁钩端微螺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在氯离子浓度在1 g/L以内,对细菌亚铁氧化活性基本没有影响;1~2 g/L铁氧化活性有所降低,但是细菌通过调节依然能够适应并维持比较高的活性;氯离子浓度大于2 g/L后亚铁氧化活性急速下降,当氯离子浓度大于3 g/L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亚铁氧化活性很低。
  • 叶龙刚,李云,唐朝波,唐谟堂,张文海
    2014,(2):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26)
    摘要:
    针对铜钴伴生硫化矿冶炼的难题,提出了氧化造锍熔炼—还原造锍熔炼—氧化吹炼的工艺流程,以提高钴回收率、缩短钴回收流程。对氧化造锍熔炼—还原造锍熔炼过程中钴的分配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氧化造锍阶段,低操作温度和低冰铜品位可大幅提高钴在锍和渣中的分配比;在还原造锍阶段,低的还原温度和造高含铁冰铜都有利于钴的富集和回收。在典型的闪速熔炼—还原贫化工艺过程中钴的最大回收率为65%,可通过改变操作工艺条件来提高钴回收率。
  • 张婷婷,张臻悦,徐志高,李琼,池汝安
    2014,(8):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09)
    摘要:
    采用氯化铵和硝酸铵配成的混合铵盐作浸出剂,用柱浸模拟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混合铵盐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pH和流速等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浸出剂对该稀土矿有较高的稀土浸出率,且能较好地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最优工艺条件为:NH4Cl和NH4NO3的质量比8∶2、浸出剂质量浓度10 g/L、浸出液pH=4.0、液固比2∶1、流速0.5 mL/min,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29%,黏土矿物的线膨胀率为2.738%。
  • 黄炳行,邓永光,王雨红,粟海锋
    2013,(6):11-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0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02)
    摘要:
    采用氯化亚铜沉淀法脱除锰电解液中的氯离子,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铜和铁粉用量等因素对氯离子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用量对氯离子脱除率的影响最大,较适宜的脱氯条件为: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30 min,硫酸铜用量30.0 g/L,铁粉用量3.0 g/L。在此条件下,氯离子的脱除率为60.8%。
  • 周义朋,沈照理,史维浚,孙占学,刘金辉,刘亚洁
    2015,(1):37-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4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90)
    摘要:
    随着地浸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工艺很难简单地用传统的酸、碱分类方法进行界定,出现工艺归类与地浸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也造成了技术交流的不便。在综述目前主要地浸工艺及其铀迁移原理的基础上,对地浸采铀工艺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别以地浸工作液pH和浸出铀的迁移形式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 王建芳,庄素凯,杨和平,李建涛
    2013,(5):40-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9)
    摘要:
    介绍某公司年产20 t铟生产线从碱渣中回收铟、延长有机相使用周期的方法,以及从高氟、氯、砷含铟物料中回收铟时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工艺改进,提高了铟锭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袁海滨,陈钢,杨建中
    2015,(3):8-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9)
    摘要:
    稀氧燃烧技术在铜阳极精炼炉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稀氧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约为煤气燃烧烟气量的22.4%,每吨阳极铜的能耗由应用前的大于88 kgce降低至42 kgce。稀氧燃烧技术对铜水提温较快,加速了氧化脱硫作业,炉内温度调整灵活、迅速,还原结束铜水温度达到1 190 ℃以上,满足阳极板正常浇铸的需要。
  • 包稚群,瞿仁静,朱良
    2012,(5):15-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0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1)
    摘要:
    采用“两段熔炼法”电炉熔炼锡精矿直接产出弃渣工艺可以缩短流程、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详细介绍了生产中的配料、熔炼、操作制度。获得的主要生产指标:直收率96.3%~98.9%,回收率98.8%~99.5%,渣含锡0.2%~2.9%,吨矿电耗779~1 099 kWh。
  • 龚志军,伍永福,刘中兴,武文斐
    2014,(10):24-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0)
    摘要:
    模拟电解熔盐制钠过程中阳极气泡的运动,测量气泡周围流场的变化,分析阳极气泡运动对电解槽内熔盐流场的影响。利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测量得到平行和垂直阳极方向的流体运动,并研究液面高度及气体流量对流场的影响。
  • 刘旸,刘静欣,秦红,郭学益
    2014,(9):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78)
    摘要:
    采用Na2CO3-NaOH-NaNO3熔盐体系回收废弃电路板中的有价金属,考察Na2CO3-NaOH质量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碱料比等因素对有价金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熔盐体系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a2CO3-NaOH质量比5.3∶16、熔炼温度700 ℃、熔炼时间40 min、碱料比5∶1,在此条件下,锡、锌、铝、铅的转化率分别为84.55%、100%、93.71%、73.72%,铜以CuO形态富集在渣中。
  • 陈谦,李韧
    2013,(5):57-6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1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31)
    摘要:
    采用闪速熔炼 闪速吹炼、闪速熔炼 PS转炉吹炼、熔池熔炼 PS转炉吹炼这3种典型工艺的铜冶炼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环节的单位产品排气量均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的要求,按照单位产品废气排放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序为闪速熔炼 闪速吹炼工艺、闪速熔炼 PS转炉吹炼工艺和熔池熔炼 PS转炉吹炼工艺。对各主要大气污染源排气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配合其生产能力大、工艺先进的特征,有利于现有和新建铜冶炼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 常宏涛,季尚军,李梅,柳召刚,张称心
    2015,(3):36-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23)
    摘要:
    采用非皂化的酸性萃取剂P204和碱性萃取剂N235协同萃取钕。研究了P204与N235的配比、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稀土浓度对P204与N235协同萃取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235与P204以体积比6︰4、协同萃取剂与煤油的体积比1︰1、pH为3.0时协同萃取钕的效果最好,随着稀土料液浓度的增大,萃取量先增大后趋于平稳,并且最大饱和容量达28 g/L(REO),大于P204单独萃取钕的饱和容量。
  • 何小凤,李运刚,李智慧
    2014,(11):21-2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21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6340)
    摘要:
    在KCl-NaCl-NaF-(SiO2)熔盐体系中,以钼为基体,以电沉积法得到的硅为硅源,在电沉积硅的同时进行渗硅,成功制备了Mo-MoSi2梯度材料。考察了电沉积给电方式、电流密度、温度、时间和脉冲形式对沉积扩散层表面形貌、相结构、断面厚度以及硅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给电比直流给电的沉积效果好。合适的脉冲沉积参数为:电流密度750~1 000 A/cm2、温度800~850 ℃、t1/t2=0.7~1.5、沉积时间120~180 min。
  • 施洋
    2013,(1):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37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6144)
    摘要:
    采用高压酸浸法从Ramu镍红土矿中回收镍钴。详细介绍了矿浆处理、高压酸浸、循环浸出及矿浆中和、CCD逆流洗涤、中和除铁铝、氢氧化镍钴沉淀、深海填埋工艺(DSTP)等流程,并分析了工艺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全流程镍回收率~96%,钴回收率~94%。
  • 简锡明,谢永金
    2014,(10):20-2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07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885)
    摘要:
    结合生产实践,从能耗、综合利用、生产周期等方面对卡尔多炉处理铜阳极泥工艺进行分析,剖析了该工艺以及配置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预处理工艺及烟气吸收装置的改进建议。
  • 马保中,杨玮娇,王成彦,尹飞,陈永强
    2013,(7):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45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746)
    摘要:
    阐述并分析了处理红土镍矿的传统湿法工艺,总结了近年来湿法处理红土镍矿的新工艺,最后展望了红土镍矿处理工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指出加压酸浸—常规浸出(HPAL-AL)工艺、硝酸加压浸出工艺和矿改性后常压水浸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吴继烈
    2014,(6):34-3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91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325)
    摘要:
    对冰铜闪速吹炼和PS转炉吹炼工艺进行了分析,并以详尽的生产数据阐述了影响闪速吹炼工艺推广的杂质脱除、作业率、能耗等问题。在冰铜闪速吹炼工艺发展过程中,其产能将更大、配套系统将更优化,应朝着集中处理冰铜的方向发展。
  • 陶高驰,肖峰,蒋伟
    2014,(8):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4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126)
    摘要:
    介绍了日本大江山法从红土矿生产镍铁的情况,并将国内采用回转窑进行镍铁生产的实践情况与其进行了比较,对“Krupp-Renn”工艺冶炼硅镁镍矿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 邱泽晶,张红亮,王振宇,李劼
    2015,(1):18-2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3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5103)
    摘要:
    以某500 kA特大型铝电解槽为对象,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得到电解槽各物理场的分布结果,进而提出一种将仿真结果与虚拟现实技术相融合的方法,最终创建一个数字化的500 kA虚拟铝电解槽。通过在3D虚拟现实平台上展示的结果表明,该成果能够创建一个完全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世界,能让参与者非常直观地全面掌握电解槽结构、槽内物理场的分布等,从而为铝电解的培训、展示、槽况诊断等提供强有力工具。
  • 高远,朱刘
    2014,(4):48-5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35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686)
    摘要:
    以还原ITO废料得到的铟锡合金为原料,氯化铟和氯化锌的混合盐为电解质,采用熔盐电解法经过两次电解,可以制备出纯度达到4N5的高纯铟,相对于湿法电解工艺,产率提高至少2倍,且工艺过程不产生废水。
  • 吴贤,吴永谦,王靖坤
    2014,(12):28-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2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423)
    摘要:
    采用合金碎化技术,实现了硝酸快速完全溶解贵金属多元合金废料中钯、银、铜等,实现了合金废料中银、钯与金、铂的高效彻底分离;采用硝酸盐蒸发热分解技术,实现了银与钯的高效彻底分离;采用控制溶液酸度、水合肼还原法实现了金与铂的高效彻底分离。合金废料中的钯、银回收率均达99%以上,金、铂回收率均达98%以上,其纯金属品位均达99.95%以上。
  • 吴喜龙,赵雨,贺小塘,王欢,李红梅,施秋杰,李勇,韩守礼,刘文,谭明亮,马子龙,李子璇,邹蕊鲜
    2014,(1):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8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340)
    摘要:
    采用四甲基氯化铵从含铂、钯的溶液中分离提纯铂和钯。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分离提纯铂和钯,可得到纯度大于99.95%的海绵铂和海绵钯,且铂、钯的直收率均大于99.8%。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能够规模化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俞娟,杨洪英,李林波,崔雅茹,朱军
    2014,(6):17-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72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4221)
    摘要:
    在全湿法炼锌工艺中,原料中的氟和氯全部进入湿法系统,导致溶液中氟、氯离子超标,已成为制约全湿法炼锌工艺发展的瓶颈。分析了氟、氯离子对湿法炼锌系统的危害,阐述了目前氟、氯离子的脱除方法,提出了具有前景的硫酸锌溶液中氟、氯离子的脱除工艺。
  • 赵景富
    2013,(1):8-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64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97)
    摘要:
    介绍了采用回转窑—电炉法(RKEF)处理缅甸达贡山镍红土矿生产镍铁的中试试验过程,得到了下述最佳工艺参数:干燥后原矿含水20%~22%、回转窑预还原温度900 ℃、还原剂煤的配入量7%、镍品位19%,烟尘制粒时湿矿配入量为烟尘的25%、尘球含水30%,电炉熔炼时放渣温度1 550~1 600 ℃、镍铁合金放出温度1 450~1500 ℃。
  • 余跃,温治,刘训良,楼国锋,苏福永,豆瑞锋,郝小红,陆志方
    2013,(4):12-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1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74)
    摘要:
    对目前国内关于底吹熔炼炉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并对比了几种先进熔炼方法的技术特点,还对长径比、隔墙和氧枪等关键部位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底吹熔炼炉在流动、传质、单位床能力和单位能耗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 杨海琼,董海刚,赵家春,李博捷,范兴祥,吴跃东,吴晓峰,童伟锋
    2014,(3):29-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5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38)
    摘要:
    综述了从矿石、氯化物烟尘、赤泥、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主要工艺技术。根据国内外回收、提取钪的现状,从赤泥及冶炼废液中回收钪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随着多种高效、清洁萃取剂的开发及应用,萃取法在回收钪方面的工业应用较为广泛,开发低成本、高容量、无毒性或低毒性、无污染的萃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寻求较易的分离、提纯钪的新工艺,是今后钪回收、提取的重要研究课题。
  • 杨声海,段良洪,夏志美,陈永明,唐朝波,何静
    2015,(11):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27)
    摘要:
    用线性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等考察了添加剂苄叉丙酮对锌—氨—氯化铵体系锌电沉积过程、电锌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叉丙酮抑制锌离子的还原过程,当其浓度为0.08 g/L时,锌的析出电位较未加入添加剂时负向移动了132 mV,交换电流密度由3.47×10-4 A/m2变为0.51×10-4 A/m2。苄叉丙酮没有改变锌电沉积的形核方式,仍为3D瞬时成核,但减小了晶体的生长速率。锌的形貌主要以层状为主,苄叉丙酮不仅使锌晶面生长具有择优取向,同时还能细化晶粒。
  • 朱茂兰,涂弢,朱根松,杨珏
    2014,(8):9-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61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15)
    摘要:
    概述了我国铜电积工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了铜电积工艺的成果与不足,重点评述对阳极材料、电积添加剂及其检测、电解液杂质离子除杂等的研究。
  • 董海刚,刘杨,范兴祥,赵家春,吴跃东,李博捷,童伟锋
    2013,(6):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2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913)
    摘要:
    综述了从矿石、冶炼废液、废催化剂、废旧合金物料中回收铼的主要工艺技术,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矿石及冶炼废液中回收铼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高效、清洁的离子交换树脂、萃取剂的开发将会是铼冶金领域的重大革新。从废催化剂、废旧合金等铼的二次资源中回收铼的研究较少,尚需开发适合于规模化、工业化应用的回收技术,这是今后铼回收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
  • 莫兴德,肖连生,张贵清,蔡旭东
    2014,(6):26-2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4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895)
    摘要:
    使用新型萃取剂HBL110从红土镍矿硫酸加压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镍,考察了萃取剂浓度、平衡pH、相比对镍萃取的影响,并绘制HBL110萃镍等温线。结果表明,在有机相体积组成为50% HBL110+50%磺化煤油,料液pH为2.5,有机相皂化率60%,相比O/A=1/1,萃取时间5 min,温度30 ℃的条件下,镍的单级萃取率达到96%,采用相比O/A=1/2,镍的5级逆流萃取率达到99%。负载有机相使用稀酸洗涤后,按照时间10 min、相比O/A=4/1、温度30 ℃、硫酸浓度100 g/L的优化条件进行4级逆流反萃,镍反萃率达到98.5%,反萃液镍浓度达到40 g/L,且反萃液杂质含量低。
  • 吴磊
    2012,(3):18-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869)
    摘要:
    描述了用FPGA实现嵌入式实时初晶温度采集与交换,设计了一套基于ARM9(EP9315)和FPGA的嵌入式实时在线初晶温度检测系统。经过近2年6次现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即便在高温和强磁场下,仍然具有系统稳定、测量实时准确等优点。适合在电解铝相关单位推广应用。
  • 王猛,张家靓,陈永强,王成彦
    2023,(5):100-1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862)     [HTML全文] ()     [PDF1.31 M]  [下载量](3859)
    摘要: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快速发展,磷酸铁锂电池使用量井喷式上升。在未来会产生大量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对其进行回收不仅可以缓解国内锂资源紧缺的问题也能减少含氟电解液带来的环境污染。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包括电池预处理、磷酸铁锂正极废料修复、全浸出回收、选择性提锂及提锂尾渣的回收等,总结归纳了各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工艺的经济性、回收率、环境影响等方面,对各个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 李栋
    2012,(10):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81)
    摘要:
    针对金银冶金过程中铂钯的分布特点,提出了采用黄药富集分离、氯钯酸铵—二氯二氨络亚钯联合沉淀、水合肼还原的方法从银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钯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所得海绵钯纯度大于99.95%,直收率大于97%。该工艺具有选择性分离钯效果好、过程无需赶硝、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 金创石1,2,张廷安1,曾勇1,洪正秀1,2
    2012,(3):39-4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84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76)
    摘要:
    对国内某难处理金精矿高压氧化渣进行氯化浸出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浸金率达到96.5%:次氯酸钠浓度10 g/L、pH=4、氯化钠浓度75 g/L、温度40 ℃、液固比3∶1、搅拌速度300 r/min、时间120 min。浸金液在室温采用1 g/L的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30 min,金吸附率达到99.2%。该方法污染少、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
  • 史娟华,于先进,张亚莉
    2013,(3):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76)
    摘要:
    以氯化钠为溶剂,加入适量次氯酸钠,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时间对氰化渣中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优试验条件下,金浸出率可以达到41%以上:浸出温度50 ℃、浸出时间3 h、液固比4。
  • 张江江,铁军,赵仁涛,张志芳
    2015,(1):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8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46)
    摘要:
    通过测量铝电解槽阳极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反映电流,并且使用屏蔽磁环屏蔽掉邻近的阳极、立柱母线、水平母线和跨接母线产生的干扰磁场。最后通过试验和COMSOL仿真,验证屏蔽磁环的可行性,实现电流分布连续监测。该测量方法简单,测量结果精确。
  • 曾纪术,陈锦全,杨眉,吴伯增
    2014,(10):64-6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1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45)
    摘要:
    对国产与日本产两种ITO靶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并对ITO靶材的断口形貌与靶材黑化结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国产靶材与日本靶材的相对密度、电阻率、失氧率等参数比较接近,二者均为单一晶相的固溶体。国产靶材的断面为“解理+韧窝”的脆—韧混合断裂,断裂面晶界上出现了粒径较大的无规则颗粒物;而日本靶材断面为解理脆性断裂,断裂面晶界清晰,无颗粒物出现。
  • 吴继烈,Andreas Flizwieser
    2014,(2):13-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8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701)
    摘要:
    讨论了高电流密度铜电解技术的理论基础,描述了该技术开发应用的两个案例,重点分析了投资运行成本、电能消耗、阳极钝化等问题。生产实践表明,该技术是一项高产能、高电流效率、低标煤能耗的强化电解技术,具有在铜及铅、锌、镍行业推广的前景。
  • 杨幼明,邓声华,谢芳浩,蓝桥发,沈文明,黄振华
    2012,(10):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6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76)
    摘要: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 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 mL,双氧水用量为20 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的含量分别降至11.47 mg/L、15.93 mg/L和150 mg/L。
  • 宋文臣,李宏,李昆,郑权
    2013,(7):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4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76)
    摘要:
    现行钒渣焙烧工艺中的钒渣高温物理热被浪费,对“熔融钒渣直接氧化钠化提钒”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条件下,试验过程中熔融钒渣流动性良好,焙烧后钒渣水浸率为50%~80%,焙烧后钒渣中的钒主要以偏钒酸钠的形式存在。新工艺是合理可行的,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 赵志龙,唐惠庆,郭占成
    2012,(5):43-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3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34)
    摘要:
    利用高温光学体视显微镜和高温热台研究MgO对CO还原Fe2O3中铁晶须成核、生长的影响,并结合SEM、EDS、TG、红外光谱等,从微观角度揭示MgO对还原过程气固界面上金属铁的析出形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MgO能有效改变氧化铁还原后析出铁的形态,抑制了铁晶须成核和生长;当掺入质量分数超过2%时,还原后金属铁全部以层状晶析出,无铁晶须形成。
  • 马家玉,杨鑫,姜跃华,杨小平,李劼
    2013,(10):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82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29)
    摘要:
    粉煤灰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铝电解得到金属铝是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其中粉煤灰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是关键。在参考海绵钛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铝粉煤灰直接氯化法生产无水氯化铝的新工艺,并对粉煤灰氯化、无水氯化铝精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尹健,柏登成,张念炳
    2014,(7):22-2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20)
    摘要:
    介绍了铝用阳极焙烧生产中实施重油改用天然气的能源结构调整情况,实施“油改气”技术,解决了重油容易结焦、受温度影响流动性变差、质量变化对生产影响的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条件和环境。
  • 李志,刘晓红,刘欣,贠全梅
    2013,(11):39-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5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605)
    摘要:
    以铂铑合金王水不溶渣为原料,利用过氧化钡熔融、盐酸溶解、氯化铵沉淀分离铂铑、亚硝酸钠溶液络合、氯化铵沉淀铑、盐酸溶解、离子交换除去贱金属、水合肼还原、通氢还原工艺制备了纯度99.95%以上的铑粉,贵金属回收率大于95%。并考察了回收工艺的原理和操作参数。
  • 李京伟,孙士瞳,郭占成
    2012,(12):47-5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1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95)
    摘要:
    以Pb-Sn合金为例,利用离心旋转加热炉研究了超重力对金属凝固组织偏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重力条件下,不同比例Pb-Sn合金凝固组织均出现分层现象,其中密度较小的富锡相富集在试样上部,而密度较大的富铅相则沉降在试样底部,中间为共晶组织,而且随着重力系数的增加这种分层现象也愈加明显。在存在密度差的情况下,超重力可以实现Pb-Sn合金中不同组织的偏析和分层。
  • 李慧,曾桂生,邵建广,邓孝荣
    2012,(3):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13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93)
    摘要:
    研究了砷碱渣中锑和砷的分离及过程动力学。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砷碱渣水热浸出时固液比、搅拌速度、浸出温度以及时间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砷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4、浸出温度 90 ℃、搅拌速度600 r/min、浸出时间60 min。砷浸出过程动力学方程为 ,反应活化能666.57 kJ/mol,属于化学反应控制。
  • 孔维长,伍赠玲,刘金艳
    2014,(8):14-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55)
    摘要:
    系统地介绍了硫砷铜矿的稳定性、化学浸出和生物浸出技术,重点论述了嗜中温菌和嗜热菌浸出硫砷铜矿的机理、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同时,对硫砷铜矿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王治钧,王靖坤,陈昆昆,李进,郭瑞,马光
    2014,(6):46-4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2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43)
    摘要:
    采用氧化酸浸—碱烧—水浸工艺处理某废旧高温合金粉末得到钽、铌、锆富集渣,然后经“分步浸出—萃取分离—离子交换除杂—氢氧化钠沉淀”制取五氧化二钽。结果表明,回收提纯的五氧化二钽可达到YS/T427-2000国标要求。
  • 蒋伟,蒋训雄,汪胜东,范艳青,刘巍
    2012,(3):22-2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537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31)
    摘要:
    对高钛渣进行了化学分析和XRD分析,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的试验探索,得到了以高钛渣为原料制备人造金红石TiO2-1的工艺。研究表明,加压浸出、强化焙烧—浸出工艺制备出的人造金红石TiO2品位大于92%,满足YS/T299-2010规定TiO2-1的要求,可为氯化钛白工艺提供优质的人造金红石原料。而直接浸出、还原焙烧—浸出、氧化焙烧—浸出难以满足其要求。
  • 王曼,谭军,陈启元,胡慧萍,姚腾猛
    2012,(5):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3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503)
    摘要:
    研究了“氧化还原—机械活化—盐酸浸出”的方法对钛铁矿中主要杂质离子铁离子浸出行为的影响,并采用XRD、SEM/EDS对处理前后的矿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氧化还原—活化处理,钛铁矿的物相明显发生改变,铁迁移至表面,形成了富铁的新表面,表面变得疏松、凹凸不平,出现了大量的微裂缝,铁浸出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 马家玉,姜跃华,杨小平
    2013,(9):31-3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79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99)
    摘要:
    在“粉煤灰—无水氯化铝—电解铝”的新工艺路线中,六水氯化铝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铝是关键。评述了六水氯化铝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方法,并在参考六水氯化镁脱水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水氯化铝的脱水方案。
  • 王超,蒋训雄,蒋伟,汪胜东,冯林永,董竑君
    2014,(9):16-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41)
    摘要:
    采用硫酸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浸出铜阳极泥卡尔多炉分银渣。结果表明,铋、锑被浸出进入溶液,铅转化为硫酸铅留在浸出渣中,从而实现铅与锑、铋的分离。在硫酸浓度2.5 mol/L、氯化钠浓度125 g/L、液固比4∶1、温度95 ℃、浸出时间4 h的条件下,铋、锑、铅、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8.67%、91.17%、0.56%和0.76%,金几乎不被浸出。
  • 周军,张华,宋永辉,王丽君,党晓娥,张秋利
    2015,(10):71-7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6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413)
    摘要:
    分析含铁氰化提金尾液的来源、特点及其危害,重点对具有离子交换法吸附、解吸含铁氰化提金尾液的原理、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或电吸附处理技术对含铁氰化提金尾液进行预处理是解决离子交换法处理此类废水瓶颈的最佳途径。
  • 张承龙,李华媛,周凤飒,白建峰,王景伟,赵新,王鹏程
    2014,(4):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4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87)
    摘要:
    废弃线路板(PCB)浸出液经萃取提铜除铁后利用P507富集分离浸出液中的Ni2+,考察萃取剂浓度、皂化率、相比(O/A)、萃取时间、浸出液pH对Ni2+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皂化率为30%、相比1∶1、P507浓度20%、萃取搅拌时间3 min、浸出液pH 2.07的条件下,PCB微生物浸出液中Ni2+的萃取率可达99.4%以上。
  • 陈启元,韩雪涛,胡慧萍
    2012,(8):45-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0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73)
    摘要:
    采用腐蚀失重、塔菲尔曲线、恒电流放电等方法研究了纯铝在4 mol/L NaOH-乙醇体系以及添加了酒石酸钾钠体系中的腐蚀与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4 mol/L NaOH+50%乙醇体系能极大地降低析氢含量,缓蚀率可以达到53.09%,添加酒石酸钾钠后析氢腐蚀进一步降低。
  • 沈冰,李贤
    2015,(10):49-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8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70)
    摘要:
    对某公司3台240 kA铝电解槽进行了电热场和能量平衡技术测试,评价了进电母线断面的选择、电流分配、能量支出的合理性,为改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提供了依据。
  • 张保国,李继东,王一雍,张明杰
    2015,(3):57-6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3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54)
    摘要:
    以氧化镁为原料,在MgF2-LiF-KCl电解质体系中采用熔盐电解制备铝镁合金,考查电解时间、电流强度对电流效率以及合金中镁含量的影响,并采用连续脉冲—计算机法测量电解过程反电动势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镁含量随电流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电解时间逐渐增大。在3 A的电流强度下电解2 h的电流效率达87%,加料前后平均反电动势降低0.5 V,氧化镁(1%)的加料周期约45 min。铝镁合金中镁浓度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偏析现象。
  • 张伟国
    2018,(2):54-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8)     [HTML全文] ()     [PDF380.68 K]  [下载量](3353)
    摘要:
    祥光铜业采用高浓度二氧化硫转化技术,处理烟气气浓16%~18%。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在高效、环保、能耗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 刘亚洁,李江,陈功新,徐玲玲,徐蔚云,孙占学,林永生,柳建设
    2016,(4):37-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6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51)
    摘要:
    进行装柱量为9 kg高氟低硫铀矿石的添加黄铁矿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粒度-3.0 mm、纯度41.64%黄铁矿1.5%时,经过80 d的浸出,加黄铁矿加菌试验柱铀渣计浸出率为90.00%,酸耗3.97%,总铁浸出量54.36 g;不加黄铁矿加菌对照柱铀浸出率为88.50%,酸耗4.05%,总铁浸出量49.47 g;加黄铁矿不加菌的化学浸出对照柱铀浸出率为77.20%,酸耗3.95%,总铁浸出量34.30 g。向低硫铀矿石中添加适量黄铁矿的生物浸出方法可以提高铀浸出率。
  • 任玲,夏德宏,任春晓
    2012,(3):26-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0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29)
    摘要:
    将蓄热燃烧技术的优点与金属镁还原工艺的特点相结合,开发了具有66支还原罐的大型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应用FLUENT软件对炉膛内流动、燃烧及耦合换热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将蓄热燃烧技术应用于金属镁还原炉,可以形成均匀的流场和温度场,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倒焰式还原炉炉内流场不均匀及上下排还原罐温度不一致的问题。将新型还原炉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较传统还原炉炉温均匀性提高70%,单炉产量提高1倍以上,还原周期缩短1.5 h,还原罐的使用寿命延长30天,吨镁能耗降低60%。
  • 刘卫,姚桢,陈毅
    2017,(10):36-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9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21)
    摘要:
    以改质沥青—煤焦油混合粘结剂为基体,添加B4C制备改性粘结剂,并以电煅无烟煤、沥青焦、熟碎为骨料和改性粘结剂制备铝电解用炭间糊,研究B4C添加量对制备炭间糊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4C添加量的增加,制备炭间糊的灰分、电阻率、耐压强度、残炭率逐渐增大,挥发分、膨胀/收缩率、失重速率逐渐减小;B4C在高温下与O2、CO等小分子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硼高温熔融,可以有效减缓粘结剂热解缩聚产生的体积变化和快速失重,并改善粘结焦的致密程度;当B4C添加量为3%时,制备炭间糊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
  • 郭光辉,陈珊,张利玉,严铁军,刘芳芳
    2014,(3):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08)
    摘要:
    以模拟三氯化铁蚀刻废液为铁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LiFePO4/C正极材料。利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制得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考察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锂源、碳源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锂为锂源,葡萄糖为碳源在650 ℃煅烧6 h制得的材料有较好的电性能。
  • 吴思鸿,张焕然,张永锋,刘建强,衷水平,林家永
    2017,(11):54-5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10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308)
    摘要:
    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稀贵厂阳极泥处理采用酸浸氧化脱铜—奥图泰卡尔多炉粗炼—银电解精炼—金精炼工艺。设计年处理量2 000 t铜阳极泥,白银年产量176 t,黄金年产量4.8 t。从银电解精炼工艺、设备应用等方面分析生产前期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工艺调整、设备优化改造两方面对银电解精炼作业进行优化,使银电解精炼稳定产出合格的银粉。
  • 刘建华,陈步明
    2012,(7):48-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6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91)
    摘要:
    利用线性电位扫描法(LSV)、循环伏安法(CV)和塔菲尔曲线(Tafel)对不同锡含量的铅钙锡合金阳极在铜电解沉积360 h后进行电化学分析,并结合失重法测定合金的阳极腐蚀速率。结果表明,铅钙锡合金阳极的耐蚀性能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 刘全民,蒋训雄,贾成科
    2014,(8):60-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85)
    摘要:
    以硫酸亚铁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空气为氧化剂,通过沉淀氧化法合成超细四氧化三铁,并考察碱比、合成温度、氧化速度等对合成产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比2.1~2.2、温度80~90 ℃、氧化时间2~3 h的条件下,合成的四氧化三铁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高。磁粉的形貌与磁性能关系密切。
  • 邓庚凤,何桂荣,黄崛起,徐鹏
    2014,(2):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78)
    摘要:
    以载体支撑可剥离超薄铜箔的制备工艺为研究对象,用SEM考察电沉积时间、搅拌方式、电流密度及溶液温度等对铜箔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搅拌,溶液温度45~50 ℃,电流密度15 A/dm2,在载体亮面电沉积6 s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厚度小于5 ?m超薄铜箔层。
  • 冯治棋,戴培华,席博
    2013,(11):46-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5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66)
    摘要: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11)上制备出LaNiO3薄膜,并通过XRD、SEM等进行表征。结果表眀,LaNiO3薄膜在未退火状态下出现一定的择优取向,在空气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结晶性更好,出现钙钛矿型结构;900 ℃退火时出现杂相,LaNiO3发生分解导致薄膜表面形貌发生巨大变化。电阻率与结构中的氧空位有密切联系,退火温度增加,氧空位减少,电阻率减小。在700 ℃退火时可以得到1.59 Ω?cm的最小电阻率。
  • 安剑刚
    2013,(12):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4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7)
    摘要:
    对某公司富氧底吹炼铅工业试生产情况进行了介绍。试生产表明,控制渣温在1 000~1 150 ℃,保持合适的氧料比、铅坝高度和渣坝高度有利于提高一次沉铅率;采取混合料制粒措施有利于降低烟尘率;稳定底吹炉下料量、加强底吹炉生产的连续平稳性,有利于提高氧枪使用寿命。并对生产系统中常见设备的运行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 赵仁涛,林立明,张志芳,铁军
    2014,(1):28-3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5)
    摘要:
    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功率谱估计法对500 kA铝电解槽阳极磁场数据和阳极电流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同一电解槽不同阳极导杆电流的频谱特征,并将分析结果与因子分析的磁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电解槽两侧的磁场呈不同分布状态,与立柱母线同侧的A侧磁场强度数据波动幅度大,其中靠近立柱母线的两根阳极导杆磁场强度较小;立柱母线对面的B侧磁场强度分布均匀。A侧阳极电流信号功率谱曲线2个主谱峰对应的频率分别为0.012 Hz、0.023 Hz,B侧阳极电流信号功率谱曲线主谱峰对应的频率为0.000 1 Hz。
  • 王维,郑更银
    2013,(7):13-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7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54)
    摘要:
    采用钠离子交换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电解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回收铅,考察了电解温度、阴极电流密度、氢氧化钠浓度、铅膏量等因素对电流效率和槽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阴极电流密度585 A/m2、阴极电解液(NaOH)浓度15%、温度55 ℃,不锈钢阴极铅膏量25 g(铅膏层厚度8~10 mm)。在该条件下,电流效率可以达到91%。
  • 陈亮,王勇,熊振坤,陈斌
    2013,(9):15-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61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40)
    摘要:
    介绍了从电子脚镀锡铜针中回收锡和铜的工艺研究及生产实践。采用常温碱性电解脱锡,电解液无须加热循环流动,控制电流密度200 A/m2、槽电压0.2~0.4 V,电解液含Sn 8~15 g/L、NaOH 60~120 g/L时,铜、锡的直收率分别达到99.7%和94.5%。脱锡铜针抛光处理后可以直接电解生产符合GB/T467-2010标准中Cu-CATH-1要求的阴极铜,电解条件:装填光亮铜针高出电解液面5 cm以上,电流密度200 A/m2,槽电压0.7 V,电解液含Cu 45~50 g/L、H2SO4 150~180 g/L。
  • 袁海滨,宋兴诚,唐都作,陈 钢,蔡 兵,张歆海
    2015,(8):15-1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6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32)
    摘要:
    阐述了目前国内铜熔炼澳斯麦特炉与艾萨炉的炉砖使用寿命情况。分析了影响熔炼炉炉砖使用寿命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同行成熟的操作经验,提出了延长顶吹熔炼炉炉砖使用寿命的措施和方法。
  • 吴喜龙,王欢,贺小塘,李子璇,肖雄,赵雨
    2014,(9):39-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4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25)
    摘要:
    研究了HCl/Cl2体系溶解预处理后的失效醋酸乙烯催化剂,以海绵钯为还原剂从含金、钯的盐酸溶液中还原金,得到的海绵金用稀硝酸煮洗除去过量钯粉,还原母液用硫化钠沉钯后精炼。提纯得到金、钯的产品纯度大于99.95%,回收率大于99.8%。
  • 贾瑞博,张惠,刘中兴,伍永福,王亮亮
    2012,(5):21-2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24)
    摘要: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四阳极制钠电解槽的三维电磁场数学模型,获得了电解槽内磁感应强度、电磁力等的分布情况。
  • 崔志祥,王智,魏传兵,王海滨,候鹏,杜武钊
    2018,(4):24-2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410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217)
    摘要:
    详细介绍了两步炼铜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新工艺的操作条件和技术参数。原料(包括精矿和熔剂)无需经过预处理,只需简单抓配混合后加入到多元炉,产出的热态白冰铜经过导锍管进入火精炉,2台火精炉交替作业,直接产出阳极铜,保证了整个生产系统的连续性。该工艺于2015年10月份建成投产,目前生产能力为年处理175万t混合矿料。
  • 李春丽,马子敬,祁卫玺,鲁佳,许新乐,成春春
    2014,(2):21-2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94)
    摘要:
    以青海省黄河鑫业有限公司电解铝生产为例,对其进行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计算,通过计算数据的量化分析,提出了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的关键环节。
  • 卢红波
    2012,(10):55-5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4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87)
    摘要:
    采用HSC Chemistry 5.0热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了As2O3真空碳热还原制备粗金属砷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挥发过程、碳热还原过程及砷蒸汽冷凝过程。结果表明,常压下As2O3在773 K时以As4O6(g)双原子气态形式挥发,而在100 Pa下挥发只需473 K即可,与实际情况一致;As2O3(g)气体参与碳热还原过程的可能性较小,As2O3(s)粉末、As4O6(g)气体在100 Pa真空压力下参与碳热还原反应温度分别是473~810 K、873 K,该温度均低于常压碳热还原过程所需温度(893~1 203 K);砷蒸汽的冷凝过程是As4(g)蒸汽先凝结成液态砷后,再冷凝成固态粗金属砷。
  • 胡卫文,徐旭东,欧阳坤
    2015,(8):24-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83)
    摘要: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采用无烟粒煤为还原剂最大的富氧侧吹还原炉开炉试生产情况和技术指标。工业生产实践表明,该侧吹还原炉技术先进、投资省、工艺稳定、吨铅综合能耗低、工作环境好。
  • 刘美林,刘国梁,武彪,温建康
    2012,(7):1-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69)
    摘要:
    采用硫酸作浸出剂,对新疆土屋低品位氧化铜矿进行堆浸工业试验,重点考察了不同粒度和矿堆堆高的渗透性、铜浸出率及酸耗的变化,并探讨了当地气候条件对堆浸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的矿石堆浸60天,铜浸出率可达80%以上。吨矿酸耗和水耗分别为24.2 kg和164 kg,吨铜酸耗和水耗分别为9.4 t和63.9 t。该矿采用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回收铜是可行的。
  • 朱来东,鲁兴武,易超,何国才
    2014,(7):35-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34)
    摘要:
    采用二段逆流浸出—沉钒—氨溶重结晶—再提纯的工艺流程从废旧催化剂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钨、钼、钒。结果表明,控制浸出温度70 ℃,时间3.5 h,碳酸钠浓度350 g/L,液固比3∶1,钨、钼、钒浸出率均在95%以上,综合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
  • 孙留根,袁朝新,王云,孙彦文,常耀超,徐晓辉,杜齐平,刘永涛
    2015,(4):38-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3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101)
    摘要:
    简要介绍了难处理金精矿氰化类和非氰化类处理方法的机理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及应用现状,综合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
  • 曲胜利,李天刚,董准勤,栾会光
    2012,(3):10-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8)
    摘要:
    详细介绍富氧底吹造锍捕金处理复杂铜精矿的生产实践和该技术的主要工艺特点及优势。着重比较了目前国内两个炼铜底吹炉设计异同之处,并对该工艺设计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 郭光辉,陈珊,刘芳芳,张利玉
    2014,(2):57-6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3)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u2V2O7,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纯度高,微粒形貌规整、表面光滑、粒径小。用其组装的电池经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样品初始放电比容量为682.8 mAh/g,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逄启寿,谢明春
    2012,(6):44-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7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82)
    摘要:
    应用Fluent软件对混合澄清槽的搅拌混合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以水相和有机相(P507)两种液体为模拟对象,搅拌器采用上两层为平直叶桨和下层为涡轮桨的三层组合桨。结果表明,搅拌轴中心即前室口上方产生低压区,从而使前室液体抽吸至混合室,并在混合室内形成了周期性的上下循环流动;各层叶轮转矩由上而下逐渐递增。
  • 董竑君,蒋训雄,范艳青,张登高,汪胜东,冯林永,刘巍
    2014,(9):55-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69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7)
    摘要:
    以二氧化硫为还原剂从铜阳极泥的酸浸含碲溶液中直接还原沉淀得到粗碲。结果表明,添加氯化钠有利于促进碲的还原,但也会增加铜的沉淀析出,沉碲前应预先除去溶液中的大部分铜。在下述综合条件下,碲的沉淀率为99.03%、粗碲含碲82.7%:温度80 ℃、氯化钠40 g/L、二氧化硫流量92.8 mL/min、还原时间1.5 h。
  • 李波,朱军,李进,许万祥,郭瑞
    2015,(5):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2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3)
    摘要:
    采用电化学溶解法对含Co、Cr、Al、W、Mo、Hf等金属的镍基高温合金废料在硫酸中的溶解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液酸度、温度、电解液Ni2+浓度对电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电流密度300 A/m2、硫酸浓度1 mol/L、电解液温度40 ℃的条件下平均槽电压为2.4 V,电解1 t合金的能耗为2 083 kWh,电流效率98.46%。与硫酸体系相比,盐酸体系下稀散金属能在阳极泥中得到更好的富集。
  • 罗文波,王吉坤
    2015,(5):58-6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2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71)
    摘要:
    采用D2EHPA对高铁硫酸锌溶液中的铟进行萃取,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混合时间、相比、温度、料液酸度对铟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2EHPA浓度20%、混合时间2 min、相比(O/A)=1/10、温度20 ℃、料液酸度30 g/L的最佳条件下,经过两级逆流萃取,料液中的铟萃取率达到98.5%以上。
  • 段东平,周娥,陈思明,李婷,夏光祥
    2012,(5):33-3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38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66)
    摘要:
    某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精矿,银以固溶体形态存在于方铅矿及闪锌矿中。直接氰化时,银浸出率<10%,金浸出率<50%,因此应先进行预处理以提高金银浸出率。结果表明,对含金、银、铜、铅、锌的多金属精矿,采用氨浸—氰化或氨浸—酸脱铅—氰化方案可以得到良好效果。在85~100 ℃、0.2 MPa氧压条件下进行氨性浸出后,铜、锌浸出率分别达到99%及93.8%,铅转化率94.8%,再进行常规氰化,金、银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8%及99%。
  • 谭力铭,胡慧萍,廖俊梅,王彩霞,李超
    2014,(9):62-6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1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61)
    摘要:
    以Versatic10为萃取剂从含钙、镁、钾、钠的模拟硫酸锰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锰。在萃取剂浓度30%、皂化率50%、相比O/A=4/1、35 ℃两级逆流萃取10 min后,得到平均锰含量为13.5 g/L的负载有机相,锰萃取率达85.34%。负载有机相和2 mol/L硫酸反萃液在相比O/A=8/1、反萃温度35 ℃、两级逆流反萃的条件下,得到平均锰含量为107.89 g/L的反萃后液,锰反萃率达99.94%,其中钙、镁、钾、钠的浓度均小于15 mg/L。反萃后液经活性炭吸附、浓缩结晶并干燥后,获得了满足电池级高纯硫酸锰要求的一水硫酸锰产品。
  • 靳冉公,王云,李云,孙留根
    2014,(7):38-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17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9)
    摘要:
    考察碱性硫化钠体系浸出某难处理含锑金精矿过程中金锑分离和综合回收,探讨浸出条件对金和锑浸出的影响,重点对该体系中金的浸出机理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硫化钠80 g/L、氢氧化钠20 g/L、常温条件下锑的浸出率达到95.3%,有10.3%的金伴随浸出,同时揭示了金浸出率随电位及温度变化的规律。
  • 李 勇,熊庆峰,贺小塘,姚禹,肖 雄,王 欢,赵 雨,宁显雄
    2017,(8):40-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8)
    摘要:
    采用火法熔炼技术对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熔炼富集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捕集剂、还原剂、造渣剂等用量对铂钯铑综合回收率的影响。最佳熔炼工艺条件:反应时间4 h、捕集剂Fe3O4用量为物料量的20%、还原剂用量9%、CaO用量40%、熔炼温度1 450 ℃,金属铂钯铑的综合回收率可达到97%以上。熔炼产物PGM-Fe合金的主要成分是单质铁,含量为91%~93%,铂族金属含量在4%~5%。
  • 陈谦
    2013,(9):67-7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52)
    摘要:
    针对铜火法冶炼生产过程中含重金属污染物的烟气排放产生工序多、重金属类别多等特点,就行业含重金属废气控制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监测方案与建议。
  • 成维,黄美松,杨露辉,贾帅广,杨涛,包新军
    2014,(6):55-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3048)
    摘要:
    研究了镧热还原法制备高纯金属铕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确定了制备工艺参数,并探讨了影响金属纯度的因素和应用存储的方法。结果表明,以5N高纯氧化铕为原料,自制金属镧为还原剂,在高真空(0.001 Pa)钽片炉内1 100 ℃还原、蒸馏得到了纯度为99.983%的高纯金属铕。
  • 胡杨甲,张一敏
    2014,(9):34-3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9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99)
    摘要:
    研究了钙含量对高钙云母型含钒页岩钠盐焙烧提钒水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中氧化钙含量对钒水浸率影响很大。反应物CaCO3与V2O5的摩尔比大于2∶1时,850 ℃焙烧时主要产物为Ca3V2O8和Ca2V2O7,从而导致钒的水浸率偏低。热力学计算表明,钒酸钙盐在酸性溶液中比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大,因此对于高钙云母型含钒页岩可以考虑采用钠盐焙烧—水浸—酸浸或者钠盐焙烧—酸浸的方法提高钒的回收率。未除钙焙烧样通过稀酸浸出,最终获得了73%的钒浸出率。
  • 黄凤祥,满瑞林,刘小勤,张建,刘晶晶
    2014,(1):66-7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8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69)
    摘要:
    简要介绍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耦合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包玺芳,陈林,马跃忠,解永旭,任萍
    2012,(12):52-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7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65)
    摘要:
    将钠还原原生一次粒子采用搅拌预团化、高温热处理凝聚团化、氢化制粉以及镁还原脱氢脱氧等工艺处理,制备出松装密度大于3.0 g/cm3的金属钽粉。该方法制备金属钽粉的成本大幅下降,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合金添加剂和钽材加工。
  • 张登凯
    2013,(10):56-5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63)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53)
    摘要:
    针对国内某厂锌加压浸出工艺对矿物给料粒度及浓度的要求,对传统磨矿工艺与搅拌磨工艺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搅拌磨技术应用于该领域的优越性,并介绍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 张波,杨达朋,赵青,史培阳,刘承军,姜茂发
    2014,(7):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559)     [HTML全文] ()     [PDF485.50 K]  [下载量](2944)
    摘要:
    分别通过水解法和黄钠铁矾法进行酸性溶液中铁的析出分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解法铬铁分离效果不佳。采用黄钠铁矾法可有效脱除铬铁矿硫酸浸出液中的铁,在溶液pH=-0.87、165 ℃加入适量晶种后,铁的脱除率接近100%,铬的损失率低于7%,铬铁分离效果良好。
  • 徐芳,王军涛,来梦泽,陈静
    2015,(4):8-1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9)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44)
    摘要:
    基于CALPHAD方法对MNO3-Ca(NO3)2(M=Li, Na, K)二元相图的试验数据首次进行了热力学优化拟合,得到了3个二元相图的过量混合热力学性质的参数及Ca(NO3)2的熔化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并用拟合的参数计算了3个二元相图,最后将计算得到的相图与试验相图进行了比较。
  • 李世平,余坦,韦国龙,倪常凯
    2012,(12):36-3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50)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43)
    摘要:
    研究了从含锗、铟、锌、铜的硫酸溶液中分离提取锗、铟、锌、铜的全萃取工艺流程。采用P204萃取铟、锌、铜,并用常规方法生产金属铟、ZnSO4?7H2O、粗铜粉。采用N235萃取锗、水解法生产锗精矿。结果表明,本工艺流程简单,分离提取效率高,成本低。
  • 郭勤,于苗苗,李江,刘亚洁,史维浚,潍俊,郑福存
    2015,(1):42-4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02)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32)
    摘要:
    采用连续稀释法分别从江西和广东某铀矿生物冶金现场筛选得到两株亚铁氧化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细菌分别为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microbium ferrooxidans)和氧化亚铁钩端微螺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在氯离子浓度在1 g/L以内,对细菌亚铁氧化活性基本没有影响;1~2 g/L铁氧化活性有所降低,但是细菌通过调节依然能够适应并维持比较高的活性;氯离子浓度大于2 g/L后亚铁氧化活性急速下降,当氯离子浓度大于3 g/L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亚铁氧化活性很低。
  • 叶龙刚,李云,唐朝波,唐谟堂,张文海
    2014,(2):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5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26)
    摘要:
    针对铜钴伴生硫化矿冶炼的难题,提出了氧化造锍熔炼—还原造锍熔炼—氧化吹炼的工艺流程,以提高钴回收率、缩短钴回收流程。对氧化造锍熔炼—还原造锍熔炼过程中钴的分配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氧化造锍阶段,低操作温度和低冰铜品位可大幅提高钴在锍和渣中的分配比;在还原造锍阶段,低的还原温度和造高含铁冰铜都有利于钴的富集和回收。在典型的闪速熔炼—还原贫化工艺过程中钴的最大回收率为65%,可通过改变操作工艺条件来提高钴回收率。
  • 张婷婷,张臻悦,徐志高,李琼,池汝安
    2014,(8):30-3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96)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09)
    摘要:
    采用氯化铵和硝酸铵配成的混合铵盐作浸出剂,用柱浸模拟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混合铵盐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pH和流速等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浸出剂对该稀土矿有较高的稀土浸出率,且能较好地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最优工艺条件为:NH4Cl和NH4NO3的质量比8∶2、浸出剂质量浓度10 g/L、浸出液pH=4.0、液固比2∶1、流速0.5 mL/min,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29%,黏土矿物的线膨胀率为2.738%。
  • 黄炳行,邓永光,王雨红,粟海锋
    2013,(6):11-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0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902)
    摘要:
    采用氯化亚铜沉淀法脱除锰电解液中的氯离子,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铜和铁粉用量等因素对氯离子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用量对氯离子脱除率的影响最大,较适宜的脱氯条件为: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30 min,硫酸铜用量30.0 g/L,铁粉用量3.0 g/L。在此条件下,氯离子的脱除率为60.8%。
  • 周义朋,沈照理,史维浚,孙占学,刘金辉,刘亚洁
    2015,(1):37-4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4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90)
    摘要:
    随着地浸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工艺很难简单地用传统的酸、碱分类方法进行界定,出现工艺归类与地浸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也造成了技术交流的不便。在综述目前主要地浸工艺及其铀迁移原理的基础上,对地浸采铀工艺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别以地浸工作液pH和浸出铀的迁移形式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 王建芳,庄素凯,杨和平,李建涛
    2013,(5):40-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355)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9)
    摘要:
    介绍某公司年产20 t铟生产线从碱渣中回收铟、延长有机相使用周期的方法,以及从高氟、氯、砷含铟物料中回收铟时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工艺改进,提高了铟锭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袁海滨,陈钢,杨建中
    2015,(3):8-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78)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9)
    摘要:
    稀氧燃烧技术在铜阳极精炼炉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稀氧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约为煤气燃烧烟气量的22.4%,每吨阳极铜的能耗由应用前的大于88 kgce降低至42 kgce。稀氧燃烧技术对铜水提温较快,加速了氧化脱硫作业,炉内温度调整灵活、迅速,还原结束铜水温度达到1 190 ℃以上,满足阳极板正常浇铸的需要。
  • 包稚群,瞿仁静,朱良
    2012,(5):15-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20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1)
    摘要:
    采用“两段熔炼法”电炉熔炼锡精矿直接产出弃渣工艺可以缩短流程、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详细介绍了生产中的配料、熔炼、操作制度。获得的主要生产指标:直收率96.3%~98.9%,回收率98.8%~99.5%,渣含锡0.2%~2.9%,吨矿电耗779~1 099 kWh。
  • 龚志军,伍永福,刘中兴,武文斐
    2014,(10):24-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4)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80)
    摘要:
    模拟电解熔盐制钠过程中阳极气泡的运动,测量气泡周围流场的变化,分析阳极气泡运动对电解槽内熔盐流场的影响。利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测量得到平行和垂直阳极方向的流体运动,并研究液面高度及气体流量对流场的影响。
  • 刘旸,刘静欣,秦红,郭学益
    2014,(9):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78)
    摘要:
    采用Na2CO3-NaOH-NaNO3熔盐体系回收废弃电路板中的有价金属,考察Na2CO3-NaOH质量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碱料比等因素对有价金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熔盐体系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a2CO3-NaOH质量比5.3∶16、熔炼温度700 ℃、熔炼时间40 min、碱料比5∶1,在此条件下,锡、锌、铝、铅的转化率分别为84.55%、100%、93.71%、73.72%,铜以CuO形态富集在渣中。
  • 陈谦,李韧
    2013,(5):57-6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417)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31)
    摘要:
    采用闪速熔炼 闪速吹炼、闪速熔炼 PS转炉吹炼、熔池熔炼 PS转炉吹炼这3种典型工艺的铜冶炼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环节的单位产品排气量均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的要求,按照单位产品废气排放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序为闪速熔炼 闪速吹炼工艺、闪速熔炼 PS转炉吹炼工艺和熔池熔炼 PS转炉吹炼工艺。对各主要大气污染源排气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配合其生产能力大、工艺先进的特征,有利于现有和新建铜冶炼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 常宏涛,季尚军,李梅,柳召刚,张称心
    2015,(3):36-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浏览量](2071)     [HTML全文] ()     [PDF]  [下载量](2823)
    摘要:
    采用非皂化的酸性萃取剂P204和碱性萃取剂N235协同萃取钕。研究了P204与N235的配比、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稀土浓度对P204与N235协同萃取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235与P204以体积比6︰4、协同萃取剂与煤油的体积比1︰1、pH为3.0时协同萃取钕的效果最好,随着稀土料液浓度的增大,萃取量先增大后趋于平稳,并且最大饱和容量达28 g/L(REO),大于P204单独萃取钕的饱和容量。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86-10-63299752/63299758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2/63299758

传真:010-63299744

QQ:XXXXXXX

Email:ysyl@bgrimm.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关注微信公众号